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突围
2023-09-23孙建华
摘 要:把握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意蕴,可以从家庭教育“人生第一课”的重要地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和“三个注重”的基本要求等方面来理解。当前,我国家庭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也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过度功利化的家庭教育背离了教育本质,学科理论支撑不足使家庭教育发展乏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导致家庭教育成效难彰。打破发展困境,实现路径突围,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家庭教育去功利化,使其回归育人本位;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
关键词:新时代;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1217(2023)05-0082-07收稿日期:2023-07-16科汇融的家庭教育基本原理原则技术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孙建华(1968-),男,山东郓城人,聊城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围绕家庭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把握和推进新时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制度设计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为推进家庭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与依法推进,使其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意蕴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基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新时代家庭教育是狭义的家庭教育,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的有关论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其核心意蕴和根本要义。
(一)“人生第一课”: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堂。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首先从家庭开始的,其最初的智慧启蒙和文化开蒙也肇始于家庭。家庭教育的起始性、奠基性对人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习近平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此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①这集中概括了家庭教育处于“人生第一课”的重要地位,发挥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作用。这里的“人生第一课”,不是定量词,而是定性词;不是“第一节课”,而是“第一重要的课”。②
不但如此,家庭教育也是人终身的课堂。家庭教育纵贯人的一生,是人生永远的“在场”,从第一粒扣子到人生的每个台阶,家庭教育都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对人的一生发挥着潜在性作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通过家庭教育影响,人生梦想得以启航,精神得以慰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确立。习近平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①家庭教育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无论人们身处何方、境况如何,其内心始终为亲情所牵、为家庭所绊,家庭在人们心目中的根本性地位无可动摇。毫不夸张地讲,家庭教育最终决定了人一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此外,家庭教育还是其它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育首先发端于家庭,在人类历史大部分时间里,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承担了最初的教育任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又演变出其它形态。因此,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起点。从现代教育分工来看,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纵贯每个人一生,构成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链环。但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是其它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具有奠基性,为后续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了前提。在孩子一生发展中,家庭教育是根系,学校教育是主干,社会教育是枝叶,家庭教育铺展了孩子成长的背景和底色,决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二)“立德树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集中凸显了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关键的是道德品质教育。习近平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②他以《左传》中“爱子,教之以义方”和《资治通鉴》中“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来说明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道义”教育下一代。他强调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③还指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④这些重要论述都强调了家庭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崇德修身”、“立德树人”,让孩子们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三观”,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三)“家国情怀”: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
“家國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方向性价值性追问。习近平同志以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坚持“兴家”与“强国”、“为家教子”和“为国育才”的有机统一,指明了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确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价值追问。他强调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⑤“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四亿多家庭、十三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①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家庭幸福和国家、民族进步的辩证统一,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家长培养的不仅仅是家庭的下一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每个家庭都肩负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神圣职责。这为我们认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价值标准提供了新的视野。
(四)“三个注重”: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家庭教育“三个注重”的要求。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②。在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他深刻阐述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再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四亿多家庭提出“三个注重”的希望,并对“三个注重”的要求作了进一步阐述,指明了家庭建设的实践路径。
“注重家庭”就是要积极营造夫妻和睦、子有所教、老有所养的家庭环境,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的和谐;“注重家教”就是要建设好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引导下一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重家风”就是要用好家风、好家训滋养家庭成员的精神,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到每个家庭中。
二、当前家庭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而言,是整个教育链环的短板,面临着目标价值过度功利化、学科理论支撑乏力、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发展困境。
(一)过度功利化的家庭教育背离了教育本质
家庭教育过度功利化是指家长片面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工具性、短期效能及目标,而忽视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个性发展、心灵和德性培养、长期效能及目标而呈现出来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取向。它无视乃至抹煞教育促进人的德性发展的终极目标,把教育服务服从于个人、家庭的物质利益或者功利追求视为唯一的或主导的价值与行为标准,掩盖或遮蔽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家庭教育完全成为实现个人或家庭功利目标追求的工具。
由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影响根深蒂固,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当前家庭教育过度功利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表现为教育目标狭隘、教育内容单一,重知轻德、片面发展,过度开发、负担过重,过早定向、忽视基础,盲目从众、严重内卷,等等。这种过度功利化的家庭教育把教育的工具功能扩大化、极端化,把工具理性置于价值理性之上,是一种短视化、片面化、简单化的教育行为,致使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扭曲了孩子的个性,异化了教育过程,加剧了超负荷教育,引发了教育焦虑,从而背离了教育的本质。③
教育本质上是通过文化传承使个体社会化,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毋庸讳言,教育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过度追求教育的功利性势必造成教育走向功利化。教育功利化把教育作为追逐利益的手段,并依据功利的原则对教育自身结构进行重新建构,使效益和效率最大化,这就会使得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被忽视,使教育目标、内容、评价等走向异化,禁锢在效率的藩篱中,背离了育人的根本性质。这会给家庭教育发展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使得教育目的、方法、内容、评价等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初衷,加速了“为发展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教育思维方式的泛滥,架空了“全面发展”,使得育人目标实际指向“单向度的人”,从而,导致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难以达成。
(二)学科理论支撑不足使家庭教育发展乏力
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物质化建设走向了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家庭作为生活单位的功能日益重要,从而助推了家庭教育学科的生发。要使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得到长足发展,首先需要给予其明确的学科定位。因为学科建设是一个知识生产、形成体系并被确立为一种制度安排的过程,是大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依托,也是这个领域研究者的一种学术行为方式。而我国家庭教育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学科建设困局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先后发布的几版学科专业目录中,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下面设置的10个二级学科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而没有家庭教育学。这一设置划分不是教育学应有的内涵和逻辑体系。正是由于这一制度设置,导致家庭教育学科研究平台、项目和经费缺乏,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也面临很多困难,致使家庭教育学科理论建设发展缓慢。①
没有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家庭教育学科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家庭教育不仅不能向纵深健康发展,难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实践推进乏力,而且容易出现方向偏差。家庭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教育领域,对专业化观念、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需要理论的指导与专业人才支撑。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步履艰难,学科地位缺失,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真正形成严格意义上独立、成熟的学科理论,家庭教育研究面临目标不明、边界模糊、原创不多、成果分散、质量不高、协同不够、队伍单薄、平台有限、开放不足、经验总结多、理论研究少等一系列问题,理论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不强。传统家庭文化价值尚未充分挖掘,适合本土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更未形成。
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学科地位模糊,学科理论发展不够充分完善,制约了我国目前高校家庭教育专业的设置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总之,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四亿多家庭的教育实践,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这些问题的掣肘导致我国家庭教育事业难以繁荣蓬勃发展。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导致家庭教育成效难彰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指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通过组织体系建设、实施平台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实现功能互补、相互促进,从而融成家校社教育的合力。从实践层面看,我国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协同育人动力不足。要实现三者协同育人,首先必须在育人理念、目标上达成一致,兼顾双方需求和利益,充分调动各育人主体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密切进行配合,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但现实实践中,作为协同育人主体的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组织因其立场、视角、观点、考量不同,对于具体的育人理念、着力点等都会有所不同。当这种不同乃至分歧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各方协同育人动力式微,直接影响到各方能否有效协同、持续协同和育人效果。
其次,协同育人组织架构不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体,首先是家庭和学校,更具体讲是家长和教师。但这项复杂工作绝不单单依靠家长和教师就可以完成和实现。拥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才能调动各部门、各主体的能动性和资源,才能保障协同育人的实施和效能的发挥。组织架构是从顶层制度层面对涉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及其职责的设计和确立。目前,这种组织架构在实践中尚不健全和完善,没有形成一个有明确分工、有协作、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架构。在实践中,协同育人更多的是家长和老师个人自发的、随意的、松散的家校共同育人关系,很难在协同育人上达到理想效果。
再次,协同育人运行保障不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顺畅运行需要多种类型的资源和保障条件的投入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从人员上讲,除了家长和教师,还必须有学校管理者从制度管理上对协同育人的支持,要有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对家长教育的支持,要有社区工作者对家长和教师在社会资源上的支持,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門等政府机关部门管理者在运行经费、人员上的支持。从组织上讲,除了家庭和学校,社区、教育局、妇联、财政局、与教育相关联的企事业单位等都应在协同育人上发挥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职能,密切协作,配合支持。从协同育人实施上,除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外,还需要场地空间、专业知识、平台载体、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的支持。而实践中,家校社协同育人参与的主体缺位,各项保障措施和资源支持难以到位,社区教育更是难以有效介入到这种协同中。社会上公益性家庭教育类的社会组织非常缺乏,而且缺乏专业性的认证,乱象丛生。一些企事业单位拥有的社会教育资源,因为在管理上有各种规定和限制而难以与教育系统对接,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
由于以上问题的掣肘,导致家校社协同育人运行机制不畅,从而使家庭教育难以全面有效铺展开来。
三、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路径突围
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上述现实困境,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导致家庭教育放任、内卷严重、效果不彰,进而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带来病根,增添了教育难度,对于发展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成困碍,亟需尽快打破家庭教育既有惯习和现实困境,实现新时代家庭教育的路径突围。
(一)家庭教育去功利化,使其回归育人本位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正确,教育行为才不会出现偏差。家庭教育要去功利化,使其回归育人本位,重要的是必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进而拓展到全社会,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深入人心并身体力行、孜孜以践。
首先,树立并践行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会影响家长对儿童的态度和教育行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将儿童当做独立个体,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关心儿童,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方式,为儿童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跌入溺爱型、粗暴型、控制型的家庭教育误区;家长要坚决摈弃过度功利化的儿童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儿童早期的家庭教育,要更加重视儿童的情感教育、注重儿童意志品质的磨练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而非仅仅片面强调早期智力开发,迫使儿童识字、算数、背诗、记单词,全然不顾其它;家长还要了解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家庭教育中做到“不陵节而施”。
其次,树立并践行全面发展观。要始终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破除“唯分数论”的教育误区,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对孩子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中,首要的是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再次,树立并践行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和评价观。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使其成人成才。要坚决破除“分数至上”的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引导家庭、学校、社会不用学习成绩单一标准评价儿童、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把品德、行为习惯、身体健康、审美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都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全面呈现学生成长的整体面貌。
(二)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家庭教育长足发展需要学科理论的指导和专业人才的支撑。当前,当务之急是把家庭教育纳入高校学科体系,给予其学科地位,完善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补齐家庭教育学科短板,着力解决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理论指导供给不足、专业人才培养缺位的问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和相关科研院所等在家庭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以破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理论困境和人才困境。这既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服务社会民生的现实需要,更是大学的使命要求和责任担当。
时代在发展,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呼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应得到确认。当前,首先急于解决的是把家庭教育学科列为二级学科,明确其学科地位,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这样,拥有学科地位的家庭教育学才能获得更快更大更好的发展。同时,当前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推动,因而亟需通过增设家庭教育专业,加快专业人才培养。这就需要大学敢于担当、加强合作、齐声呼吁、并力推动、合作发力,向教育部及相关学术组织建言献策,推动家庭教育学科地位早日确立,获得制度性安排,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学科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202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列了家庭教育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家庭教育专业的设置既符合教育部对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加大招生培养的政策要求,又能填补本科高素质家庭教育人才短缺的短板,还有助于家庭教育学科地位的确立,建立家庭教育学科体系,丰富繁荣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新需求及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高校众多。其中,更有数百所大学有教师教育办学底色与优势。藉此,在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方面寻求突破,大有可为。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推进:一是在综合性大学,整合相关学科学术力量和资源,鼓励开展跨学科联合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共同致力于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家庭教育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家庭教育课程深度开发,为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咨询服务,为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家庭教育政策建言献策。家庭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多学科和跨学科性质,家庭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需要多元学科视野,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法学、体育学等多门学科,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只能解决家庭教育的部分问题或问题的某一个侧面,要系统、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深度研究,就要打破学科壁垒,以问题导向和科学化导向进行多学科对话,实现学科间的交流和融通,从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不断创新研究增长點,深化细化研究成果。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多学科跨学科联合研究的天然优势。二是在师范类院校尽快开设一批家庭教育专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大批满足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人才。可以考虑整体布局,分层推进,在所有师范类院校本科生中开设家庭教育选修课,在所有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家庭教育必修课;在教师教育类研究生中开设家庭教育学位课,在学术学位类型的教育类研究生专业中设立家庭教育培养方向;在教师教育学院举办家庭教育本科专业,条件成熟时设立家庭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或家庭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学科发展,为各级各类学校和社区提供从事家庭教育的高素质专业指导人才。以此,不断推进我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推进,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供给和专业人才供给。
(三)完善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
推动家庭教育有效开展,需要不断深化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水平,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协同育人、创新发展新格局,锻铸协同育人共同体,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首先,要发挥政府在家庭教育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一是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形成有效的组织架构。通过组织、制度设计,划定相关部门职能边界、责任人具体职责,并尽可能细化。二是出台各项配套性制度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运行制度、评价制度等,搭建平台,构建载体,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进行保障。三是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专门机构。作为指导机构,指导辖区内各类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及公共服务产品研发、解决各类服务站点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推进社会支持体系有效运转。①四是构建科学高效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可以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指导服务模式,为家长提供及时、便捷、高效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五是加强对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保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的专门和权威机构,在协调家校社关系、推进协同育人方面具有组织的便利性、师资的专业性、场地的现成性等天然优势,在协同育人推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家长会、家访、家长约谈、家校联谊会,乃至学校开放日、家长和学生的各种校内体育活动等,为家长提供专业化指导和专业化的咨询服务等。家庭教育指导是教师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种指导能力的提升是家校合作走向深入的前提。教师可以帮助家长从更专业的角度理解教育、了解孩子,给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建议等。学校要有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元的环境;学校要利用和创新各种方法加强家校沟通,除了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还可以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采取各种线上线下的方式,创新更多的沟通渠道;学校要注重教师协同育人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学校要提高对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的利用与整合能力。
再次,充分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直接主体,其素养、能力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成效。充分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除了前面已经论及的家长要树立并践行正确的儿童观、全面发展观、教育价值观和评价观之外,还必须重视家庭建设,做到“三个注重”;家长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教育等综合素养,在与孩子的相处陪伴中,以身立教,以身示范,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到“身教力行”,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身体力行的实践躬履和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等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来实现。
最后,发挥社会的协同支持作用。家庭教育发展必须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保障其顺利开展。从宏观理念层面讲,全社会要转变功利性教育思维,将立德树人理念深植到全社会的教育活动中,并改变传统的分数、学历至上的人才评价标准和片面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给予每个人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各种偏才、奇才、怪才等都能够自由地随性、率性地得到发展。从具体落实层面讲,作为社会构成单元的社区,应主动作为、积极协同、共建共促,因为家庭教育具有互惠性,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营造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发挥社区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可以在充分了解广大家庭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的基础上,统筹社会资源,组建专家团队,建设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成立家长学习小组,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等,使教育指导供给与需求相衔接,为社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此外,社区还可以建立健全教育资源捐赠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促进家庭教育发展。
The Core Implications, Realistic Dilemma and Path Breakthrough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UN Jian-hua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The core implication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an be comprehended through its important role as“the first lesson of lif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care about their family and country”,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three focuses”. However,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currently faces both developmental opportunities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 the excessive utilitarian approach to the family education,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the imperfec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mong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o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 and foster progress, several key areas require attention. Firstly, it is crucial to deprioritize utilitarian asp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restore its focus on educations fundamental values.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robust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tailored to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Lastly, enhancing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within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is essential to facilitate effective family education. By addressing these areas, we can overcom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al challenges and create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new era;family education;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collaborative education
[責任编辑 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