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化学开放性作业实效探究

2023-09-21王东栋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开放性双减布置

王东栋

在“双减”背景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打造高效作业体系,实现减负与增效并重,已經成为教学改革的必要课题。可以说,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仅箭在弦上、刻不容缓,更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更具有布置开放性作业的天然优势。

一、“双减”政策下开放性作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所谓开放性作业,是针对传统的书面作业而言的。它不局限于书面作业,只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作业形式都属于开放性作业。作为一种新的作业模式,开放性作业操作性强,作业内容与作业结果不具有唯一性,且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作业。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无法与时俱进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将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系统学习,对化学科目及相关知识的接触相对浅显,兴趣较高。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思维影响,在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等方面不够与时俱进,在课堂上只注重化学理论方面的教学,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机械背诵化学公式,忽略了对学生化学思维的指导,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不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也难以通过观察或个人的实际操作来对化学科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体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但是很难将这些化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这和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二)缺少兴趣机制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及作业练习,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消化。但现阶段,学生对于化学课程并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热情,其主要原因就是化学学科属于理论与记忆融合的学科,如果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并且对化学知识缺失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会认为化学知识晦涩、抽象,造成“双减”政策无法深度落实,最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忽视课堂活动及作业设计

这一问题主要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化学是一门实验类学科,教师要坚持实验教学、动手操作与理论教学互为依托,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演示、动手实践、交流探讨共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任何一个环节设计与落实的忽视,或者单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都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形成刻板印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化学科目的认知还不够清晰,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三、“双减”政策下开放性作业设置的关注要点

(一)高度关注学生及家长对待开放性作业的不同态度

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特别是重复性作业,一直是化学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开放性作业持肯定态度,支持教师通过开放性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和学习意愿。同时,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开放性作业设置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校、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寄宿制学校的封闭管理造成条件限制,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平时不便于完成开放性作业,且离校后在家自主完成作业的意愿显著降低。

(二)高度重视开放性作业的布置时机

初中化学科目整体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作为毕业年级的教学科目,其开放性作业宜布置在教学及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的秋季学期,春季学期则可以适当减少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另外,开放性作业主要布置时间以周末为宜。这是因为:一方面,非寄宿制学校学生除在校学习外,还要投入一部分时间用于家校通勤,学习节奏快、压力大,日常在校就读期间布置、完成开放式作业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因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平时均在校,且开放性作业要准备材料,学生在学校不便于实施。此外,开放性作业应充分结合课程进度和季节特点,选择恰当的布置时机。

(三)高度重视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内容

开放性作业有天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具体作业安排中,它可以是结合教学进度及实际需要的观察记录,也可以是便于实施、易于操作的家庭小实验;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任务,也可以是多人分组、分工合作的共同任务;可以是不同学生、不同小组涉及的不同实验或观察目标。对于实验类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地深入学生生活实际,避免布置带有一定危险的作业,而要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尽可能布置易于操作、易于实现、效果明显的作业。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在此之前很少参与类似的开放性作业,所以他们虽然新鲜感十足,但是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这样做可避免学生在初期的新鲜感过后,兴趣明显衰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并引导学生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开放性实验所需的各类材料要尽可能以生活中常见的、易于采购的材料为基础,避免开放性作业为家庭带来额外开支,甚至造成作业减负、经济增负的现象。这样不仅学生、家长的意愿较低,也无法收到应有的作业效果。教师宜将耗时较短、现象较明显的实验布置为开放性作业。如教师在做醋和铁丝等反应时发现醋的浓度低、反应速度慢,因此果断放弃了白醋,最终用洁厕精和金属丝进行反应,效果更明显且耗时更短。在学习水的净化时,教师与所在地的污水处理部门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

(四)高度重视开放性作业的分层设置

对于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开放性作业的比重,以适量的传统书面作业代替。不管是开放性作业还是传统书面作业,教师都要加强监督,一方面确保作业真正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时发挥了应有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跟踪监督,及时查找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作业布置水平,打造更加高效、合理的作业体系。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内容,合理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在强化知识理解和了解自身差距中向更深层次迈进。例如,在布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验满时,用大理石或纯碱和洁厕精反应制取气体,同时用半封闭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这就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

(五)高度重视作业设置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推进

教师要始终坚持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优化作业设置相结合。对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实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示,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实验中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和关键环节。如在讲授“物质构成的奥秘”时,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特点,以及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条件,从而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认识物质世界。教师还要注意开放性作业的成效反馈,结合新课改要求,让学生通过对开放性作业完成情况的自我展示、自我讲述和集中探讨,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以适量的开放性作业来代替传统书面作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因此,布置适量的开放性作业不仅是有益的、有效的,还是必要的。同时,它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好奇、愉快的心境中完成作业,符合我国现行的“双减”政策导向和全面育人的教育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开放性双减布置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寻求开放性道路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