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优化研究

2023-09-25徐向明

花卉 2023年18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风景园林园林景观

徐向明

(深圳市森斯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生态风景园林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植物的种植、景观的塑造等手段,让城市变得更加绿化、美丽。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植物的种植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起到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生态风景园林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改善环境,还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其目前技术进行优化,保证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1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反映了现代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的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生态风景园林项目越来越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然而,部分项目仍存在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文化内涵不足、绿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景观的质量和效果。

(2)在技术方面,生态风景园林项目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绿化植物的科学选择与栽培、高效灌溉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进度问题、施工安全问题等。

(3)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养护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养护投入逐渐加大,养护技术不断更新,养护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然而,部分项目在养护过程中仍然存在监管不力、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园林景观质量无法得到持续保障[1]。

2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优化的必要性

2.1 提高园林绿化效果,满足现代城市居民需求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园林绿化效果,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宜人,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通过采用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高效的养护管理措施,既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美观、宜人、绿色、环保的园林景观,又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休闲的户外活动空间,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仅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在优美的园林景观中,人们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增进社交互动,提高生活幸福感[2]。其次,园林的建设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净化环境,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通过种植植物和增加绿色空间,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音和减少灰尘,提供更加清新和健康的生活环境。此外,生态风景园林还为人们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增加与自然互动的机会,促进人们与大自然的联系与和谐。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如图1 所示。

图1 生态风景园林工程

2.2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优化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还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园林绿化的成本和对资源的消耗。通过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合理布局绿地等措施以及采用绿色环保的植物品种和材料、合理选择和利用水资源、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园林绿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园林绿化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压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和修复自然栖息地,提供良好的生态功能。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作为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促进物种的繁衍和迁移。此外,生态风景园林绿化还可以改善水质和水体健康,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和水生生物。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这些生态效益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优化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节约资源和能源等措施,可以提高园林对旅游顾客的吸引和观赏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增强城市文化特色。通过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品种、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元素等方式,园林景观可以为城市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态环境。园林建设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园林设计、绿化苗木种植、景观建材销售等,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

3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设计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项目中,有些规划设计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导致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合理,最终导致生态环境受损,生态系统功能降低,而且有些项目未能充分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和使用效率,导致绿地分布不够均匀,资源浪费,从而造成生态系统被破坏,降低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规划设计阶段,有些项目未能充分挖掘和展示地方文化和历史元素,导致园林景观缺乏独特性和文化底蕴。这可能会导致园林景观缺少吸引力,影响城市的文化品质和活力。

3.2 施工技术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一些地区存在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园林景观质量下降。例如,选用不合适的绿化植物,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影响生态环境;施工工艺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佳,降低景观质量;有的由于工期紧张、资源调配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影响整体项目进度。这可能会导致生态风景园林项目无法按时完工,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环境产生影响;在安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给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带来安全风险。这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

3.3 养护管理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尽管受到了重视,但仍然存在养护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例如,养护人员不足,导致养护工作难以落实;养护资金不足,导致养护设施和技术无法得到更新和升级,影响养护效果。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理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导致养护效果不佳。例如,没有采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能导致植物病虫害频发,影响生态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质量;没有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可能导致水资源浪费,影响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4]。此外,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监管不力、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园林景观质量无法得到持续保障。例如,养护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导致养护工作无法协调推进;养护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可能导致养护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4.1 科学规划设计,提高工程效率

在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园林的空间布局、绿地系统的构成、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等因素,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将生态、景观、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统一纳入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这样可以保证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应充分挖掘和展示地方文化和历史元素,确保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品种,采用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以提高园林景观的文化品质和吸引力。同时,还要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和使用效率,提高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可以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合理确定绿地的布局位置,以确保绿地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植被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加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此外,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采用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的负荷。在必要时候,可以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让居民和相关利益方能参与规划和决策,以确保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同时,建立专业团队的交流和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合作和沟通,形成综合性的规划设计方案[5]。

4.2 引入先进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为了推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通过科研和实践结合,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应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同时,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和普及,通过培训和交流会议等方式,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优化施工技术的重要策略。建立监督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测和验收,合理安排工期和资源,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可以采用工程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保证工程进度,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同时,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安全方面,应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要注意,如采用环保工艺和设备,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排放。制定相应的施工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同时,采取适当的施工时间和阶段性控制,以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 采用先进技术,完善管理体系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应广泛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理念,提高养护效果。例如,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采用自动化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当技术引进后,就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策略和方法。应考虑土壤状况、水源供应、适宜光照等因素,制订相应的养护计划。采取适时修剪、适量施肥、定期浇水等措施,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进行养护监测和评估,以实时掌握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养护投入,确保养护资源和技术的充分和及时。可以通过提高养护资金投入、增加养护人员数量、改进养护设备等方式,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当资金充足,有了先进技术以后,为确保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建立健全养护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养护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养护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了提高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后的养护管理水平,建议建立专业的园林管理机构,并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园林管理人才。通过专业化管理,能够有效组织和指导养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养护的效果和质量。必要的时候,为了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建立养护信息平台,及时传递养护工作的相关信息、经验和技术。通过举办培训和交流会议,促进养护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养护工作中的难题[6]。

5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与人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绿地、引入多样化的植物和设施,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户外活动场所,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和投入,为城市提供更美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风景园林园林景观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基于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