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枞阳县桥港园区治涝方案研究

2023-09-22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9期
关键词:泵站规模园区

倪 峰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是由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4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目前已形成连城、新楼、横埠和桥港共4大片区,其中桥港园区地处枞阳县东部的永赖圩内,是枞阳县城东部门户、滨江产业新区,规划用地面积7.1km2。由于永赖圩地处沿江且地势较低,内部暴雨容易与长江高水位遭遇,极易发生洪涝灾害[1]。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通过采取堤防加固、河沟疏浚、排江泵站建设等一系列防洪排涝措施,永赖圩、桥港园区防洪排涝体系已基本形成,内涝积水问题有所缓解,灾后损失有所减轻[2]。但随着桥港园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园区范围的逐渐扩大,永赖圩现有的以农排标准为主的排涝体系已无法满足园区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分析桥港园区乃至永赖圩现有治涝体系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桥港园区乃至永赖圩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作用。

1 区域基本情况

(1)永赖圩基本情况

永赖圩地处白荡湖流域最南端,其范围东至白荡湖闸,西隔长河与永登圩相望,南临长江,北抵周山分洪沟,现状全圩控制面积30.28km2。永赖圩总体呈带状,东西长10~11km,南北宽2~3km,圩内地形由南向北倾斜,总体地面高程11~14m(吴淞高程基准,下同),北部局部分布山丘高地。永赖圩内分布着桥港园区、藕山镇等重要园(镇)区,也是枞阳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圩内现有3万余人口,1.9万亩耕地,其中水田0.97万亩,旱地0.93万亩,年农业产值0.58亿元,年工业产值12.3亿元,在县域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2)桥港园区基本情况

桥港园区现状规划范围:目前桥港园区规划范围包括西区、东区两部分,面积共计7.1km2,其中西区范围南至枞阳江堤、西至长河羹脍赛段堤防、北至山丘区、东至大含沟,用地面积6.4km2;东区范围即海螺产业园范围,面积0.7km2。

桥港园区拟扩区范围:根据桥港园区总体规划目标任务,考虑园区的地理位置、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项目实际用地需求,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桥港园区近期拟向北部拓展2.46km2,其中1.07km2位于现状永赖圩内,1.39km2位于永赖圩外;远期拟向东北方向拓展3.94km2,其中0.26km2位于现状永赖圩内,3.68km2位于永赖圩外。

桥港园区及其拟扩区范围排水方向均为永赖圩,因此永赖圩远期来水面积共计35.35km2,其中现状永赖圩内30.28km2,现状永赖圩外5.07km2,如图1所示,见表1。

图1 永赖圩规划来水范围

表1 永赖圩规划来水面积统计表

2 治涝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永赖圩为沿江圩区,圩内地势低洼,三面临水、北面靠山,受自然地形等因素影响,汛期自排机会较少,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关门淹,洪涝灾害较为频繁。为及时排除圩内涝水,地方政府陆续在沿江地区兴建了永赖站、大砥含站、白荡站三座对江排涝泵站[3],总规模49.09m3/s,其中永赖站地处永赖圩中部,主要功能是排除圩区中部涝水,是圩内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排涝泵站,同时也是三座泵站中唯一具有自排功能的泵站,设计流量35.1m3/s;大砥含站地处永赖圩西部,主要功能是排除桥港园区西区涝水,也是圩内唯一的城排站,设计流量3.99m3/s;白荡站地处永赖圩东部,主要功能是排除圩区东部来水,设计流量10m3/s。三站排区之间由中心沟东、西两个分区节制闸控制,分而不死,其中永赖站地处低区,亦可代排全圩涝水。因此,永赖圩现状已基本形成了以桥港园区为重点,以永赖站、大砥含站、白荡站三座排江泵站为核心的排涝体系,流域抵御内涝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但随着桥港园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拓展方案的实施,园区近期拟向北部拓展2.46km2,远期拟向东北方向拓展3.94km2,新拓展区域总面积6.4km2,其中5.07km2位于现有永赖圩集水范围之外。新拓展区域排水方向均为永赖圩,涝水需由圩内排涝站抽排入江,因此永赖圩远期集水面积将由现状的30.28km2增加至35.35km2,城排面积将由现有各站设计时的6.4km2增加至13.5km2。因此永赖圩内现有泵站规模、排水方案已不能满足园区拓展后的排涝需求,亟需结合桥港园区的拓展方案拟定新的永赖圩治涝方案,以满足园区日益紧迫的发展需求。

3 治涝原则

坚持城排农排分开。桥港园区现状及拟拓展范围均按20年一遇城排标准,其余区域保持现状10年一遇农排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分区排水、分级控制、城乡统筹、相对独立的排水体系[4]。

实现高水低水分排。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条件,调整、控制河沟水系,划分适当的排水区域,实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经济合理排水布局[5-6]。

4 治涝方案

4.1 治涝方案规划范围

桥港园区及其拟扩区范围排水方向均为永赖圩,因此桥港园区治涝规划范围应为现状永赖圩范围以及桥港园区拟拓展范围,总面积35.35km2,其中现状永赖圩内30.28km2,永赖圩外5.07km2。

4.2 排区划分及治涝方案

结合永赖圩内已实施的截导、分区控制等治涝措施,将永赖圩规划来水范围35.35km2划分为大砥含、永赖两个排区,并分别拟定治涝方案,复核泵站规模。

(1)大砥含排水区

由于现状永赖圩内总体地势较为平缓,而桥港园区西区地处永赖圩末梢、距离永赖站较远、排涝水面坡降较缓,导致永赖站代排不及时且效果不理想。同时,考虑到大砥含站是园区西区排涝距离最近、效果最好的排涝泵站,因此本次将园区西区作为大砥含站排区,面积6.4km2,涝水通过中心沟、大含沟由大砥含站抽排入江。

(2)永赖排水区

桥港园区规划拓展区总面积6.4km2,均位于现状永赖圩的西北部。拓展区虽然距离永赖站较远,但其地形主要为丘岗区,因此拓展区至永赖站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排水水面坡降。为充分利用永赖站规模,结合现状永赖站、白荡站排区划分及排涝任务,本次将拓展区域、现状永赖站及白荡站排区合并,作为永赖排水区,由永赖站、白荡站共同承担排涝任务,据此确定永赖排水区范围为下脚沟以北、大含沟以东区域(含扩区范围),面积共计28.95km2。

4.3 泵站规模复核

(1)大砥含片泵站规模复核

大砥含片即为桥港园区西区,面积6.4km2,为城排片。本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桥港园区西区2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来水过程进行调算,以确定大砥含站设计抽排规模。调算过程中,调蓄水深取0.55m,调蓄水面率取5%,据此计算调蓄容积为17.6万m3。在此基础上,对桥港园区西区20年一遇来水过程进行逐小时调节计算,确定大砥含站设计抽排流量应为21.7m3/s,调算过程详见图2。现状大砥含站规模仅为3.99m3/s,不能满足规划要求且差距较大,需扩大规模。

图2 大砥含片2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来水过程调算成果

(2)永赖片泵站规模复核

永赖片排区面积28.95km2,其中城排区面积7.1km2(包括东区0.7km2,近期扩区2.46km2,远期扩区3.94km2),规划所需泵站抽排规模为19.7m3/s;农排区面积21.85km2,规划所需泵站抽排规模为23.6m3/s。因此,永赖片规划所需泵站总规模为43.3m3/s,现状泵站总规模为45.1m3/s(其中永赖站35.1m3/s,白荡站10m3/s),基本满足要求。

现状泵站规模复核情况详见表2。

表2 现状泵闸你规模复核成果

5 结语

桥港园区是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园区现有排涝泵站规模不足的问题将日益突显,将严重制约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的调整现有排区、扩大对江泵站规模的治涝方案,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泵站规模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永赖圩及桥港园区治涝标准,对掌握地区治涝主动权,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尽快研究实施。

猜你喜欢

泵站规模园区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规模之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