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洗礼的榜样光辉
—— 解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023-09-25祁德富
祁德富
统编教材中《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用“榜样”一词约定了其应当是县委书记的学习对象。因此,这篇课文在进入教材之后,就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文本之一。教师在面向学生解读这篇课文时,显然不是让学生作为旁观者去看县委书记应当怎样学习焦裕禄,而是应当将每一个学习者都视作是向焦裕禄学习的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同焦裕禄的榜样定位,用焦裕禄的光辉来完成自己精神的洗礼,也就成为文本解读的重要着力点。
一、榜样的价值在于其可以洗礼的光辉
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其行为,更在于其精神。在笔者看来,榜样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仰视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榜样自身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而其精神所绽放出来的光辉,可以让学习者一次又一次地被吸引。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特质,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干部楷模”背后,是他“人民之子”的本色及在他身上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其亦官亦民的自我身份认知、为官为民的职业信仰、做官与做人的政德、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都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合。[1]
这是一段极为精炼的概括。焦裕禄生前是河南兰考的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一心扑在工作上,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焦裕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敬业、亲民,至今仍然让读过他的事迹的人感到非常敬佩。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焦裕禄的精神,教师在面向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切换一个角度,即让学生从仰望者变成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主动接受洗礼的人。
要达成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文本当中提取描述焦裕禄作为榜样的文字,并挖掘其价值,感受其光辉。从文本第1、2 段可以看出,焦裕禄“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所面对的是“重重的困难”,由此,焦裕禄“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充分表现了出来。这种决心源自焦裕禄对人民的信心,源自其对党的领导的信心,所以他认为即使“一时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想在文本解读中让学生受到其光辉的洗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将焦裕禄与自己结合起来,想想焦裕禄面对的困难,想想自己面对的困难;想想焦裕禄的精神,也就能找到自己的力量源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学生也就完成了一次面向自身的精神洗礼,也就知道了在读这篇课文时应当学习的是什么。
二、真实事迹与力量的文字塑造的榜样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看到的焦裕禄自然不是真实的焦裕禄,而是穆青、冯健、周原等人笔下的焦裕禄。因此,学生看到的焦裕禄,本质上是一个用文字描述出来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是主体形象,主体形象是一切认同的中介载体,是建构不同层次认同的对象性主体[2]。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也是文本解读时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之所以要在这里研究这一点,是因为教师在面对当下的高中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绕不开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从文本当中去构建一个人物形象时,必须接受观念与思维的梳理,如此才能形成对该人物形象的真正认同。
因此,在文本解读时,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如何借助文本中文字的力量,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形象。要解决该问题,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将焦裕禄的真实事迹与具有力量的文字结合起来,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是如何借助文字来表现焦裕禄的精神力量的。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这是一个县委书记到任第二天的足迹;“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这是一个县委书记脚踏实地、问计于民的风格;“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是一个县委书记内在的豪情与意志……
所谓榜样,所谓力量,就蕴含在这些文字当中。学生要从焦裕禄身上汲取力量,要用焦裕禄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洗礼,就要认真研读这些文字,学习榜样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比如文中说“焦裕禄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思考:自己是否曾经有过理想?又是否有过规划?自己的理想与规划是否成为现实?为什么理想与规划不等于现实?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当学生用焦裕禄的这句话来对照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时,可以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这种发现就类似于文中所说的“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学生所有认知的形成,本质上都源自对焦裕禄真实事迹的情感,以及对文字力量的感悟。
三、在榜样光辉的洗礼中完成精神升华
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的课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定要认真解读,万不可以应试导向的思路来应对。
如果将这篇课文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之下,就可以发现,面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努力付出,而所有的付出与坚守都需要精神动力。精神动力从哪里来?自然是从榜样中来。高中生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主体力量,在高中阶段找到强大的精神动力源泉,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证。因此,教师带着学生解读这篇课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感受焦裕禄身上的榜样力量,找到精神动力的源泉,并引导学生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面对焦裕禄这个人物形象,学生需要从文本中感受其榜样的光辉,并用这种光辉完成自己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这才是解读本文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