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妻囤米想到……
2023-09-25凃俊明
文|凃俊明
老伴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若有所悟地说要去买一袋米储在家里。“粮油市场商店近在咫尺,随吃随买嘛!”我这样说一句,反倒是引她一番叨叨:你们男人家不闻不顾厨灶间的事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事。尽管家里还有十多斤米,还是再买点,储着,备着,应对需时。没想到曾经疫情防控的日子,居然将老妻的“有备无患”意识提高得这么快!
由老伴的购米家储,不禁想起当年父母持家过日子的“粮草油盐经”,勾连起农家世世代代囤米的“米囤情愫”来。
记得上世纪60 年代的农家屋里,家家户户囤米几乎都是用的米囤,乡音俗语亦叫它“米圃”。家里的阁楼上就放着一尊米囤。这是我家里盛装大米的唯一容器,它是父亲用稻草把扎织成的。它有半个大人身子高,外凸的腰围,上口收小,封口是稻草把扎的盖子。底部略收进,平坦坦的坐落着木板,稳稳当当地托举着米囤大肚子里满装的大米之重。这胖墩墩的米囤犹如一位腆着大肚子的孕妇,凌空安宁地站立在阁楼上的一个位置。
米囤旁的角落里放着一只饭碗,是家猫一日两餐的食盆,一看就知道是老猫儿值守的岗位。我们家猫儿的饭食一日只给两顿,“喂早、喂昼、不喂晚”,这是母亲给大狸猫“定时、定点、定量”的餐食规定。我从小喜欢玩猫,狸猫儿就是我的家友,看着它受到这般“虐待”,自然为猫“抱不平”,心怀不满又迷惑不解地探问娘:我们一日三餐,猫儿一日两顿,这样对待“不公平”……娘郑重其事地解释说:早中两顿喂饱它,晚上让它“凭本事”使劲多多捕食老鼠,自己吃饱吃好。晚饭喂饱的猫咪,就会偷懒睡觉、不管事儿了!所以,一家人常年的粮食储备“机要处”,主人指令猫儿在此上岗看护,变着法儿逼迫猫儿“高度警惕”,敦促其“守‘囤’有责”,随时抓捕、生食来犯之敌,令终日思想着偷吃粮食的鼠辈们“望‘猫’而逃”,远离米囤,确保阁楼上米囤里的口粮安全无虞。
如此这般的家储粮食,千千万万的乡民世世代代都曾沿袭“继承”着。每到春节,家父在贴春联时,总是备着一个“福”字,工工整整地粘贴到米囤上,口中还要念念有词,近乎祈祷般地说着:“田里五谷丰收年年,场院堆积粮山座座;米囤粮王福气腾腾,一家大小饱饭顿顿。”那个时候一脉相承“上代传下世”的“储”,就是为着周年而“备”,防着饥饿度命时所“需”。“储谷防荒”的忧患理念,在这一尊农家米囤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的演变,生产、生活、市场的裂变,引导着人们对家“储”的蜕变。稻草编织的米囤不声不响地退隐了,随之而来的是炉窑煅烧的瓷罐瓦缸储粮盛米。再后来,那些塑料、不锈钢、铁皮材质的储存容器,以各种造型、五彩色泽、大小迥异的形态纷纷登场,家庭主妇们更是乐此不疲地选择着、淘汰着,替换着家储的稻草“米囤”。到如今,各式袋装、盒盛、包兜盛装大米的容器争先恐后亮相市场,简便而大方、俏丽且精致的灵活米袋与日俱增,快速而完全取代了旧时代遗存的“米囤”,它们把现代潮里的生活演绎得越来越简便,越来越轻灵。
米囤的身影消弭了,储存、藏收粮食的概念也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里淡化了。因为,现代快捷的交通,可以一日千里地“运”达;家门口十五分钟购物圈,可以随意“买”到;甚至于居家点击键盘稍等时许,便有快递小哥腾腾地飞跑“送”来……
然而,就是这样快捷便利的物流,在那些疫情防控严峻的时间里,“重疫情地区”不得不“静默”,物流、人流、交流受控,“物不流、人不走”,一时间把“区块链”的社会划隔成为“区块分”的阻隔,流动流通业态嫣然成为“冻状”。
于是,这旧时的“米囤效应”突发出来。“储”“备”“需”的功能被人们重新重视。那些“现吃现买”的思维,不得不“改弦更张”,“储存防无”“有备无患”“存有补需”的“积粮防荒”备受关切。
思绪到此,耳畔飘来老妻的一句又给点了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家里常储余粮,备着应变余地!”防灾、防难、防患、防疫、防不测的忧患意识引领下,居民们的行动自觉从她的预购“储备粮”里直白地显现。
家有“储”“备”“需”,悠着过日子。有备无患,不仅仅要“手中有粮”,还需常备生活物品之必须,且不该“穷尽所用”。就像旧时的农家米囤囤粮积谷,便“锅有炊,碗有饭,口有食”。如此过日子,才是真正“留有余地”且“有备无患”,才能“左右逢源”而“生活滋润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