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文入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2023-09-21天津市静海区第五中学陈克敏

天津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旷达朱自清杨绛

■天津市静海区第五中学 陈克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对阅读提出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作家作品与读者学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教师,就要借助文本作品创设情境,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批文入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至美父子情

以朱自清《背影》为例。文章写朱自清与父亲车站分别时发生的事情。朱自清父亲攀爬月台,用所剩无几的钱买橘子一幕,舐犊情深,慈爱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亲形象如同一尊雕塑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我们可曾知道,朱自清写作《背影》一文是在父亲买橘子一幕发生多年之后,是父亲以示弱的姿态给儿子写了封信,才让朱自清理解那真挚深沉的父爱。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在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朱自清与父亲过往发生的矛盾基础上重新审视如山的父爱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背景资料:《背影》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当时作者还在北京大学读书,得知祖母去世消息,就坐车到徐州,同父亲一起回扬州奔丧。事后又和去南京找工作的父亲同行,才发生了浦口车站父亲攀爬铁道买橘子的事情。在课堂中,我结合故事发生背景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带领学生深研文本:朱自清父亲是在家有丧事、差使交卸、经济拮据情况下去给作者买橘子的。可作者呢?没有感悟到父爱,反而强烈反感,“他说话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迂”。

接下来,我给学生展示朱自清和父亲间过往诸多矛盾资料,让学生理解学生父子间冲突并没有因“买橘子”抹平。再联系本文写作时间1925年,作者读到父亲来信,回忆“买橘子”背影,深刻自我剖析,泪如泉涌,幡然醒悟认识到从一而终的伟大父爱。

借助背景资料的介绍,引导学生在体会作者感受深沉父爱和自责愧疚情感的同时,唤醒学生审视自我行为,修正自我行为。

二、引导深挖教材,练就旷达乐观心

语文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师要转变教材观,用好教材来教好学生,指导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深入阅读文本,丰富自我情感。下面,结合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谈如何引导学生深挖教材,体会作者乐观旷达情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词人苏轼在政治失意之际,恰逢中秋佳节之时怀念弟弟苏辙的作品,表达出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阅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乐观旷达的情怀不是与生俱有的,否则他不会“我欲乘风归去”,不会“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赏析下阕时,我首先设计问题: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假如你是苏轼,在贬谪七年的中秋佳节夜晚,在与弟弟多年未见,你会想些什么?我引导学生回答:怨恨朝廷,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完全是朝廷所导致?伤心难过,眼睁睁看着他人合家团圆,而自己空对月?然后,我引导学生来看一看苏轼是怎样想的,是怎样打开自己的心结的。

第一个台阶:“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苏轼躺在床上,望着月光渐渐升起,转过朱阁,慢慢降落,伸进窗户,照到无眠人。作者却无厘头地埋怨圆月说:“明月呀,不该有什么怨恨,你为什么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呢?”这种埋怨,加重了愁苦。不应恨这皎洁的月光,不应恨这合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不应恨朝廷对自己的“礼遇”。对于自己曾经的是是非非,没有给自己系上心结。

第二个台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苏轼是豁达的,一个转身就想到月亮也无辜,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自古以来都是很难做到圆满的。这样一想,使自己的境界就提高了,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愤懑与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比较对照,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相融合。

第三个台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思绪如攀登台阶,进而把自己思想推向最高境界。既然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自古以来都难全,自己又何必钻牛角尖呢?既然不能改变客观的事,那么作为主观的人就要学会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命的“无常”。这样一想,诗人转而向所有离别的亲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弟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表达出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面对自己的种种不幸,苏轼表现出和我们常人一样的愁苦、矛盾,可是作者并没有给自己打上死结。所以我们也告诉自己:当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时,我们学会化解心结,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对于经典的名篇,教师要深挖文本教材,带领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引领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对话文本作者,懂得大爱无痕

杨绛《老王》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尤其是老王在行将逝去时,还硬撑着身子来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的事情,更是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形象。如果单就课文内容的理解,大多数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关键就在于在这看似平淡自然的叙事中,尤其是文章结尾作者深刻的反思所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三个视角与作者杨绛对话。

第一视角:俯视。在平常的人的眼里,杨绛先生和老王关系只不过是一个“坐车”一个“拉车”,到站下车、掏钱走人的主顾关系。如果再多一点,那就是对这个年纪不小、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眼睛害病、不甚老实的蹬三轮的人力车夫的同情心罢了。“同情之心,人皆有之”。教学中,我以口头提问的方式,让他们回顾在自己有限的认知中,什么时候会表现出同情心。调查结果: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电视、电影,或媒体新闻中,但凡看到凄惨的画面出现,或者某人不幸遭遇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不自觉涌动出悲悯的涟漪,以致外化为行,或伸出温暖之手,或解囊相助。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同情是平等的吗,是不是以牺牲他人自尊为代价的?就如同你站在台阶上,以俯视的眼光往下瞧一般,你的优势本身就给人一种压力。

第二视角:平视。回过头来看看杨绛。“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试问如果不是关系密切,非常熟悉,我们会有闲话可唠吗?如果只是一般主顾关系,会在送钱老先生去医院,还会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为什么“哑着嗓子”?为什么会“悄悄”问?还不是考虑到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的脸面问题,还不是因关系熟稔,胜似亲人地体贴入微的关照?如果不是杨绛先生一家真正以平视的眼光,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老王,和老王在交往中建立的血浓于水的亲人关系,会有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来向作者一家来完成他的遗愿吗?

第三视角:仰视。这样的平视角度,使得作者在老王死去之后“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没有真正读懂老王的所作所为,否则她不会在看到“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老王时,有些无动于衷地“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而杨绛在不断地反思中,深刻解剖了自己:“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以仰视的态度对老王,是对老王这样不幸者表达出崇高地尊敬。

俯视给人以压力,平视给人以亲情,仰视给人以敬畏。芸芸众生中的我们要如杨绛先生那样提升自我认知智能,多一些反思的意识,多一些解剖的精神,才能懂得大爱无痕。

情感如同沃土,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土壤里。批文入情,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丰富情感体验,体会淳朴至美情,练就旷达乐观心,培养品质修养观,逐渐形成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这就是语文教育期待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旷达朱自清杨绛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选择
选择
旷达者
旷达者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