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节日、节气教育功能探究

2023-09-22乔昱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华生命传统

乔昱

《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要将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拥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与育人价值。

清明兼具节气、节日双重内涵,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文化教育的绝佳抓手,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劳动教育的好时机。

一、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学科渗入而非独立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小学的前提下,必须找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恰当抓手,才能更好地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重要传统节日,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人文节日,将天时与人事融为一体,包含着祖先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天道轮回与人世伦常的深刻思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祖们讲求“天、地、人”和谐统一,顺应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理念,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着力点。

在学科教学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核心课程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任课教师应对清明节的历史与文化有所了解,并有意识地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有机、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执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时,除了带领学生完成相关识字、认读、背诵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外,还应结合课后的活动提示,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适当向学生讲解相关民俗知识,如二十四节气、介子推传说、游春与扫墓的节俗等,增加学生对清明节的感性认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清明节开展“飞花令”活动,以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学习、积累有关“清明”的诗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认同感。

又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必修第4册《哲学与文化》中“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讲述清明节由古至今的历史传承,或让学生自主探究清明节的形成过程,了解二十四节气、寒食节、上巳节的文化知识,而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经学者考证,寒食起源于介子推遭焚的说法很可能是后人附会,但是祭拜介子推的习俗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人们究竟为什么要纪念介子推进行思考。介子推护主流亡的“忠”、偕母归隐的“孝”、辞官弃禄的“节”、抱木而死的“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寄托在传说典故中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高中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与辩证思维能力,在教学与讨论中,教师一方面应让学生认识到许多约定俗成的结论或观念很可能并没有坚实的理论与事实依据,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指出,附会于寒食的介子推传说是一种与信史不同的民间叙事,凭借民众的情感和想象发展流传,它之所以深入人心、世代相传,是由于传说故事中融汇了人们共同的心理倾向、审美意识、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认识世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

在学科教学之外,清明节也是举办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重要契机。上巳节本有曲水流觞、即席赋诗的传统,学校可以利用清明节推进诗词教育,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读诗、诵诗、写诗活动。“清明诗会”活动以其文化性与仪式感,能够切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追寻文化根脉,铸牢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二、清明节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应以节日为抓手,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与爱国之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涵养家国情怀的深厚土壤,青少年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丰富,在现当代进一步与民族精神、革命文化互相融合:民国时期“民族扫墓节”的设立,使清明节的祭扫对象从一家之祖先扩展到民族之祖先,赋予了清明节凝聚、唤醒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使清明节的人文精神完成了由“家”而“国”的扩充与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在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的新习俗,可视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有机结合,为清明节注入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因此应当充分挖掘、利用清明節祭祀习俗中缅怀、感恩的仪式感,让中小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今日的美好生活得来不易。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在清明节组织讲述革命故事、祭扫烈士陵园等,深化青少年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需要注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极致体现。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三个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被整合为一个主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并适当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现象或问题,令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

例如,在执教《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清明节祭祖习俗以及祭扫革命先烈墓地的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在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之后,点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思想,并在感恩缅怀这一主题下,由“家”而“国”地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出革命文化,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换来的,人们不该忘记先烈的无私奉献与无畏牺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传承红色血脉,培育红色基因。而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联系现实事件与情境,带领学生悼念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武警官兵、消防人员、医务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赋予传统节日更新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令学生更确切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

三、清明节的生命教育功能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这是近年来教育部公开文件中首次提到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指向人的终极关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信息量爆炸式地增长,应接不暇,引发了现代人一系列的身体、心理问题。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成绩背后的孩子”的状况,使中小学生面对过大压力却无从排解。再加上生命教育的缺失,令青少年在遭遇挫折后轻率地选择极端方式作为解决办法,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伤害。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导青少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清明节正是引导中小学生认识、理解生死问题的良好时机。清明节的形成本就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死的关切与思考,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活动能够令青少年较为直观地面对死亡,促使其开始认识、思考关于生死的问题。清明节节俗以扫墓祭祖、游春踏青为主,肃穆的祭扫与愉悦的郊游一悲一喜,看似矛盾,但却在清明节这一天巧妙地融合统一。教师在围绕清明节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一“矛盾”,并最终给予启发性阐释,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与死的问题。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关注人类的生命,同时也关注其他动植物的生命、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清明节的相关活动中,教师、家长应抓住时机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例如,在清明节进行祭祖扫墓活动,有助于家庭伦理的构建,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培养孩子对亲人的感情与感恩之心,使其领悟生命的传承;在清明节组织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与家国情怀,促使其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恭敬庄严地祭奠、缅怀逝去者后,带领青少年走入万物复苏、草木勃发的自然环境中踏青游春,必然更能使他们体会“生”的可贵,使其进一步在天人物我的关系中领悟生命的轮回、感知宇宙的流转,并让他们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中释放压力、获得审美体验,塑造积极乐观的生命状态,提升生命质量。

四、清明节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文明表现形式,核心特征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生共荣、和谐相处。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而清明节正可成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抓手。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清明节春游活动,让学生离开教室,走进广阔的自然中,体会春风的吹拂、观察草木的萌发、认识各种植物与动物,切身感受自然的生命脉动,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建立自然与人的生命的沟通与联结,构建生命共同体意识。学校还能以清明节为契机,普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二十四节气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规律、顺天应时、永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讲授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把人视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在文化脉络中进一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提升生态文明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讲授清明节习俗时倡导文明祭扫,在赓续传统的同时,引导学生过一个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五、清明节的劳动教育功能

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但在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四育相比,劳动教育在学校中显得无足轻重,有被淡化、弱化之嫌。劳动教育的缺失,使部分青少年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情况,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能力低下。只有“五育”并舉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育”缺一不可。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强调劳动教育的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劳动课程与相关活动,利用清明节开展劳动教育。1915年,在几位林学家的倡议下,国民政府最初将植树节设立在每年的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适合植树造林、种瓜点豆。学校可以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或者在花圃、劳动园地中种植黄瓜、西红柿、红薯等农作物,通过耕种劳作对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令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知晓农业生产的不易,同时还能够美化校园环境。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以浆麦草汁或青艾汁同糯米粉搅拌和匀揉成面团,包入糖豆沙为馅,上锅蒸熟后食用。青团制作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制作清明节传统美食进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掌握生活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打扫烈士陵园、义务讲解抗日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服务性劳动,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清明节还是开展“非遗”教育、美育等的良好时机。清明节深厚的文化内涵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其教育功能是多样的、综合性的,有待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中华生命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