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数字化审计疑点核查 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2023-09-25陈慧翟慧超左睿

中国商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疑点核实核查

陈慧 翟慧超 左睿

一是审计疑点精准度不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审计分析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综合比对分析,按照预设的审计规则由计算机自动形成审计疑点。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为例,对海量的电网业务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后,形成大量的审计疑点数据。当审计规则过于宽泛、不够精准时,会产生大量不精准的审计疑点数据,使审计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例如,在前几年的一次营销业务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形成的营销审计疑点宽表进行核查,发现80%的审计疑点数据不是问题,造成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浪费。因此,如何提升审计疑点数据的精准度,让审计人员能够随时结合审计业务需要对审计规则进行调整,形成精准的审计疑点,是提升数字化审计疑点核查效率的必由之路。

二是审计疑点管理水平不够。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对数据的管理,就是将庞杂的数据进行归类的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字化审计产生的大量审计疑点是庞杂的。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审计为例,它涵盖了重大决策事项、电价执行、业扩报装、营业收费、电力交易、抄核收、电能计量、用电检查等业务和管理事项,如何对这些众多审计疑点进行分类管理,是开展数字化审计疑点核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审计疑点不加区分地都分发给所有的审计人员,而应当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审计项目把不同类别的审计疑点分发给不同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从而有效提升审计疑点核查的效率。

三是审计疑点核查效率不高。如上文所述,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字化审计产生大量的审计疑点是庞杂的,在审计疑点核查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疑点核查工单或批量下发疑点的方式,由审计人员进行疑点核查,核查过程由人工进行分析和调查取证。面对庞杂而大量的审计疑点,其核查效率的提升成为瓶颈,急需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疑点核查过程中复杂的计算、对比过程由计算机来完成,进一步降低疑点核查的工作量,从而提升疑点核查效率。

四是审计疑点核查质量不高。在审计疑点核查过程中,疑点核查人员缺乏与数据分析人员的互动、缺乏与疑点管理人的互动、缺乏与数字化审计软件间的互动、缺乏与源端系统间的互动,是造成审计疑点核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与数据分析人员的互动能够让疑点核查人员更充分地了解审计思路、目标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疑点核查的相关策略;与疑点管理人员的互动能够引入疑点核查的两级复核机制,确保核查的质量;与数字化审计软件间的互动,能够及时根据审计业务要求调整审计规则,确保审计疑点的精准;与源端系统间的互动,能够从源端系统中对审计疑点数据进一步验证,提升审计疑点核查的质量。

针对数字化审计疑点核查所面临的问题,国网许昌供电公司审计部结合自身审计业务特点,总结历年来在审计疑点核查中的经验教训和开展数字化审计实时监督项目建设的经验,形成数字化审计疑点核查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是有效提高数字化审计疑点的精准度,实现对审计问题的精准定位、精确打击,有效减少审计疑点核查过程中的无用功。提高审计疑点的精准度,即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了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关系理论——“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就是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时,要尽可能多地关联所有数据。这样,通过对所有数据的分析和互相印证,才能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审计疑点核实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去伪存真,找出真正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出具包含在疑点核实中发现的新问题、疑点命中情况、改进意见建议等分析报告,把分析结果及时向数字化审计组通报和沟通,以利于数字化审计组对审计模型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使审计模型更贴近实际审计需要,提升审计模型迭代速度,提高审计疑点命中率。

二是有效提升数字化审计疑点的管理水平,建立审计疑点库,按照业务域、审计事项、审计问题分类,对审计疑点进行分类精细化管理。建立疑点库,对疑点进行分析,就其违规的可能性、风险等级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分析,整合审计线索、揭示疑点分布规律,从疑点中发现追查线索,找准切入点,提出标准化的疑点核实要求,推荐应用线下资料、现场访谈、现场GPS定位、现场拍照、现场监控录像等多种查证方法达到审计目的,从而明确现场审计重点,减少现场重复劳动,有效提高审计疑点的核实率和使用效率。

三是有效提高数字化审计疑点核查效率,将疑点核查过程中复杂的计算、对比过程由计算机来完成,实现疑点核查效率的提升。首先进行疑点分类,通过非现场分析将疑点分成重要类和普通类,对重要类疑点及时予以核实,以达到对重大违规及时查证和保证审计模型的时效性目的;其次对普通类疑点可合并于其他审计项目,作为统计抽样的样本。这样不仅可以区分重点,也可以达到提高现场核实效率的目的。

四是有效提升审计疑点核查质量,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审计疑点分析模型工具对疑点进行二次分析,形成综合立体的疑点线索,从多个维度对单个疑点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突出重点监控疑点、提高分析和统计效率的目的,提升疑点核查质量。首先,疑点核查人员应与数据分析人员互动,按照审计业务要求,及时对审计分析思路、规则进行完善、调整,确保审计疑点的精度;其次,疑点核查人员应与疑点管理人员互动,逐步形成审计疑点两级核查机制,即发现审计疑点后,按地域以疑点核实工单的形式下发各区域分别进行疑点核实,数字化审计软件详细记录疑点核实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审计证据,并及时向疑点管理人员反馈、复核、确认,从而形成“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审计应用模式;第三,疑点核查人员与数字化审计软件互动,不断完善审计思路、方法,让审计疑点数据越来越精准、大数据审计分析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第四,疑点核查人员与源端系统互动,从数据源头对审计疑点结果进行验证,获取第一手的审计证据,并能够为企业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五是有效提高数字化审计疑点核实佐证材料管理标准化。研发地图定位和数据安全传输软件工具,实现审计疑点现场核实地图定位打卡和实时上传电子文档、图片、视频录像等非结构化数据上传功能,利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发布等标准化处理,开展非结构化数据海量存储、智能检索、知识挖掘、内容保护、信息增值开发利用等。该项目打破了传统审计疑点核实的限制,使审计工作具有快速伸缩性、灵活性、即时性、需要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提升疑点核实真实性和及时性,强化过程管控,而且切实提高了审计作业效率与效果。

六是有效解决了数字化审计模式落地难的问题。通过该项目,深入探索“一线审计与数据分析一体化,现场审计与审计实时监督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大力推进“在线监控、集中分析、锁定疑点、分散核查、确认问题”的数字化审计新模式,有效发挥审计模型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精准定位和辅助决策作用,大力服务于审计工作转型,实现审计关口前移,有效解决数字化审计模式落地难的问题,提升内审工作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七是有效加强数字化审计分析团队建设。首先,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广大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好的思路和方法提供给审计分析团队。例如,可以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建立积分制度,审计人员每提供一个可行的审计思路可以积一定的分值,以鼓励审计人员提供審计思路的热情。其次,建立审计模型编写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由专人负责审计思路的编写和转化工作,根据审计思路的变化,不断增加和改进审计模型,更好地支撑数字化审计的良性运行。

八是有效推进数字化审计工作进程。在大数据审计环境下,有效推动数字化审计和现场审计的深入结合,推进数字化审计成果即“疑点”与现场审计良好互动,促进审计工作螺旋式上升和持续提高。推进审计人员进一步转变审计工作理念,促进审计工作紧紧围绕管理变革开展审计,努力实现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由静态审计向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后与事中审计相结合转变、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数字化审计相结合转变,充分发挥审计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作用,实现数字化审计监督常态化、系统化、智能化,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作者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疑点核实核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采用保留被测件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