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域下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3-09-21孙诗弦李欣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流行音乐校本

孙诗弦 李欣

新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新要求,建设跨学科的校本课程成为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校本课程为例,阐述如何让“跨学科学习”理念有效落地。

一、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实践的原因、内容和目的

(一)必要性:明确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界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定位是:“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此定位出发,王崧舟在《生活即语文 世界即课程》一文中,提出跨学科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边界,整合了语文学习方式,丰富了语文学习意蕴。为实现这三大价值,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具有必要性。

(二)重要性:应对分科教学体制下出现的诸多问题

基于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科教学体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中存在“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现象,学科知识大多是独立呈现的,班级授课制也更多地局限于“标准培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彰显,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生缺乏广阔的视野,对语文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性教学,对学生缺乏学科融合的引导。因此,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三)可能性:整合目前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加德纳指出,跨学科学习就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连接,以其中一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语言及观点来探究、描述及解释连接的学科,并赋予所连接的学科此种学科的中心精神及知识形态”。近年来,国家出台、更新了校本课程相关政策,如《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都以中小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或综合实践活动为导向,为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支持。

二、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流程

(一)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堂设计流程

语文跨学科教学应以“整体育人”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社会实际及真实生活,树立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育人观。在此观念下,跨学科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实践应以语文学科教学为基础,以新课标和新课程为依据,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科联系,参照学生的真实生活,设计情境和主题、内容,把语文与育人有机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

(二)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设计流程

跨学科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是以学生在校本活动中的过程性表现和完成的学习成果为依据而设计的。教师根据核心知识、学习态度与能力、学习成果三个评价维度,针对主要教学环节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表,以鼓励为主,重视过程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能力锻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跨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实践案例:“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校本课程

(一)学科融合

“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校本课程不仅是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还是语文与优秀传统审美理念的文化融合。

1.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

在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与诗词意象一课中,学生运用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意象来分析歌词中的送别意象,运用在音乐课中学过的曲调来分析歌曲的情感基调。学生把送别意象和伤怀曲调结合起来吟唱,感受到歌曲的清新淡雅、情真意切。

2.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

在分组探究研讨活动中,有一小组的议题为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与苏轼诗词中的境遇。组内分工明确,如查资料、PPT制作、内容整理、成果展示等。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学以致用,提升综合能力。

3.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在分组探究研讨活动中,有一小组的议题为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东风破》与古诗词意境。小组学生通过绘画作品描绘出《东风破》中的诗词画面,运用“诗画结合”的文学和艺术审美理念,打通了语文学科和美术学科的壁垒,形象地展示出歌曲中的诗词意境。

4.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与优秀传统审美理念的文化融合

在文化素养方面,教师注意将中国传统审美情趣融入其中。如教师在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与诗词意象一课中,让学生体会到中和之美的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在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与诗词意境一课中,让学生体会到哀而不伤、愁而不悲的审美意趣;在小组分享郁可唯演唱的歌曲《知否,知否》与李清照的婉约诗词时,让学生体会到形意结合、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趣。

(二)案例实践:“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

1.任务目标

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作为郑州市管城区语文学科基地,近年来在跨学科语文教学、多文本阅读等方面不断深耕,力求探索出让理念落地的方法。

一是能围绕“吟唱古诗词”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课内外相关材料,并进行汇总和整理,了解流行音乐中化用古诗词的常见方法。

二是能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学唱,感受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意境,增强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形成“吟唱古诗词”实施方案。

三是能根据议题进行合作学习,展示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运用多学科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2.任务安排及实施

3.任务成果

(1)个人成果:完成“吟唱古诗词”方案,并撰写文字说明。要求围绕“吟唱古诗词”这一中心任务,整理流行音乐案例、化用古诗词的方法、演唱注意事项等。

(2)小组成果:选择议题合作学习,成果内容深刻,成果形式自定,可以是演讲、绘画、合唱等。

(3)评委成果:根据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要求,制作评价量表。

4.任务评价

综上所述,本案例是教师自主开发的语文跨学科校本课程,是将学科间的界限不断打破、重组,并最终呈现出相互融合状态的一次实践。语文跨学科校本课程实践有利于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在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跨学科的课程模式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猜你喜欢

跨学科流行音乐校本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