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场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
2023-09-25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余仿春杜俊鹏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周 凯 余仿春 杜俊鹏
北京航天科技信息研究所 □陆亚芳
在靶场发生的质量问题, 给航天型号研制往往带来较严重的影响。 靶场发射任务关注度较高, 参与方较多, 靶场质量问题易造成后续工作的停滞, 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由于返修条件有限, 质量问题的处理时间周期较长, 有时造成错失发射窗口、 试验队撤场等严重后果。 因此, 靶场质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一直是航天质量管控的重点。
从标准化维度对靶场质量问题进行再分析,查找标准化支撑型号成功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固化技术归零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提出一种标准化维度助力质量管控的方法, 通过标准编制、 贯彻、 监督检查等方式, 夯实企业的质量基础。
对靶场质量问题分析的目的是找准问题原因和部位, 认清问题机理, 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解决靶场问题, 保证发射任务成功。 同时, 为其他型号开展质量管控举一反三, 预防问题再发生提供基础, 从而不断夯实企业质量基础, 促进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 靶场质量问题分析以质量问题归零为主要方法, 结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对设计、 工艺、 设备、 操作、 软件元器件、 环境、 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要求和措施。
靶场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是标准化工作的主动实践, 是对现有质量问题归零的有益补充。 靶场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 以靶场质量问题相关的标准和标准化活动为分析对象, 从标准编制、 宣贯、 实施等环节对标准化活动进行分析, 反过来对相关设计、 试验、 工艺、 生产相关的标准化活动进行加强和巩固。
靶场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将靶场质量问题的改进措施和经验教训, 从单点改进提升到普遍加强。 靶场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从质量归零问题中提出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中进行总结、 提炼, 将相关内容转化、 固化为相关标准的条款内容, 通过标准编制、 研讨、 意见征求和宣贯实施等活动推广到企业或相关组织的工作中, 不断促进标准化活动与企业质量工作的深度融合。
(1) 分析的思路
以持续夯实标准化基础为导向, 聚焦解决靶场质量问题, 从标准编制、 宣贯、 实施等维度进行再分析, 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建议, 弥补型号研制保成功能力短板、 优化工作流程, 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
(2) 分析的步骤
选取某企业近两年的靶场质量问题为分析对象, 研究提出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类方法, 将靶场质量问题从标准化维度进行归类。 结合问题归类情况及识别出的相关标准, 对标准内容中的要求、 指标、 实施情况等方面再分析, 提出标准化工作后续措施。
1) 选取分析对象
一般选取2 年之内发生的问题。
2) 问题归类
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类方法
从标准化维度分析, 42 项质量问题中标准自身问题20 项, 标准执行问题11 项, 其他问题11 项。 聚焦标准自身问题和标准执行问题,结合表1 中的分类方法, 开展详细分析。
3) 详细分析
20 项标准自身问题中, 标准项目缺失9 项,标准条款缺失5 项, 标准要求偏低6 项。 具体情况如下:
①标准项目缺失
标准项目缺失质量问题共9 项, 对缺失标准名称、 缺失原因和措施开展分析。 9 项标准项目缺失问题中, 3 项问题在归零时已提出标准制修订需求; 另有6 项问题在本轮分析新提出。 标准项目缺失主要涉及到型号应用的新技术、 新环境、 新产品使用过程控制。
②标准条款缺失
标准条款缺失质量问题共5 项, 对涉及标准、 缺失条款/内容、 缺失条款原因和措施开展分析。 5 项标准条款缺失问题中, 全部标准化问题为本轮分析新提出, 需制定院级标准1 项, 修订院级标准1 项, 修订厂所级标准3 项。 标准条款缺失原因主要包括: 上级标准要求不细, 未对具体问题进行规定; 本单位标准只有原则性要求, 缺少指导性; 对环境变化考虑不到位; 单点技术问题未认识到。
③标准要求偏低
标准要求偏低问题共6 项, 对涉及标准、要求偏低条款、 偏低原因和措施开展分析。 6 项标准要求偏低问题中, 1 项问题在归零时已提出完善技术文件, 另有5 项问题在本轮分析新提出修订5 项厂所级标准。 标准要求偏低原因包括: 上级标准要求偏低, 本单位未制定支撑性的标准; 对单点技术问题认识不到位, 标准缺少相应要求。
4) 标准执行问题分析
11 项标准执行问题中, 有标不依4 项, 贯标不全7 项。 具体情况如下:
①有标不依
有标不依问题共4 项, 对涉及标准、 未执行标准情况、 未执行原因和措施开展研究。 4 项有标不依问题中, 2 项问题在归零时已提出标准宣贯培训, 另有2 项问题在本轮分析新提出对2 项标准开展适应性分析、 6 项标准开展宣贯培训。造成有标不依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类: 新标准发布, 老产品未执行; 标准学习不到位。
②贯标不全
贯标不全问题共7 项, 对涉及标准、 未贯彻标准条款、 原因和措施开展研究。 7 项贯标不全问题中, 6 项问题在归零时已提出标准宣贯培训, 另有1 项问题在本轮分析新提出对1 项标准开展宣贯培训。 贯标不全的原因包括: 相关标准学习不到位; 新标准发布, 老产品未执行。
如何总结, 怎样展现。
经分析, 42 项靶场质量问题中, 31 项质量问题与标准制修订、 宣贯执行等方面相关, 其中属标准自身问题20 项, 共涉及标准制修订项目20 项; 属标准执行问题11 项。
对比质量问题归零情况, 本次分析提出的20 项标准制修订项目中, 归零时已明确4 项,其余16 项为本次分析新增, 见表2。
表2 原归零工作与本轮分析对比分析表
如何根据总结提出相关措施:
(1) 聚焦两类标准化问题, 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聚焦标准自身问题和标准执行问题, 组织开展标准制定、 修订、 宣贯、 分析工作, 注重制修订标准的指导性和标准宣贯的针对性、 有效性。
(2) 优化新标准发布流程, 提升标准实施效果
在各级标准发布的同时, 细化明确标准实施岗位对象、 相关技术专业等信息; 围绕新标准发布后, 老产品未执行标准的典型问题, 提出针对新发布标准的产品分析要求, 明确新、 老产品范围和新发布标准分析处理要求。
(3) 健全两套标准化机制, 实现标准全寿命周期管理
1) 健全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机制
针对质量问题标准化维度分析薄弱环节, 完善质量问题归零和处理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固化标准化维度分析方法, 定期对出厂后质量问题开展标准化维度分析。
2) 健全标准宣贯和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院、 厂所、 处室三级标准宣贯体系,制作核心标准院级宣贯课件和新标准宣传页,丰富重点标准条款案例; 针对重大标准、 核心标准和其它重要标准执行情况, 对院属各单位、 型号、 外协产品供应商开展 “嵌入式” 监督检查。
(4) 系统梳理三类标准, 实现标准精准补给
依托院标准专业组, 系统梳理型号研制涉及的新技术、 新产品、 新环境所需标准, 院型号研制要求严于上级标准要求的标准以及与顶层要求类标准配套使用的支撑性标准。 及时开展标准的制定、 修订, 实现标准精准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