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文备考建议及实战点拨
2023-09-25湖北刘克锡特级教师
○湖北 刘克锡(特级教师)
一、本学期我们学了什么?
体裁类型第1、4、5、7 单元第6 单元第2、3 单元第8 单元第1、4 单元能力目标1.纪实类习作:记事、写人、写景2.想象类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3.应用类习作:读后感、研究报告4.材料作文:漫画的启示1.记事: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2.写人: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3.写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4.想象文:根据情景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5.应用文:学习写读后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6.材料作文: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第5 单元第7 单元第6 单元第2、3 单元第8 单元
二、期末作文如何考?
1.认真审题不跑题。一是审清要求,弄清楚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二是审明范围,明确在时间、空间、数量及人称等方面有什么限制;三是审清重点,抓住“题眼”。
2.内容具体达篇幅。写人记事的文章,你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细致描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抓住其特点,把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以及变化等写清楚。这样,内容具体,篇幅达到,阅卷老师也比较满意。
3.开头结尾明点题。开头结尾明点了题目(或主题),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作文扣题紧,很容易地明确了文章的中心,你的作文也容易得高分。
4.灵活应变巧利用。期末习作考题一般遵循本册单元训练主题而变换题目,有时也融合几个单元的写作要点,或融进社会热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灵活应变,运用本学期各单元掌握的习作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如:
变式类型涉及单元缩小习作范围第5 单元变式扩大习作范围题目示例与众不同的老师:要求:①用具体事理清楚,字数长:长是每个人必例突出老师的与众不同;②语句通顺,条400 左右。成成经的旅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人或事让你印象深刻,至今难忘。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400 字左右。第1 单元变式综合运用images/BZ_7_791_1649_1023_1843.png刚出壳的小鸡:刚出壳的小鸡,就看不起蛋壳那“破玩意儿”。这充满讽刺味的漫画,看完令人愤慨!读过漫画,你有什么感慨?写一写从中获得的启示吧!综合第4、8 单元写作要素
三、考场实战。
【原题呈现】(2022 年6 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期末试题)
题目:我战胜了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自己战胜某种困难、树立信心的一件事,重点要突出。
(3)语句通顺连贯,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美观。
【审题要点】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基本属于本学期第一单元习作题“那一刻,我长大了”的变形。动笔之前,你首先可以回顾自己最自豪的事(什么时间战胜了什么),从而把题目补充完整。其次要抓住题眼“战胜”,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突出“如何战胜”这个重点。再次要注意选材范围——与“我”有关,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题目限制——只能写一件事,不能写多件事;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即心理活动及变化,如“战胜前”和“战胜后”是怎么想的,等等。
【构思导图】
【高分范本】
我战胜了爸爸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中心小学五(1)班 胡建峰
有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战胜困难;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把它做好。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去郊游。经过几小时的奔波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吃过午饭,爸爸出了个“馊”主意:他要跟我和弟弟比定力,在草地上保持站立姿势不动,谁坚持到最后就有奖励。起初,我们兄弟俩都不同意,觉得爸爸是大人,肯定是他赢。但听到有奖励,我们经不住诱惑,还是同意了。
可是刚从屋里出来,我就后悔了——现在是中午12 点,太阳公公正在高空中盯着呢,站在屋檐下都有一阵阵热浪袭来。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所以我还是强忍着炎热向草坪走去。
比赛开始了,我和爸爸以及弟弟进入了哨兵值岗的姿态,一动不动地站在草坪上。
十分钟过去了,我已经满头大汗,热得不行,我真后悔今天穿着黑衣服——黑色吸热啊!
十五分钟过去了,弟弟因为坚持不下去,退出了比赛。现在场上只有我和老爸在争夺冠军了。
二十分钟过去了,我快坚持不下去了。但看了看旁边的爸爸,我心想:胖子怕热——爸爸肯定快坚持不住了,我就再坚持一会儿。那时,我的心中仿佛有两个小人在争斗:一个小人让我放弃,去房里吹空调;另一个小人让我再坚持一下,赢得胜利。“胜利就在眼前!”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最终,我选择了再坚持一下!
到第二十五分钟时,爸爸也终于体力不支,退出了比赛,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战胜了爸爸,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再坚持一下”。是的,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取得成功。所以,遇到任何事,想放弃时,请都再坚持一下!
(指导教师:周晓露)
【高分解密】
本文有两大亮点:一是主题鲜明。“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这对我们青少年成长乃至成人处事,都是不无启迪的。二是叙事细腻。除了详写事情经过外,特别重视了心理描写,如决定时犹豫、出屋时后悔、比赛时“两小人”争斗……都写得细腻逼真,让我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首尾呼应,不仅强化了主题,而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