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物流研究的演变及热点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09-25丁治文

物流技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物流业发文图谱

丁治文

(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0 引言

我国是公认的人口大国,物流需求多,规模大,且水陆空交通便利,使得物流运输环节丰富、渠道多样。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时期,物流行业也能打破逆境,不断提高其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实现行业新突破。但物流运作各个环节所带来的污染,如碳排放,也给环境带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绿色物流不仅是当前以及未来我国物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物流业利润长期增长的重要模式。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1]。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关于绿色物流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综述性文章并不多,本文从CNKI数据库中筛选出2009-2022年国内对绿色物流理论、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研究的500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发文作者及机构、关键词共现、时区及突现等方面研究分析该时间跨度内国内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路径和发展前沿等,为未来绿色物流研究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对国内文献进行高级检索,设置检索主题为“绿色物流”,检索范围为期刊文献,年份范围为2009-2022年,勾选北大核心、SCI、CSSCI、EI、CSCD这5个刊源,并手动剔除与绿色物流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获得500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将上述500篇文献选中以Refworks的文本形式导出,并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CiteSpace5.8.R3可视化软件,根据导入数据,绘制出其在2009-2022年内的文献数量趋势图、作者共现网络图谱等分析国内绿色物流的研究基本情况。此外,基于生成的关键词共现、时区、突变词等知识图谱,梳理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其演进路径和发展前沿等。

2 绿色物流研究基本情况

2.1 发文量及变化趋势分析

一个研究领域内相关研究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判断一段时间内该研究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并且对于论述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统计2009-2022 年期间各类期刊的发文量绘制出折线图,如图1所示,可观察到,在该段时间内,“绿色物流”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呈现出“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本研究根据折线图所表现出来的发文量演变情况,将国内关于“绿色物流”研究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2009-2013年为爆发式增长阶段,并在2014 年达到峰值,该阶段中,“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写进工作报告,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物流业的监管力度。基于前期国内对于绿色物流研究的理论积累,相关的理论已逐步成熟,内外部背景的双重驱动使得“绿色物流”这一概念越来越受研究者的关注,有关“绿色物流”的相关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2014-2017 年有关“绿色物流”的研究呈逐步下降趋势,2018至今为平稳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步入平稳状态。总体来看,国内有关“绿色物流”的发文量不高,最高发文量仅为67篇,随着“双碳经济”“绿色环保”等新名词的出现,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创新的空间。

图1 2009-2022年国内绿色物流研究文献数量趋势

2.2 发文作者分析

通过对发文作者及其之间互引、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内作者之间合作的状态,对于未来研究合作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iteSpace 绘制出2009-2022 年间发表有关“绿色物流”相关研究的作者共现图,如图2 所示。此外,表1分别列出了近14年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以及文献首发年份和发文数量。结合图2以及表1的数据可知,发文量排名较前的分别是李春香(4篇),尹新(4篇),许红莲(4篇)以及杨斌(4篇),其次是是张俭(3 篇),刘怡君(3 篇),孙夏令(3 篇)和周敏(3篇),再接着就是夏杰长(2篇)和陈亚蕊(2篇)。由上述分析数据可知,自2009年至今,有关“绿色物流”方面研究的高产作者,其最高仅有4篇,这也显示了目前国内对于物流业中的“绿色物流”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处于分散的状态。且从图2的作者合作网络来看,绿色物流研究呈现个别作者之间集中,但总体分散的特征,表明有关绿色物流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核心研究团队,但由于各团队之间方向、侧重点方面存在差距,其之间的联系较弱。如杨斌、朱小林、侯跃、董肖庆和孙玮珊合作形成的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团队,朱文英、张昊以及王晓丽共同合作形成的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队,杨海洪和胡小建共同合作形成的合肥工业大学团队,封红旗、吴芸芸以及熊亮亮组成的常州大学团队以及由刘战豫、孙夏令组成的河南理工大学团队。这表明当前绿色物流研究领域多以两至三个作者之间合作为主,仅有少数团队有三人以上共同合作,除此之外,由图2可观察到,合作网络中甚至还存在大量独立的点,这说明了目前关于绿色物流研究领域的学者之间互惠合作的学术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合作程度还有待加强。截至目前,虽然各团队以及各位学者在绿色物流的相关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有关绿色物流未来相关发展的研究还未形成相对完善的研究结果,仍需更深入地去探索。

表1 2009-2022年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

图2 2009-2022年绿色物流研究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

2.3 发文机构分析

考察2009-2022年绿色物流研究的机构情况,绘制文献数条状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目前该领域内研究文献数量发表较多的分别是北京物资学院(15 篇)、湖南商学院(11 篇)以及西南交通大学(10)篇。其中,北京物资学院是国内最早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招生的高校之一,其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绿色供应链的意义、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化的利益相关者、绿色供应链的评估以及绿色供应链战略等问题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湖南商学院在当前现代物流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广产学研合作的理念,鼓励教师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多转向实践操作。其物流管理专业也是湖南商学院唯一批准可进行内部大规模改革的专业,课程会更加注重实训,组织物流游学,对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因此也积攒了许多物流研究方面的经验。此外,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就是以铁路交通为研究重点,并且也一直秉持“立足轨道交通,面向综合运输,服务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等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余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南大学(9篇)、上海海事大学(9篇)、中国矿业大学(8 篇)等。此外,近些年研究“绿色物流”的机构主要还是以高等院校为主,这也从侧面表明了高等院校由于有相当丰厚的相关理论基础,再结合其实践经验,在推动绿色物流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3 2009-2022年发文排名前十的机构

3 绿色物流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分析

3.1 绿色物流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内容的精简凝练,不仅能够直截了当地体现出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也能从中评估出其研究价值,所以本文通过CiteSpace 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并分析其显示的高频关键词以确定“绿色物流”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话题。本文在CiteSpace5.8.R3 中导入2009-2022 年国内核心期刊主题为“绿色物流”的文献数据,选中关键词为节点内容,时间跨度设定为“2009-2022”年,并设置时间切片为“1”,项目分析方法中的Top值设置为“50”,最后点击Go选项运行,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并筛选出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按照频次进行排序,并分别列出其对应的中心度值。由于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可以聚为一类,结合表2中所显示的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可得到关键词聚类图,如图4 所示。图4中显示的每个圆圈节点即代表一个关键词,圆圈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在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反之越低。每个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的是不同关键词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观察图4,该网络图谱中的各个关键词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并且由图4 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当前有关物流业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绿色物流、低碳物流、逆向物流等。

表2 排名前20的关键词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表2中罗列出的中心度能够表明各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其值越高则代表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性越高,因此分析中心度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概述当前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从表2中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农产品、物流业、低碳经济、逆向物流、循环经济等为高频关键词,并且通过观察与其对应的中心度,也可以知道这些词在网络中处于关键节点位置。由此可见,国内绿色物流主要是基于物流业,向外延伸到逆向物流、低碳物流、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等方面,在国内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背景下,依靠物流产业和物流企业提出一系列发展对策。

3.2 绿色物流演进趋势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在Burstness上设置参数为“6”得到关键词突现图谱,如图5所示,并使用Visualizations功能中的Time Zone View生成对应的共现时区图谱,如图6所示。通过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和共现时区图谱,可以总结出绿色物流的演进趋势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图5 关键词突现图谱

图6 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

观察关键词突现图谱可知,2009年物流、循环经济以及对策逐步开始成为主要研究话题,其中2009-2011年内,“循环经济”的突现强度值达到了2.79,在该段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2009年伊始,中国正式施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同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部也发表声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而绿色物流与循环经济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绿色物流,同时其实施也需借助绿色物流的发展。但国内绿色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府政策与企业实施之间的矛盾,二者的问题点主要集中在发展观念上,因此追求政府与企业间达成共同意识,并构建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绿色物流发展对策是必经之路[2]。2010-2012年,低碳经济成为绿色物流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话题,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2010年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也以低碳环保作为主要内容,基于此,绿色物流发展更是成为时代趋势。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低碳经济的外部环境背景,面向农产品、冷冻生鲜等物流提出对策,实现绿色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3]。2019-2022年碳排放、物流企业等词开始成为学者们的重点讨论对象,其中碳排放这一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值也达到了峰值4.17。物流行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转型成为流通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4]。

关键词时区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一段时间内该研究领域内研究发展的历程,并由此总结出不同时期学者们的关注点变化情况,因此根据图6,本文将近14年国内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1)2009-2014年为爆发式发展阶段。2009年末,中国政府持续推出节能减排政策,2010年又继续落实《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2012年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物流业类属于碳排放大户,因此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都落在低碳物流、低碳经济、环境污染、冷链物流、城市物流上。与此同时,企业在这个时期也面临多重挑战。当时我国大多数企业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高度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阶段,与这一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相违背,政府呼吁物流企业对传统物流系统进行升级,将低碳技术应用到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上,提高低耗、环保、高效的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率,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5]。除此之外,农产品的冷链运输问题也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由于当时冷链运输发展较为落后,导致运输过程中不仅出现损耗率高的问题,环境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这一时期,有学者认为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当时国情实际,构建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分析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流程,这些研究成果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都有重要意义[6]。

(2)2015-2022年为平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碳排放、物流产业、循环经济、绿色流通等研究热点是研究者们的偏好,该时期内,《2015 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正式启动,其明确规定十大重点行业都需践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推进企业、行业和产业之间的耦合发展,构建良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因此,这一时期隶属于物流业的现代交通技术产业与农业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在农产品、物流包装等领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了大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旨的农产品物流包装的创新性研究,为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垃圾分类压力、提高垃圾分类效率提供了理论借鉴,也为农产品物流包装的创新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7]。

4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活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也成为了当前经济转型的新趋势,在这种时代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近14年国内有关绿色物流的研究进行分析,主要基于其发文量、发文作者及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区和突现图谱,确定了有关绿色物流研究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并根据可视化图谱总结出了绿色物流研究的新兴趋势,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自2009以来,以发表相关研究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来看,目前关于绿色物流研究领域的学者、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还有待加强。结合发文量以及作者、机构间互引网络图,作者以及机构发文量普遍都处于低层次,作者最高发文量仅为4篇,机构最高发文量仅为15篇,并且在2013年之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明显展现出了一种下降趋势,每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始终保持在20~30 篇左右,可见自2013年之后关于绿色物流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稳定发展的规模及体系。因此,绿色物流研究领域的学者或者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以推进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而推动绿色物流研究的发展。

(2)从文献共现、聚类、时区、突现图谱来看,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低碳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循环经济等。近年来,社会与政府逐渐重视绿色低碳、节约能源等发展理念,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物流技术创新是物流业蓬勃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仅能显著提高物流效率,也能大大减少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出现的碳排放等问题。该领域的众多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物流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比如,从强化绿色物流法制环境建设、加快物流绿色化发展、打造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建议,促进物流业绿色转型。但是,由于绿色物流研究领域内的研究内容还未形成核心体系,而且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较少,对于社会的借鉴意义相对较弱,限制了国内物流绿色化转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国家出台的政策来展开论述,并没有深入到具体企业或者相关消费者层面研究问题,存在研究空缺。因此,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学者们仍需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借鉴国外绿色物流的相关研究经验,可以从企业、消费者等微观的角度,探讨现代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型的可行性道路。

猜你喜欢

物流业发文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物 流 业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