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技术推进“深度•激情”课堂建设

2023-09-22赵军赵剑锋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龙口市激情深度

赵军 赵剑锋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支持学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路径。

山东省龙口市“深度·激情”课堂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三三三”体系。课堂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关系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质疑、创新精神的引路人。龙口市的课堂改革由之前的试点推进,到现在的全面推开,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深度 · 激情”课堂遭遇发展瓶颈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教师教学策略的创新对培育创造性人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模式,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进行全面优化、优势互补,将传统教学的精粹融入现代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大信息技术手段的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作用。

但在“深度·激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发展瓶颈,我们的教学策略与实施对象发生了错位。

1. 教学目标依赖主观经验

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取决于教师知识能力、经验直觉等。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一味依赖于主观经验,无法运用数据驱动进行学情分析,所设目标也就无法从学生个性需求出发,无法因材施教,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准高效。以往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大致了解学生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但现在每个教师所带的学生比较多,不可能知道每个学生的具体学情,发现共性背后的个性。

2. 学生学习行为缺乏数据支撑

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学生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错题,只能手抄积累到错题本上,教师无法进行即时的、有针对性的归因,对于学生的知识盲点也只能一味罗列。教师无法在学生有需求时给予个性化指导,学生很难发生有效的深度学习行为,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和关键能力。

3. 教学评价不够精准及时

由于数据的缺失,教师教学中“输入—输出”的既定过程虽有改变,但课堂的生成性被压制,学生的学习自由难以实现。评价不及时,单元、学期甚至学年才进行一次评价,而且是手写数据,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评价的滞后,造成课堂评价难以真正起到激励与导向作用。

二、“深度 · 激情”课堂以数据驱动赋能教学

智慧教育云信息技术的引进,推动了龙口市“深度·激情”课堂建设。在烟台市教育局和龙口市教育体育局教育装备及技术研究室的指导下,龙口市建章立制,从种子教师的培训到种子班级的培训,再到种子级部的培训,智慧教育云与“深度·激情”课堂一经融合,便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展现出神奇的魔力。

1. 教学目标实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跨越

以往,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主要参照教学大纲,通过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课中巡察,辅之以主观经验来确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与时间上的滞后性。教师对学情的了解碎片化、片面化,所以无法精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着以教定学的倾向。

如今,“深度·激情”课堂突破“理解知识”层面教学模式的局限,实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将前置性作业以答题卡的形式分层次发给学生,学生完成后提交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统计数据。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经验、能力等情况,准确判断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从而找准教学目标设定与学情之间的契合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同时,运用数据检索和匹配技术,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的查询功能随时调用相关知识。兼收并蓄多科知识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能找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既合理有效利用教材,又通过大胆创新、归纳、整合、重构教材等策略,不断加入新元素,推动基于精准学情调研的教学目标及任务的真正达成,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 反馈补缺更及时

以往,借助于“深度·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用,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查漏,但由于技术和时间限制,学生时常无法及时获取教师的反馈;而补缺往往是建立在学生及学习共同体的语言表述和课堂参与的活跃度等主观层面之上,因而也做不到总体上的准确矫正。

如今,“深度·激情”课堂实现了即时高效的教学反馈。学生完成习题后,电子扫描系统会自动判断正误,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可立即查看、订正。教师对错误率低的习题,以共同体互助方式解决;对于重难点以及学生易错的题目,教师据此确定讲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策略。“深度·激情”课堂可自行收集错题,并进行错题筛选、标记错因,且可以随时截图保存到班级错题本中,动态记录学生学习轨迹,更加精准地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而精准靶向作业,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同质化作业,教师可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AI智能卡功能,布置个性化的周末和假期作业,通过校本资源库,搜索单元检测、阶段性测试题,利用大数据进行试题的优化重组,并将作业和试题打印成册。

如今,在“深度·激情”课堂,教师可随时搜索关联教材目录,进行知识链接和重组,构建具有龙口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将生活体验与课程主题相融合,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3. 师生共成长

以往,“深度·激情”课堂互动与信息呈现受时空局限,虽然也间或有共同体成员的互学互动,却无法实现全面即时的互动呈现与展示。

如今,在“深度·激情”课堂上,深度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新的发展方向。教师将“组内异质”的学习共同体,按照“组内同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二次分层,重新归为“优秀、良好、薄弱”三个层次,并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指定随机点名的层次,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差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可将获取的大数据与课堂小测、家庭作业、单元测试等进行整合,深入挖掘、分析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历史学习表现数据,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给出适当的学习支持与干预,形成“干预—教学—评价—干预”的教学闭环,有效改变教学決策的精准度,实现任务阶梯完成的递增效应。

与此同时,校长和分管校长可以输入驾驶舱网址,进入校长报告,查看所有级部、所有班级、所有学科、所有教师的课堂活跃度,以数据驱动为依据,对课堂进行全方位评价。

如今的“深度·激情”课堂已成为师生不断进行意义创造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逐渐变成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以往课堂中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再是对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师生在生成性发展过程中对教材的重新理解和不断丰富。

三、“深度 · 激情”课堂数字化廓清未来愿景

信息化、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样态,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针对未来数字化“深度·激情”课堂建设,龙口市确立的发展愿景有如下几点。

1. 数据驱动创新学习工具

未来数字化“深度·激情”课堂的构建,应继续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找到课堂进一步提质增效的最佳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更深度的融合。为此,我们要不断推动学习工具的创新,帮助学生在更优质、更智能的空间里实现智慧发展。

2. 构建智慧化教学评价体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我们将通过大数据采集,进行课堂表现、学校活动、作业情况、家庭活动、社会活动等多维序列的量化赋分,构建起纵横交织的智慧化教学评价体系,从而破解一直以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3. 实现教研活动的同步高效

未来数字化“深度·激情”课堂的构建,将实现共同体学校教师教研活动的同步与高效,使备课真正做到多人协同,突破传统时空局限。这将更加有效整合资源,减少人力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与集成化、专业化、制度化,更科学地横向比对各学校教研成果,使“深度·激情”课堂的引领辐射效应最大化,助力教育均衡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当然,在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困惑与不解:如何进行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学习共同体诸多统计表如何实现大数据统计? 教学价值如何体现对学生学习体验与学习过程的关照?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出一条具有龙口特色的“深度·激情”课堂建设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輯:赵继莹

猜你喜欢

龙口市激情深度
山东龙口市薛家遗址发掘简报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龙口市酸雨pH值监测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