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
2023-09-24杨晓超刘丽楠韩英伟
杨晓超,刘丽楠,韩英伟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沈阳 110166)
0 引言
工程项目的制定包括方案策划、内容设计、过程管理等多个环节[1],想要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就要在项目设计阶段以大量的数据信息作为依托[2]。考虑到项目内容的多样化,其涉及的数据信息更加混乱,来源也更多,导致数据管控水平大幅下降,间接引起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交付延期、成本偏高等问题[3]。因此,近年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开始应用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通过平台生成协同化设计方案,基于此实现设计项目多源数据的同步挖掘和融合处理,从而达到更优的数据管控效果[4]。但当前研究的协同化设计平台不够成熟,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需要构建新型协同化设计平台,辅助工程项目的规划。
为了更好地满足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要求,本研究提出基于BIM 技术的新型协同化设计平台。了解协同化设计平台的具体应用流程,并将协同化设计任务描述为多个子任务。通过BIM 技术建立一个施工项目建筑物三维模型[5],并基于此建立一个数据协同处理程序,与云计算多源数据采样模型相结合,实现设计项目多源数据的协同挖掘融合处理。从平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协同化设计平台应用后,即便面对大规模设计项目多源数据,也可以快速完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实施该设计方案可以保证项目数据管理的实时性。
1 应用BIM技术构建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
1.1 分解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任务
对于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设计平台来说,其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由项目管理员完成,由管理员登录计算机后台,创建新建项目,并设置人员权限和数据审核流程。而后进行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总体设计,根据设计项目涉及的数据来源,分配对应的设计人员进行信息挖掘融合处理,再由设计人员将科学的数据采集节点分布方案提交到协同设计平台。最后,通过专业人员审核当前协同化设计方案,并根据反馈的校审意见进行设计调整,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设计成果。
为了便于进行协同化设计,在平台构建的第一阶段,先分解了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任务,将其划分为成果任务、资料互提任务两部分[6]。其中,成果任务主要呈现为二维图纸、三维模型的形式,而资料互提任务指的是,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所需的其他专业资料,大部分也是图纸。
针对成果任务进一步分解,构建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的任务结构树,任务结构树上每个节点,都对应着协同化设计平台的一项功能。再考虑数据挖掘融合过程中数据的流转方式,研究基于BIM 技术的协同化设计方案。
1.2 构建云计算多源数据采样模型
多源数据挖掘融合的复杂性,在协同化设计过程中引入云计算技术,构建云计算多源数据采样模型,作为协同化设计的前提。在云计算环境下,采用区间概念格描述每个数据源,利用有向图模型,可以将区间概念格中包含的多个节点组成分布式存储机制构架[7],在每次数据采样完成后,建立一个信息采样时间序列。多源数据存储过程中,需要检测相邻数据块的关联性[8],将具有强相关性的数据保存在相同标签内。基于映射函数,将同态标签的相邻数据关系表示为公式(1)。
式中:x、y表示相邻节点数据块;φ表示映射函数。
对于其中一个数据块来说,其Hash(哈希)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H表示Hash 值;αp、αq分别表示频带p、q的分量,δ表示数据完整性相关系数。
在云计算环境中,构造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结构,以时态变量为基础,将采样得到的多源数据分为N个时间片,经过数据处理结构的处理,输出符合要求的采样数据。
图1 数据处理结构
依托于时态关系演算理念,针对采样数据的重叠部分进行计算,得出状态估计值和属性值。基于时态论域,计算任意位置的交运算操作次数估算值。再考虑每个信息节点,与平台数据负载之间的联系,建立公式(3)所示的信息采样矩阵。
式中:A表述数据挖掘矩阵,x表示挖掘得到的信息节点,λ表示数据时间序列长度,m表示特征嵌入维数。
1.3 生成基于BIM技术协同数据挖掘融合方案
以数据采样模型为基础,结合BIM 技术生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方案,至此完成协同化设计平台的整体研究。为了简化BIM 技术的应用,利用C/S 和B/S 的组合架构[9],构建BIM 数据协同程序,实现设计项目多源数据的同步挖掘、交换和融合处理。在协同化设计平台中引入BIM 技术,可以在考虑数据冲突的前提下,同步挖掘出每个数据源包含的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考虑设计项目每个施工阶段涉及的数据类型都不同,在协同化设计过程中,布置合理数量的数据节点,用来实现数据挖掘的数据交换融合。
建立一个基于BIM 技术的数据共享程序,针对数据采集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测量当前节点布设间距,并在该环境下汇总多源数据挖掘结果。考虑每个数据节点额定实际覆盖距离,按照数据共享交换融合原则,调整每个数据节点的位置,使得相邻节点之间可以顺利进行数据共享交换[10]。其中,每个数据采集点的识别距离计算公式为
式中:U表示数据采集点的识别距离;τ1表示预设覆盖范围;τ2表示节点实际覆盖范围;ψ表示共享交换偏差;θ表示挖掘数据总量。
按照公式(4)所示的可识别距离计算结果,确定节点覆盖范围,并基于此调整节点位置,使得节点分布方案满足阶段性施工数据协同化挖掘融合处理要求。生成基于BIM 技术协同数据挖掘融合方案时,需要先定义一个数据传输路径,作为协同数据挖掘和融合的基础。经过研究,将基于BIM 技术的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处理结构表示为图2。
图2 基于BIM技术的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处理结构
结合图2所示的协同化处理结构,生成基于BIM 技术协同数据挖掘融合方案,按照该方案进行操作后,可以得到设计项目多源数据的协同数据挖掘融合结果。
2 平台测试
在上述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后,完成整个协同化设计平台的研究。为了保证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需要进行平台测试研究。在验证协同化设计平台的应用性能后,实现该平台的推广应用。
2.1 测试环境
考虑到本文设计的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主要是在工程项目数据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平台测试环境搭建过程中,选择羊台山隧道群工程为研究对象。所选工程项目是赣深高铁的组成部分,由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且局部场区地貌较为陡峭,隧道的施工需要穿越花岗岩地层,使得该项目较为复杂。同时,经过实地考察可知,该项目规划在隧道进口段设置双线隧道,并且为了满足深圳北联络线的接入,在隧道中部建立上行联络线和下行联络线,前者所处区段为DK430+653.81~DK430+868,后者所处区段为DK431+211.66~DK431+292,二者均属于小间距并行段。
整体来看,该正线隧道项目区别于一般的断面过渡,属于大跨断面隧道项目,并逐渐过渡为燕尾分离式断面项目。在大跨段区域,隧道项目的最大跨度和最大开挖断面面积,分别为25.6 m 和370 m2。由于羊台山隧道群工程包括多个工点,为了保证隧道项目的安全施工,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多个专业的共同参与,其所需的数据也较为复杂。为了辅助该工程设计项目的数据管理,需要应用本文提出基于BIM的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进行工程数据协同化处理。
2.2 平台搭建
在平台测试环境设置完成后,搭建出本文研究的系统化设计平台。为了辅助铁路工程BIM 模型设计,在平台搭建过程中,需要同时兼容多个主流设计平台,取每个平台的长处构建完美的三维建筑模型。此外,搭建的协同化设计平台还需要兼容众多图形引擎,使得这些图形引擎以软件格式保存在平台上。保证平台设计铁路工程项目BIM 模型时,最大程度保留项目的几何结构和属性信息。
采用C/S、B/S 组合架构,开发出铁路BIM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该平台具体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铁路BIM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平台架构
将图3所示的协同化设计平台应用到测试环境中,进行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测试。
2.3 平台测试结果
应用上述搭建出的平台,在目标环境中进行测试时,所建立的铁路设计项目BIM 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铁路设计项目BIM模型
以图4 所示的铁路设计项目BIM 模型为基础,运行本文设计的协同化设计平台,得到设计项目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设计方案。考虑到面对的数据规模越大,协同化设计复杂程度越高,而运行时间就成为反映协同化设计平台应用性能的关键指标。本次平台测试过程中,设置数据点数量为200、400、600、800、1000、1200,分别记录协同化设计平台的运行时间。而后,选用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平台作为对照组,在相同的数据规模下进行协同化设计,将两个平台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时间与本研究设计平台进行对比,得到图5所示的对比结果。
图5 不同平台的协同化设计运行时间对比
根据图5可知,三个协同化设计平台在相同的环境下运行,本文设计平台的运行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平台。当数据点数量达到1200 个时,所提平台的运行时间为19.97 s,此时另外两个平台的运行时间分别为89.15 s、107.06 s。综上所述,基于BIM 技术的协同化设计平台,在大数据规模下的多源数据挖掘融合工作中可以发挥更大价值。
3 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设计项目多源数据的协同管控。本研究以提升多源数据挖掘融合效率为目标,提出基于BIM 技术的新型协同化设计平台,该平台在大规模数据下快速生成数据挖掘融合协同化设计方案,基于此更好地满足多源数据协同管控的实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