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德育实效的实践与探索

2023-09-25福建省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徐建平

天津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回族博物馆德育

■福建省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徐建平

博物馆是文化、历史保存传承的载体,也是学生研学的绝佳地点,对学生文化欣赏力、多元文化包容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高效延伸。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快博物馆建设的步伐,并逐渐将“教育”列为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出于这种天然属性,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效衔接,以此全面提高德育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福建省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有一校三区,学生3895 人,除回族外少数民族学生共1197 人,占34.14%;回族学生1166人,占33.46%。另外还有土家族、畲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瑶族等9个民族。学校民族团结融合教育特色突出。学校所在的陈埭镇,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埭回族博物馆。该馆始建于明代初年,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博物馆,陈列珍贵文物100余件、图片近200幅,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再现了回族历史。学校充分利用该资源,将其拓展为德育新课堂,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

一、主动挖掘,激活博物馆资源群

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它特有的教育方式是其他教育机构所无法企及的。学校充分挖掘、激活博物馆资源群,有机整合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

(一)主动挖掘开发

学校组织教师深入了解和研究博物馆,将博物馆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并将合适的资源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策划并开展教育活动。学校主动挖掘开发、充分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做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联络者和组织者,避免出现对身边的德育资源视而不见的现象。学校于2012年成立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回族博物馆,并将其列入学校德育实践基地。获悉陈埭镇“丁拱辰故居”翻修后,学校也主动联系,将其增补为学校的德育实践基地。利用知名运动品牌安踏集团发源于学校所在地的优势,与安踏党建馆建立友好关系,并主动与晋江市博物馆等机构保持联系,将各类博物馆开辟为新课堂。

(二)主动协助拓展

近年来,博物馆通过各种方式,主动走近大众,吸引“流量”。除了日常的收藏、研究和展览外,更加突出了其教育功能。虽然大多博物馆都能免费开放,但是每个博物馆当前的受众定位、陈列方式、场地开放、教育实践体验项目开发等因素依然制约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学校主动支持博物馆单位调整定位,拓展形式,完善教育功能。例如,学校主动帮助陈埭回族博物馆修改、完善解说词,培训解说人员、派出志愿者等,帮助博物馆提升服务质量。

(三)注重德育融合

博物馆往往给人严肃、庄重、神秘之感,与学生活泼开朗的天性有某种天然的隔阂。因此,在与学校德育融合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这样才能被学生“圈粉”。例如,学校在“丁氏回族”文化的展示中,转变了思维,利用回族卡通人物,以儿童化的口语进行解说,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四)突出地域特色

地域独有的德育特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学校要注重发扬地方德育特色。如学校校董会董事长、安踏集团创始人丁和木先生在回族博物馆内也有版面介绍,学校结合他为学校建设、发展捐资1000 多万元的事迹,让学生对身边的楷模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提升学习效果。

(五)建设“流动”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者如果对教材知识及学生年龄特点有更多了解,就能换位思考,为学生“量体裁衣”,定制出差异化的系列陈列实物、知识宣传品等。并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资料和声光电等,让学生走进文物背后的世界。如晋江市博物馆和回族博物馆就根据学校的需求建议,通过“博物馆知识进校园”的方式送展到校,并为师生及家长专门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将博物馆教育资源送到学校这一方式,突破学校组织活动中经费、时间等多方面的制约,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观摩、探究的兴趣。

二、深度融合,增强别样获得感

学校和博物馆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加大宣传力度,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线,加大学生与文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增强学生活动的获得感。

(一)优化活动组织

学校充分利用“博物馆日”等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我与博物馆有约”等德育主题活动。学校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建完善的实施体系,研究并确定使用博物馆资源的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形式等,避免出现流于表面的现象。如学校在每次活动前,引导师生做足功课,了解博物馆的概况,明确实践的目标与重点,想要掌握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注重差异化体验等,还通过写下观后感等方式,增强师生的体验实效。

(二)丰富活动方式

学校充分借助博物馆资源,丰富德育实践活动的方式,努力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系列。比如,学校在举行“我是家乡讲解员”活动时,把活动现场设在回族博物馆,更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教师招募博物馆小志愿者和讲解员,加强培训和指导,并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让小讲解员在回族博物馆进行公益讲解,让博物馆成为学生德育实践的舞台。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博物馆参观,用心灵与文物进行沟通交流,达到深度共鸣。

(三)开辟第二课堂

学校加强整合融合,将部分学科教学设备用到博物馆中,通过现场的实物、图片、解说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课堂的实效。学校让学生在博物馆围绕学科知识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体验,改变以讲解员的“讲”为主,观众只是被动的“听”的一贯场景。如学校相关年级经常在回族博物馆内举行以“民族融合”为主题的相关内容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师生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整理馆藏文物、打扫卫生、进行参观接待等服务,组织师生设计并制作文创产品。

(四)借用资源

学校向博物馆借来相关文物、图片、音像等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利用。同时,学校发挥教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让学科教师、博物馆工作者协同工作,助力育人目标。如学校针对“民族习俗”这一主题,将师生引到博物馆,将博物馆工作人员引入教室,实施“多人同案、双师演绎”的教学模式,还邀请研究回族文化的专家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突破制约,打造“双赢共同体”

学校与博物馆属于不同系统,存在彼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学校加强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双方优势,相互补充,突破制约,创新形式,完善机制,打造学校与博物馆教育共同体,实现双赢。

(一)开发校本课程

博物馆里收藏和陈列着大量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文物,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如学校利用回族博物馆内的资源,组织教师编写校本课程《回族文化》,并由博物馆审核后在学校内实施,方便学生系统了解、掌握回族文化。

(二)打造教师共同体

教师是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决策者、建设者,要挖掘和利用好博物馆资源,首先要有一支稳定、专业的师资团队,其中包含学校教师、博物馆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渗透或使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活动。学校培养由教师兼职的博物馆讲解员,博物馆也尝试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教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工作,及时为学校教师提供博物馆独有的设备设施、实物等教学资源。学校还吸纳专家学者、有专长的家长参与其中,力争打造涵盖学校教师、博物馆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学生家长等各界人士的博物馆教育教师共同体。

(三)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是提升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对博物馆相关业务工作进行量化和评估时,应将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根据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多元评价,将博物馆教育列入考评德育的指标中,宣传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家长选择适宜的时间、方式与孩子一起到博物馆开展各种活动,记录学生活动经历,并记入成长档案。学校要充分调动师生全面参与的积极性,与博物馆部门打造成长“共同体”,才能真正有效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助力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回族博物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博物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露天博物馆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