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挑战和路向

2023-09-25梁杰皓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西藏共同体中华民族

梁杰皓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并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1]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这充分说明了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西藏地区和谐稳定的必然之举,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西藏红色文化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而产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推进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彰显了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信自强的伟大精神。西藏红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是“西藏崇高革命精神的载体,能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引领和有力支撑”[2]。当前,学界围绕“为何要在西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在西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产出了一批成果,有力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然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这也决定了应以更加微观精准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视域,将“个体作为意识铸牢的研究基点”[3]。大学生是富有活力的群体,处于价值观尚未成型、心理尚未成熟的“拔节孕穗期”,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挑战和路向,有助于将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助力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一、西藏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西藏红色文化不仅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荣历史,也经历了不断重塑、转换、交融、升华的过程。从构成要素看,西藏红色文化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于一体,“蕴藏着化解从多元走向一体现实困境的智慧,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发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4]。

(一)物质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象表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由外部感知走向个体内化的过程,需要激发大脑皮层的体表感觉,其可以借助可观可感的物质符号或具体形象进行教育实践。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能够“被外化、对象化并以符号的形式储存”,同时这些物质符号“是稳定的、超越情境的:它们可以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迁移,并从一代传递给另一代”[5]。以物质文化符号形式存在的西藏红色文化,见证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砥砺奋斗的光荣历史,保留了西藏人民艰苦奋斗的红色历史记忆,形塑了西藏人民的情感认知和政治信仰。事实上,“每一个集体记忆,都需要得到在时空被界定的群体的支持”[6](40),要想获得群体的支持,唤起集体记忆必须“依赖于客观载体的外在化呈现与建构”[7]。由此可知,西藏红色物质文化能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认知语义域和情感语义域中的抽象概念在现实生活场域中投射出来,以可观可感的形式激起各族人民的“合理想象”,对“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产生实时联想和情感共鸣。具体而言,西藏地区的红色物质文化具有民族“和合”的历史追溯性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联系性,将这一性质投射到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就构成了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红色物质文化能够起到表征、表意的功能,凭借生动的形象对大学生进行感官表象刺激,从而引起思想共鸣和理解共情。

西藏地区的红色物质文化作为记录西藏发展的“存储器”,能够“通过描绘和展现过去的事件来使人记忆过去”[8](90),并以集体回忆的方式为实现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前置条件与现实可能。例如,西藏博物馆设置有“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该展览以西藏革命历史为背景,以革命文物展示为主要内容,还原十八军建设西藏、巩固边防的历史等,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再现历史人物影像和场景,让静止的革命文物“活”起来,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感人至深的历史情景,激发共情和共鸣。再如十八军渡江遗址和战斗遗址、麻江碉堡遗迹等,让大学生感受到英雄的斗志与气概,那曲烈士陵园、通麦英雄纪念碑等也是重温西藏红色革命历史的重要场域。这些文物、建筑和遗址有助于西藏大学生了解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感悟革命先辈不畏艰难、爱国奉献的伟大精神,从而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强化正确的价值取向[9](190)。

(二)精神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表现

西藏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理想力量,塑造了西藏人民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价值理念,也确立了中华民族和睦、和谐、平等、团结等核心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将实现民族解放、独立和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西藏红色精神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藏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西藏地区发展的生动体现。个体文化认同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个体身份,培育“对所属共同体的认知与心理认同”并让“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沟通、转化、整合成为可能”[10]。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各族群众、技术工人组成的近11万人的筑路大军勇闯生命禁区,在攻克重重困难、付出巨大代价后,修成了川藏、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社会的发展。在建路和养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两路”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成为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典范。在西藏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援藏精神”“玉麦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和弘扬,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源泉”[11],为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力量。

(三)制度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设立制度规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其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确保组织平稳运行。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原则和机制,是人类为规范行为而制定的各种规则、程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血脉相连、文化相同、信仰相融、价值同构”[12]的群体意识,也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维认知和情感基础,它不仅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和价值追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思维形式和情感认知,必然需要一种“既有一定的约束力又有相当包容性的制度体系”[13],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合。这是因为构建起具有科学性、整体性、衔接性的制度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制度建设为着力点,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各族人民的利益,以强大的制度优势和充分的整体效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有力的制度支持与运行保障,进一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意义。此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切实观照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中必须体现人民性,必须要用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解和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需要指出的是,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价值实现的主体,人民主体地位决定了制度必须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亦需要得到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和真诚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将制度内在的规制性、规范性作为“自身外在行为的衡量标准与价值尺度”,并“以道德情感要求来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行动准则”[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机融合,也是提升国家向心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撑。制度规范是文化环境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并且能够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选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当下和未来中国民族工作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复杂、动态的关键性基础工程,为此,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和形势需要,加大红色文化的保护力度,建立相应的文化制度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助于发挥制度的指导性和规制性功能。例如,2021 年7 月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山南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这一条例为保护和利用西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有效指导,也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引导。

(四)行为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导载体

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方式,具体到高等院校教育,主要指高校师生参与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方式,其能够反映师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将个人与群体有效联结起来,加强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必然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想的意图’进行大众化阐述,并将来源于生活现实而又高于生活现实的抽象形式、理论形态”[12]灵活转化,巧妙嵌入大学生内在心理和日常行为。红色行为文化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能够把这种“理想意图”转为“理想力量”,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共识凝聚等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它具备作为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体的内在特质。为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高校在特定时间举办各种红色文化纪念活动,“使个体聚集起来,加深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彼此更加亲密”[16](476)。红色行为文化除了具有象征意义之外,还作为教育形式向大学生传导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理性认知和政治共识、自我身份归属等重要信息。可见,无论是红色节日庆典活动本身,还是活动过程中展现出的行为举止,都承载着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秩序规制”和“身体规训”。

二、西藏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但“它比普通的信息接受更难,因为它的信息不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并且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17],这也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必然面临诸多挑战。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些挑战并建构有效的路径,对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族际张力和外部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会受到内部族际张力的影响。“族际关系主要是受客观存在的族际差异所造成的”[18],这种族际差异来自多方面,既有血缘、地域、语言、风俗等客观因素,也有认同、情感、心理和行为等主观因素。西藏高校的生源具有多样性,加之受家庭环境、风俗习惯、认知阙限、情感态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或多或少带有鲜明的地区色彩[19]。这些内部族际张力容易使红色文化教育实际效果与教育理念产生一定的差距,也容易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缺乏兴趣,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外部思潮的冲击与渗透正在削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一方面,西方在西藏问题上制造各种话题,一些错误的言论对大学生思想认知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从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无视西藏地方发展史的基本特点[20]。有些敌对势力还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大肆颠倒黑白,阻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解放思想”“理性评判”等幌子,借修订教材之名,对西藏历史问题和民族问题进行曲解、片面叙事和碎片化表达,不断冲击和消解正确的指导思想,削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造成阻力。

(二)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分化

在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存在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分化现象,其原因在于对西藏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理论证和分析不足,进而产生教育目标和理念模糊化,使理论不能充分引领并指导实践。运用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隶属于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研究范畴,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尽管学界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理论分析,但关于西藏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的研究还存在学理分析不够严密的问题,二者的内在联系还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角度进行阐释。只有厘清二者的关系,加强对“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的研究和阐释,才能在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中,直面大学生的思想疑惑,将政治性与学理性融为一体,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空洞和枯燥,也为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撑。

目前,西藏地区的部分高校将西藏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开设红色课堂,创设红色教学语境,形成红色文化教学材料库,如有高校将昌都解放委员会办公旧址、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党支部旧址、扎木中心县委红楼等作为具体教学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西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治藏方略的历史。同时,还应看到部分高校存在不能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现象,存在课堂教育与实践教学衔接和融合的“空档期”;有些高校只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未能构建起完善和稳定的实践机制,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这必然导致“知识性与实践性不协调、不统一,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激发不足”[21]。如何将西藏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作为形塑西藏大学生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式和途径,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观念形式转化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表现”,这是摆在西藏地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方法选择和运用的不确定性和单一性

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关注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织交融。西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生发于这块土地上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面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绘制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理论阐释图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中找准两者的切入点,有效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方法和技巧上努力。

有学者认为,“认知、情感、意动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包括两个根本性转化——由认知到情感的内化和由情感向行为的外化”(见图1)[22]。按照这一逻辑,第一层是文化符号的认知解释教育阶段,阐释西藏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会面临文化比较和文化解释的争议,文化比较侧重于将西藏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置于不同的文化模式中进行横向差异研究,而文化解释侧重于阐释西藏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第二层是情感认同教育,即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推论并确定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倾向,通过数据统计的量化方法来说明学生的互动频次,但也只能停留在行为观察层面,而质化方法侧重不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体验。第三层是价值观教育,即引导学生将存在于观念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行为效果,理论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其中。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思想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活动往往处于复杂变化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运用适宜的教学技巧是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在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助力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的问题,应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及时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构建新兴传播载体,形成融合、协同的方法体系,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图1: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

三、西藏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西藏红色文化是党领导西藏人民在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它能够将宏大的价值理念和抽象的理论内涵进行具象表征和形式转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观念形态转向行动自觉的重要环节。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有效整合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集合状态,通过搭建红色教学基地,建立红色文化心理育人机制,创建和规范红色文化教学体系,营造红色文化教学氛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一)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教学基地

充分运用西藏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遗址激发学生红色记忆和集体共识,“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内核的深刻理解和自觉坚守”[12]。目前西藏各大高校结合具体实际,已经开发出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搭建起各类校外红色实践教学基地,有些高校每年选派学生前往红色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有些高校自主开设了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不难发现,目前红色教学基地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必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运用西藏红色物质文化搭建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平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对西藏革命历史文物开展专项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整理昌都解放委员会办公旧址、江达县金沙江碉堡、十八军四连瞭望台等革命遗址所蕴涵的红色故事,“使每一个基地都能达到有遗迹、有故事、有精神、有特色的标准”,发挥西藏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功能,并努力形成“不同基地优势互补、功能联动的态势”[23]。其次,加快构建政府、场馆与学校的三方联动机制,将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西藏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空间整合,便于协同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红色教育基地的管理。再次,科学制定并合理规划红色教学基地的教学目标和课时数。与普通游客前往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参观旅游不同,实践教学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规律,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实践基地的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点,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规定合理的课时数,切实发挥西藏红色教育基地的育人价值。

(二)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心理育人机制

西藏红色精神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相通性,都蕴含并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充分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机制,旨在通过知识教育、理论引导、情感认同、精神塑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和原则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25],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规范行为,驱动实践,最终实现以情感认同促进价值信仰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西藏红色文化作为鼓舞和激励人们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进的精神力量,能够“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培育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24](260),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资源。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育人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发力。

第一,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知识本领过硬、红色文化素养深厚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西藏红色文化,讲好西藏红色故事,使专业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努力推动西藏红色教育专业化和规范化,专业教育红色化,真正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互贯通,从而汇聚起协同育人的积极效应。

第二,根据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问题,要以知识性教育为主,及时从理论上释疑答惑,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并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自身理论的教育内容体系,这一教育内容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中华民族为重点的理论内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重点的内容概括,如政治共同体意识教育、文化共同体意识教育等;融世情、国情、党情为一体的形势政策教育和历史教育[25]。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理论困惑,要逐个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解决每个成员的思想问题来解决共同存在的思想问题;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榜样教育的方法,通过讲述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第三,充分运用西藏红色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系。构筑共情场所是引起思想共鸣和情感共振的重要渠道。西藏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与运用,能调动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并促发联想,在现实的场合中唤起记忆,建立起“诉诸情感—交互联动—价值内化—行为参与”[26]的交往空间,使活动参与者迅速在“想象置换、知识迁移”中“实现对隐喻其中价值内核的理解认同”[12],更好地诠释整体对个体的意义,最终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理解认同和集体认同。

(三)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教学课程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方法三个方面着手,更新育人理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落实、落细。

第一,构建并坚持西藏红色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有怎样的教育价值理念就有怎样的课程体系。2020 年8 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27]。这一论述不仅指明了西藏民族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也进一步明确了维护祖国统一、坚定“五个认同”是西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西藏红色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向所在。按照这一原则,必须充分挖掘西藏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民族团结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价值引导。

第二,充分保证红色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扩展。依托西藏红色文化,充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所在。在雪域高原上数量众多、独具特色的西藏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进行团结奋斗的历史,彰显出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伟大精神。目前对西藏红色资源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一些“文物的历史背景暂无权威解释,亟待深入研究阐释”[28]。对此,必须加大对西藏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力度,专业课程教师和研究人员应深入解读西藏红色文化,并将其合理运用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确保西藏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逻辑自洽,在教学中无缝衔接。

第三,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方式方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否被大学生广泛认同和实践,关键在于能否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巧妙地衔接到认知图式和价值信仰体系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实践中感悟[12]。不同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教学,思想观念层面的教育往往排斥单向度的理论灌输和生硬的教育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认识—评价—建构”的结构性教学活动,不断塑造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知。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采取柔和的教学手段,通过文化浸润、感官体验、生活叙事等有形、有感、有效的教育方法,将抽象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大学生熟悉的日常话语,构建起通俗易懂的意义阐释框架,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生动讲述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和西藏地区的发展史,从而更好地揭示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

(四)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文化氛围

西藏红色文化能够帮助特定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文化氛围,借助文化陶冶和环境导向机制促使大学生不自觉地吸收教育因素,从而消解学习的抵触心理。

首先,运用西藏红色文化,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诉诸逻辑力量转向倚重感性力量”[29],有利于在无形中奠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基调,为西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好情感铺垫。主动宣扬孔繁森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依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对这些鲜活的教育素材进行“重新激活、编码、译解及形塑”,让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涵化演绎和情感赋活”,并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建构起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适应性格特点和满足情感诉求的教学叙事框架和叙事策略。其次,西藏地区高校应该注重“微叙事”的运用,收集和整理发生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维护西藏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精心融入教学过程,使其“情绪和情感能被充分调动和持续激发,从而产生强烈的共情、共振效应”[12]。同时,西藏高校可以组织编写双语红色文化教材,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红色文化、汲取红色养分的积极性。最后,按照空间哲学的理论,“空间是我们行动和意识的定位之所,必须被人感知和使用,才能成为活的空间,真正地进入意义和情感的领域”[30](27)。高校可以打造西藏红色文化学习和教育的空间场所,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公寓楼等建筑作为西藏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建设西藏红色文化展示馆,展示西藏红色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通过西藏红色故事、人物绘画、历史图像等特定文化符号,西藏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广泛接触西藏红色文化,进而巩固中华各民族守望相助、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西藏共同体中华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神奇瑰丽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