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消灭一切
2023-09-21朱莉娅恩德斯
☉〔德〕朱莉娅·恩德斯
◎钱 为译
干净的感觉其实大部分是在人的脑子里面产生的。薄荷糖清凉宜人,擦过的窗户干净明亮,洗完澡后躺在新换的床单上,干净的感觉真是美好。我们喜欢闻肥皂的味道,喜欢触摸光滑的表面,喜欢消毒剂带来的安全感。
130 年前,欧洲人发现肺结核原来是由细菌引起的。这是细菌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以一种有害、危险而又看不见摸不到的形象为人们所认识。很快欧洲颁布了新的规定:病人必须被隔离,以避免将病传染给其他人;学校里严禁吐痰;亲密接触最好避免,共用一块手帕更是绝不提倡;另外,亲吻仅限于“恋人间的情不自禁”。这些规定听起来有点儿滑稽,但如今已经被深深包含在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就是从那时起,吐痰被认为是一种没教养的行为,毛巾和牙刷变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私人物品。
通过禁止随地吐痰就可以阻止一种致命疾病的传播,确实是一件该提倡的事。这条规矩于是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大脑里,不遵守它的人会被人讨厌,因为他危害到了别人的健康。一代传一代,不随地吐痰成了社会的基本准则。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也在社会上推广开来,人们努力给乱糟糟的生活带来一些秩序。
那时候,去浴场洗澡还只是富人们才可以享受的,直到20 世纪初,在德国,医生规定每人每周必须洗一次澡。大公司开始给自己的员工建淋浴间,并免费提供肥皂和浴巾。其实从1950 年开始,每周洗一次澡的规定才真正得以实施。老百姓们一般都是每周六洗澡,一大家子人共用一盆水,因为爸爸工作最辛苦,所以他可以先洗,爸爸洗完了其他人再一个接一个地洗。那时候人们对清洁的认识还停留在除脏和除臭。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洁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抽象。
翻开报纸、打开广播,到处都是耸人听闻的新闻,比如今年又有什么危险的流感病毒,哪里又发现抗药性的细菌新品种,或者哪家食品厂又爆出了大肠杆菌超标的丑闻。好像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危险,处处都有地雷。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法来安抚自己内心对病菌的恐惧,在我们评判每个人做得对与错之前,应该先弄清楚,这些恐惧到底源自何方。
有洁癖的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就只遵循一个原则——扫除一切、杀死一切,虽然也不知道杀死了什么。事实上这样彻底打扫的时候确实杀死了所有的东西,不仅有坏的,还有好的。
这种清洁方式实在不可取。事实上,一个国家越干净,那个国家患过敏和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就越多;一个家越是干净无菌,这家人患过敏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就越高。30 年前在德国,差不多每10 个人里面才有一个过敏症患者,而今天,每3 个人里面就有一个。相比之下,细菌感染致病的比例却没有下降。今天的科学研究给打扫卫生带来了新的定义:干净并不是指要把有害的细菌赶尽杀绝。
这个世界95%以上的细菌都对我们无害,其中很多甚至还对我们有益。其实一般家庭里面根本就用不着消毒剂,除非家里有人得了传染病,或者狗狗在客厅地板上拉了一坨大便。
如果家里地板上只是有几只鞋印,那用加入几滴清洁剂的水就可以清除地板上90%的细菌。打扫卫生的意义在于有效减少细菌数量,而不是完全消灭它们。
即使有害细菌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比如它可以帮我们锻炼一下免疫系统。比如洗碗池里的几千个沙门氏菌对免疫系统来说就相当于参观动物园,只有当沙门氏菌繁殖过快的时候,它才开始变得危险。而有害细菌大量繁殖需要3 个条件:封闭的空间、潮湿温暖的环境和唾手可得的养料。
在日常家务里,清洗瓜果蔬菜也是一种稀释的方法。通过水洗,从泥土中带上来的大部分细菌都被冲掉了,剩下的那一点点也已不成气候。如果冲洗完餐具以后你又用洗碗布在上面抹了一圈——可能这个意图是好的,但是实际效果就跟你用舌头在盘子上又舔了一圈一样。
因为洗碗布温暖、潮湿,里面充满了细小的食物残渣,听上去是不是很像微生物的天堂?要是你在显微镜下观察过洗碗布的话,估计你这辈子用它的时候都会有心理阴影了。
所以,洗碗布只适合用来擦洗掉碗碟上大块的污渍,之后一定要用水再好好地把餐具冲一下。厨房里的抹布、手巾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之后晾干,否则它们也会成为细菌完美的大本营。
细菌在干燥的表面是没法繁殖的,有的细菌甚至会干死。刚刚擦过的地板在干了以后是最干净的。用墩布拖过的地板再进行烘干是最干净的。干燥真的是件美好的事。食物被适当地烘干以后就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都不会坏,比如面条、麦片、饼干、葡萄干、红豆和肉干,都运用了这个储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