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2023-09-23陈守开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教育认证实践教学

摘 要:本研究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传统水利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思路。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關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水利工程施工;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陈守开(1980— ),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施工教学及水工混凝土。

工程教育认证旨在为培养国际认可的工程相关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教育保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于2018年获批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高校必须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校企联培机制,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作为一门研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及管理方法的专业课程,是水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理论、方法、技术、组织等综合技能。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学好此课程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且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经验,才能与时俱进、获取最新的施工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结合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特点,从教学实践存在问题、教学改革思路、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与讨论。

一、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复杂琐碎。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固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且课程教学没有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水利工程施工问题能力为重点。因此教师在讲授施工及管理的基础知识时,应该结合实际复杂工程进行案例法教学,并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陈旧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大纲未能及时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需求,课程培养标准在较长时间内一成不变,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之间有一定差距。近年,水利工程施工在技术领域发展较快,复杂的水工建筑结构及新式施工机械设备不断出现,对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施工方法正在被逐渐淘汰。如果新技术未能在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学生就无法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无法打开视野,日后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也会陷入被动局面。

(三)理论与实践分离

理论教学是当前施工课程的主要内容,一味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实践环节仅停留于施工设计方面,校外实践由于时间、资金及安全因素的影响,大都以参观、考察为主,基本进入不到实际施工现场,对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滞后

该课程现阶段的教学评价往往取决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简单采用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括课堂签到、平时作业,很难考查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而大学课堂学习的内容开放性较大,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效果不好,传统的考试模式也造成学生对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在期末考试时取得高分,但对水利施工的系统认知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仍严重不足。

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注重课堂讲授效率

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绝非易事。从学校发展角度来说,教学质量是评价大学基本教育水平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因此要求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及效率也是必要的。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来说,知识点相对分散,专题之间独立性较大,针对此问题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同时引入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同时,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设置小组讨论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将各部分知识点串联起来,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解答,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

(二)追踪施工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施工课程在教学中除了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留出一定时间向学生讲授该领域的前沿知识,适当引入视频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当下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领域,未来水利工程施工也必定走向数字化和信息化。例如,白鹤滩大坝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传感系统,完全可以说是一座智能水利枢纽,使用的技术也都是世界一流的;羊曲水电站基本采用机器人、无人车,以及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施工,推进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只有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才能培养出真正与时代接轨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其他的课程不同,该课程要求教师做到紧密联系工程建设实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多引入实际工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引入课堂教学中,还原实际工程案例的施工过程,挖掘案例中的关键知识点,指导学生分析并思考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而解决实际工程遇到的问题。

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最大的不足是不能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施工现场,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实践教学壁垒也将逐渐被打破。例如,通过虚拟仿真软件BIM等建立虚拟建筑模型,将水利工程施工的完整过程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引入课堂,并可以通过对参数的调整以及相关信息的整合来模拟水工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实现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真实过程。课堂实际案例剖析对学生工程意识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对每一章节内容进行模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现场施工中,帮助学生体会施工过程每个阶段的思路和重点,学会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更利于培养学生对水利施工课程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核心驅动作用,但传统考核模式单一、考核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因此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针对实践性较强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应当重点关注理论知识的运用,课程评价标准为平时和期末考查相结合,首先应将平时成绩的30%进行细化,将学生预习和复习、课堂团队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环节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并各占总成绩的10%。在期末考核中应加大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在考核中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给出合理的施工方案。考核方法应由传统的闭卷考试转变为半开卷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运用能力考核两部分,且两部分均占总成绩的35%。理论考试阶段实行闭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记忆、理解水平,以及对课程重难点的掌握程度。运用能力考试阶段实行开卷考试,让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这种考核方式更能全面评价学生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认识,更加科学的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

三、结语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改革,总结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改革方向及措施。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水利高质量人才提供思路,进而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行业竞争力,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戴凌全,卢晓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导刊(下旬),2016(30).

[2]韩颖,王松妍,何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2(6).

[3]唐双成,单正清,王景才,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32).

[4]刘春阳,李秀领,夏风敏,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46).

[5]张士科,李庆林,肖建清,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2).

[6]于怀昌,刘汉东,索奎,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6).

责编:应 图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教育认证实践教学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