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实践研究
2023-09-25尹凤英
尹凤英
摘要:思政课特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且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还面临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保障等问题。为此,高校要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教学软硬件保障,进而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3-0035-04
高校思政课改革除了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还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建设。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能够促使大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论、反思理论、掌握理论,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1]。
一、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意义
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是教师在思政理论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内涵在于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在引导大学生深刻掌握相关思政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时代,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可以进一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大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大学生进入社会才会更加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更加从容不迫地解决各类困难,从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奉献更多力量。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必须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生动事实为依据,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原则[2];另一方面,推动高校思政课进一步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圆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进一步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有利于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强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和透彻理解,进而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促使大学生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因此,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有利于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
(三)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師的专业成长
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艰巨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专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见证着教师人格与实践性智慧的健全和完善,也是其专业教学技能升华为教学艺术的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中,思政课教师是否将实践教学落实到位,是否提升了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学的成效。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一定要以生为本,回归大学生现实生活,始终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技能培养[3]。同时也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探索实施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不仅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智慧,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比较强,好奇心强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感性经验的掌握能力明显比对理性、抽象经验的掌握能力强,喜欢丰富多彩的实践,不喜欢枯燥无味的说教。高校思政课深化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探索,才能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能够促使教学重点向关注大学生对理论的自主理解与对实践的亲身感受转变,提升大学生运用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理论为己所用[4]。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长大学生的才干,磨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面临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在探索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保障等问题。
(一)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
部分高校思政课仍然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教学结构出现严重的重技轻德等不合理现象,致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學无法跟上理论教学的步伐。具体而言,一是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远远没有达到一体化要求,有的高校思政课甚至仅仅在低年级学段开展实践教学,教学课时不足,不利于增长大学生的实践才干。二是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成熟的、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严重阻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探索。三是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考评成绩往往仅占到思政课总成绩很小的比例,学生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5]。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一些高校尚未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狭隘地认为,相比专业课程相对明显的教学效果评价,思政教学比较抽象,评价大学生所思所想的难度很大,进而主观上不重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探索。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
部分高校虽然进行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探索,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大多采用大班授课模式,而实践教学若规模太大,组织管理和师生互动的难度就会加大,这就使得一些高校每学期仅用一次实地调研来代替全部实践教学,还有一些高校甚至只允许个别大学生代表参与实践教学,很多学生无法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二是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有的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有的高校将文化三下乡活动归入思政课实践活动;还有的高校将定期举办的演讲比赛、读书会等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思政课实践活动。而这类思政课实践教学显然太随意,造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三是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拘泥于参观德育基地,鲜少考察社会现实,远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思想实际,难以回答大学生对理论有用性的疑问,最终造成实践教学严重缺乏吸引力,直接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
部分高校思政课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仍然采用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模式,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较多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重点理论知识,甚少回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导致学生实践活动中主动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不足,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理论与实践分离还直接造成理论难以真正指导实践,实践也无法上升到理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被弱化。二是一些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仅仅根据实践技能的提升要点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很少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同指导学生开展针对性实践,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被忽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削弱,甚至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总是无法走出成本高昂但是效果欠佳的怪圈。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保障
一些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缺乏软硬件保障的问题。一是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但是思政课教师却没有相应递增,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不得不采用大班授课模式,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成效发挥。二是部分高校尚未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纳入日常教学管理,既没有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规范化长效发展机制,也尚未将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学考核评价等与理论教学相匹配。三是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少高校在经费、场地等方面都缺乏相应保障。从经费来看,一些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经费被随意挪用,导致实践教学由于缺乏经费只能以普通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滥竽充数,致使部分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带有很大的娱乐性,严重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6]。从场地来看,一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选择实践场地的随意性很大,缺乏硬件支撑与保障,不能很好地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提供充足、有效的载体保障,最终造成思政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都不尽如人意。
三、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实践
为深入推进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高校应认真反思在探索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主动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落实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教学软硬件保障,进而不断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走向深入。
(一)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设计
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初衷在于让大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而科学理论反过来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参与实践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政课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也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终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第一,为了完善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高校必须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着力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切实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大学生在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过程中体验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环境进行多重互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与方法,提升他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高校要从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师资建设、评价考核、资源利用等方面做好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工作。具体而言,高校在探索实施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集体实践、理论讲授与具体实践、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等方面的关系[7]。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思政課探索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为进一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高校要下大力气丰富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首先,对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来说,思政课教师要重点突出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主动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理论分析现实,主动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其次,高校思政课要在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建立时代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本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开放式、体验式的实践任务,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进而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思政课教师也要深入大学生中间详细了解大学生对实践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针对性地参与实践学习,进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再次,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师要将理论教学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内容与实践教学中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一对应起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可以鼓励并指导大学生选择实践调研课题,保证选题符合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要求。
(三)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确定实践教学活动主题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体性,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一,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实践学习主题梳理对应的理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计划,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从而使他们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为全面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思政课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实践活动计划,要求大学生严格依照活动计划开展实践活动,进而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同时,教师要认真查阅和对比每一位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报告,对于表现突出的要给予公开奖励表扬,激励大学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应付差事、态度不端正的要给予严肃批评并要求学生重新参与实践活动。第三,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大学生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进行跟踪评价。具体来说,高校要着手建立思政课理论教学反馈评价机制、学生实践参与反馈评价机制、社会反馈评价机制等,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反馈评价体系,形成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加快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步伐。
(四)强化教学软硬件保障,扎实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离不开组织、师资、经费和场地等软硬件保障。首先,高校要完善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组织保障,成立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领导小组,由主管思政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各院系领导、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部)等单位负责人担任,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统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部)牵头安排。其次,要充分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有效发挥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优势与辅导员的管理优势,使二者能够在思政课教学一体化过程中做到优势互补。辅导员要根据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进度,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为学生实践学习活动提供更多帮助。再次,高校要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并纳入学校整体经费预算,明确经费使用去向,实行专款专用,保证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顺利进行。最后,高校要与当地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合作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三重向度: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5):95-96.
[2]邓明峰,董玉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02-105.
[3]刘国帅,骆婷,武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22(8):111-115.
[4]王国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研究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36-39.
[5]邓宏萍,钟庆文.促进深度学习:对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22-125.
[6]樊伟.学思践悟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9(7):7-9.
[7]蔡英谦.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实现知行合一:基于广东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1 (11):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