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是一种艺术
2023-09-22于妍妍
于妍妍
摘 要 人物作为小说的主要组成元素,其出场是呈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环节。根据新课标的指导,高中语文针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从人物出场艺术的角度去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化人物形象以及小说主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鲁迅 小说人物 出场技巧
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孔乙己、闰土、祥林嫂等等。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并且在小说中的出场方式也明显不同。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出场方式有哪些?不同的出场方式与人物性格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鲁迅先生的具体作品,介绍鲁迅小说中描写人物出场的方式与技巧,助力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一、出场艺术之一 ——“画像法”出场法
“画像法”出场法,即作者在人物出场时介绍人物的长相、穿着、身材等外在形象条件,向读者描绘一幅小说人物的肖像。这样的出场方式可以更为直观地塑造人物主体形象或者表现人物精神状态,在语言辞藻的使用上,也可以成为设置悬念、渲染气氛或者引发读者思考的抓手。
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小说中祥林嫂出场就是用的“画像法”出场法。小说中鲁迅先生向读者描绘出多年以后再见祥林嫂的样子,“全白的头发”“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木刻似的”。[1]由此,读者可以从祥林嫂的“肖像”中读出,祥林嫂当前的生活并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遭受了生活的重创,并且内心蕴藏着巨大的悲哀和痛苦。除此之外,作者用了一句“从外形到精神的枯槁和幻灭”,也将祥林嫂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一种近乎死人的状态表现出来。这足以引发读者关注祥林嫂怎么一步步走向这种极端状态的,以及她到底遭受了怎样的虐待和摧残。小说在祥林嫂出场之前描绘的都是接近农历新年的、忙碌积极的气象,如“迎接福神”“杀鸡”“宰鹅”等,但是祥林嫂的出场为小说渲染了沉重、阴郁、悲苦的气氛。
二、出场艺术之二——“先声夺人”出场法
“先声夺人”出场法是指先出现人物的声音,再出现人物。这样的出场方式,不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可以采用。但是多数情况下,作者会选择将其用于性格外向、张扬的人物的出场。使用“先声夺人”的出场方式除了衬托人物性格之外,在烘托人物身份地位以及暗示小说深层主旨上都有巧妙设计之感。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也有部分人物的出场采用的是“先声夺人”出场法。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为例,小说中“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就是采用了“先声夺人”出场法。在作者回到故乡准备卖掉老家的房子搬到异地时,杨二嫂的出场声音“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打破了“我”与宏儿的对话。从“尖利的怪叫”这种形容中,读者首先感知到的是杨二嫂泼辣、古怪、粗鲁的性格特征。而后当“我”抬头看时,一个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一样的女人形象出现在眼前。从文本中得知,杨二嫂本是端庄秀丽的美人,如今却变得尖酸、刻薄、爱占便宜。杨二嫂尖利的出场声音和饱受摧残的外形,与其过去的端庄秀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前后巨大的落差,是对人物立体形象的塑造,也是一个社会底层之人遭受生活压迫、命运欺凌的真实写照,是作者借以讽刺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泯灭人性的重要窗口。
三、出场艺术之三——“环境渲染”出场法
“环境渲染”出场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物出场之前,先对周边环境和其他人物形象进行层层渲染。这种出场方式通常应用于小说主要人物,以此来加深读者对于小说主要人物的印象。之所以说“环境渲染”出场法通常应用于小说主要人物的出场,是因为前期渲染会占用较长的篇幅,如果对次要人物或者边缘人物也采用该方式的话,势必会喧宾夺主,导致文章主次结构不清晰。
鲁迅小说中采用“环境渲染”出场法的典型人物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在孔乙己出场之前,“我”借由自身工作的便利,先介绍了酒店中喝酒的人的主要特征,交代了酒店的格局,介绍了长衫客和短衣主顾的区别,展现出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冷酷的人性。当然在前期的渲染中,“我”还指出,只有孔乙己到来,“我”才能抛开无聊的、受管制的工作现状“笑几声”。这也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孔乙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与众人有何不同?随后文本继续交代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且穿长衫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穷,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明显与店里的长衣主顾不一个档次;穿长衫,又说明他上过学,有知识。一个有知识但是很穷的人,这也侧面说明孔乙己可能自命清高,一派寒酸气。从孔乙己“又添上新伤疤了”“吊着打”“窃书”等词汇中,也可看出孔乙己本身被封建科考制度毒害,放不下身段和面子,没有生存能力,最终被社会其他阶层的人看不起、贬低、嘲笑,成为鲁镇上唯一另类的一个人。前期的环境渲染以及周围人物的评价渲染,都为读者营造出鲁镇的独特氛围,并在陈述事实的同时铺垫悬念,这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四、出场艺术之四——“虚实结合”出场法
所谓“虚实结合”出场法,就是在人物出场前先由次要人物提起他,然后引起主人公对他的回忆,最后人物才出场。回忆中的人物通常是美好的,是为了与现实中的人物形成对比,进而让读者思考人物变化的原因,揭示主题。[2]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写作当中,就为主要人物之一的闰土设置了“虚实结合”的出场方式。小说的开头部分通过记叙描写和环境描写,展现了“我”回到故乡的缘由和感受。在第十一段“我”与母亲的谈话中,闰土第一次在小说中虚出。母亲告诉“我”,闰土每次来“我”家时都会问起“我”,很想见到“我”。母亲说已经把“我”回家的时间告诉了闰土,这也为后文中闰土的真正出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作者对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描写也是人物形象的虚出。在后文中,闰土在一个天气很冷的午后才真正出场。在这一部分作者对闰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实写。当闰土真正出场时,“我”称呼闰土为“闰土哥”,而闰土却毕恭毕敬地称呼我为“老爷”。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与闰土之间已经具有可悲的阶级隔阂了。在人物出场的虚实结合中,作者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少年闰土英勇活泼、见识丰富,中年闰土却木讷、没有精气神。作者通过闰土出场的虚实结合描寫也暗喻封建社会对于下层劳动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笔者通过对教材中选编的鲁迅小说进行分析,明确了鲁迅小说中人物的主要出场方式有“画像法”出场法、“先声夺人”出场法、“环境渲染”出场法、“虚实结合”出场法四种,希望为高中语文教学中,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同和.见微知著,涉浅悟深——鲁迅小说细节描写欣赏[J],语文教学通讯,2021(31):87-88.
[2]郑书玉.例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出场艺术[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