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隔空对话,让红色精神永续传承
2023-09-21丹颜
丹颜
“当年父亲日夜期盼的国泰民安早已实现。”已是鲐背之年的陈志远说,他想活得更久一些,带着父母的夙愿,替他们多看看曾为之奋斗和泼洒鲜血的热土。
从1921年到2023年,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革命烈士陈潭秋没有看到。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这位中共一大代表立志不达成功誓不休,在为中国革命萍踪浪迹的艰苦岁月中,将3个儿女托付给亲人。
为天下人之团聚,舍小家之团圆。陈潭秋走后,儿孙们一路追随,信仰着他的信仰,紧随着他的足迹。从未与父亲谋面的次子陈志远主修党史专业,终生站在高校的三尺讲台上,讲述父辈先烈的苦难与辉煌;2004年,在陈潭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孙女陈学清庄严入党;2020年,曾外孙李沛泽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23年5月,陈志远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对陈志远一家来说,不朽的是精神,不变的是传承。
未见一面,仰望一生
沿着大中路直行向西,过伯苓楼折向南,转过几个弯儿,便进入天津市南开大学西南村家属区。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为教职工建的生活楼,每家都是相似的户型,连大门都如出一辙,只在3楼一户人家的门楹处多了一方小小的红牌,上书“光荣烈属”4个字。牌子有些年头了,字迹不甚清晰,如同朴素的屋门一样低调。这里就是陈潭秋烈士的次子陈志远教授的家。
屋子不大,打扫得却极为干净,布局陈设仍保留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样。在靠墙的老式书橱中显眼的位置,陈潭秋、徐全直烈士夫妇的照片和陈志远家人的照片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一家人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团聚了。
90岁高龄的陈志远精神健旺,头脑清晰,只是有些耳背,行动不便,近年极少下楼。“听说你们要来,老爷子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一旁的女儿陈学清打趣道。这一句陈老听清了,脸上闪过一丝赧然,随即笑了。这笑容,绽开在饱经沧桑的脸上,如孩童般纯真。
对陈志远来说,父亲陈潭秋和母亲徐全直是此生无法释怀的痛。他一生感受母亲怀抱的温暖只有两个月18天;从出生到10年后父亲去世,父子始终缘悭一面。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两孩都活潑可爱,直妹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现在又快要生产了。这次生产以后,我们也决定不养,准备送托人,不知六嫂添过孩子没有?如没有的话,是不是能接回去养?”
这封“托孤”家书,陈潭秋烈士写于1933年2月,家书中那个还未出生的孩子就是陈志远。信发出后不久,一家人便天各一方,再未相聚。前些年,陈志远托学生从湖北历史博物馆将这封家书复印了一份,用相框装裱后摆在案头,日夜陪伴自己。每逢父母的生日、祭日,他都要细细读一遍,每每读罢,泪眼潸然。
虽未谋面,父亲的精神却影响了陈志远一生。童年时代,陈志远是在老家湖北黄冈的六伯父家度过的,伯父伯母对他视如己出,可陈志远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小小的他极力从亲人们的谈话中拼凑出父母的样子:父亲是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高材生,能文能武,为人正直,有侠气,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母亲聪慧果敢,与父亲结为革命伴侣,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
陈志远特别渴望见到父亲,尤其是过年,看到别人依偎在父母身畔,他既羡慕又难过,那是一种“人皆有父母,我独无”的悲凉。10岁那年,陈志远患脑炎,昏迷了十天十夜,勉强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右腿行动不便的后遗症。国家腐朽,身体残疾,那时,他的人生是灰暗的,父亲是这黯淡中唯一的光。他一直盼望着父亲有一天能平安回来,推开房门,走到他的面前。
初中毕业后,陈志远进入武汉二中读书。不久,革命胜利,全国解放,然而,父亲在1943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的噩耗也随之传来。唯一的念想断了,父亲永远也见不到了。陈志远痛哭一场,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父母的遗志,不能给父母丢脸。
从此,陈志远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成绩名列前茅。虽然右腿行动不便,但他仍然积极参加劳动,被评为卫生劳模。学生游行,他在队伍前面举横幅,从不掉队。唯独游泳课,他因身体原因参加不了,但仍热心地帮同学们保管贵重物品,不一会儿,两只胳膊上就戴满了各式手表。陈志远笑着自嘲:“我是游泳课代(戴)表。”
中学毕业后,在党的关怀下,陈志远赴北京治疗腿疾。其间,他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宁传》等许多进步书籍,更加深刻理解了父母的革命理想。有一年,他的农历生日恰是公历4月22日(他习惯过农历生日),这天正是列宁的生日,从此以后,他就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这一天。
除了党和政府,父母的老战友也在关心陈志远。张闻天的爱人刘英、杨克冰、帅孟奇、王震将军……见到昔日战友的遗孤,王震惊愕又心痛,连连问他:“你是怎么长大的?”听说陈志远想考大学,但不知报考什么专业,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父亲喜欢历史。”学历史是不是能离父亲更近一些?1953年11月,陈志远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修近代史、党史。
两个“不移”,一生不变
陈志远的心中有两个“坚定不移”:继承父母遗志,坚定不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坚定不移。两个“不移”,一生不变。
1954年4月26日,陈志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陈志远留校任教。起初,他有意回避有关父母的历史,“不忍心看到父亲受刑的资料,也不愿将太多个人情感掺杂在学术研究中”。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陈志远做总理事迹报告。二十几场报告,他都是边流泪边讲,台下抽泣一片。他意识到,历史不应被埋没,先烈不应被忘记。自己身上流着烈士的血,研究和发掘父辈的事迹,他责无旁贷。
陈志远开始亲自走访收集父母的史料。在湖北黄冈的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他看到父亲少年时代的照片:乡间小村庄里,父亲穿着短裤,剪了辫子,背着书包上新式小学,是那样地意气风发。他去上海一大会址,看到复原的开会场景:在那个晦明风雨的时代,13个热血男儿挥斥方遒成立一个伟大的政党,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卓识?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他看到父亲书架上摆满历史书。在南京雨花台纪念馆外的女性雕塑形象中,陈志远凭直觉一眼就认出了母亲……
深夜孤灯下,陈志远整理着这些有关父母的血迹斑斑的史料,一次又一次润湿了双眼:父母拥有着怎样的决心和勇气啊。在资料中,陈志远发现父亲曾在大革命时期、一二·九运动中论述过统一战线。一场场父子的隔空对话,让他与父亲的思想走得越来越近。
因为科研成果卓著,陈志远在校工作期间担任天津市新联委员、天津市党史学会副会长和天津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他在课堂上给自己定了一个授课原则:每教一次课,必须把课程内容完善提升一部分,一直坚持到退休。
和平年代不需要像父亲那样流血牺牲,但一样可以学他做个俯仰无愧的大丈夫。从1993年起,陈志远开始担任历史系党委书记。大学教师不必坐班,但陈志远每天上午都坚持去办公室办公,处理党务。
养父去世得早,20世纪70年代,陈志远把养母接到天津尽孝,一家老少三代六口人,挤在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孩子们要学习,夫妻俩要备课,老人要休息,屋子挤得转个身都困难。妻子让他跟学校申请换一套大点儿的房子,陈志远不肯:“大家都有困难,咱们是烈属,更不能搞特殊。”
1987年,女兒陈学清考入南开大学,不少本地同学都提前去宿舍占床位,陈志远嘱咐陈学清最后一个去学校:“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把好的床位留给外地的同学们。”陈学清不理解,这么点儿小事,有必要吗?陈志远给她讲了祖父的故事。1942年8月,新疆局势严峻,中央指示在新疆的同志撤退,但陈潭秋把自己列为了最后一批,“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因为撤退不及时,他不幸被捕惨遭杀害。陈学清懂了:祖父磊磊气节,身为后人,不能抹黑。
建党90周年之际,78岁高龄的陈志远受邀为天津河东区党员干部进行了十几场宣讲。他说:“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我就一直讲下去。”
革命精神,永续传承
许是从小父母见背,陈志远特别顾家。养母爱吃糕点,尽管经济不宽裕,陈志远总是给养母排队买来。养母生病,他每周去带她看病问诊,直到老人安详去世。
陈志远的爱人工作的中学离家远,做饭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晚餐是一家人最温馨的时光,小小的房间里,饭香扑鼻,欢声笑语充满整间屋子。吃过晚饭,陈志远到书桌前看书,妻子备课批改作业,3个孩子在书桌前各自做功课。温暖的灯光下,只有翻书的哗啦声和写字的沙沙声。
天气热了,傍晚时分,一家人拿着蒲扇去马蹄湖畔散步乘凉,蛙鸣阵阵,莲叶亭亭,湖畔微凉的风夹着水汽扑过来,暑热尽消。一家人平淡的相守,对陈志远来说无比珍贵。
快过年时,一向节俭的陈志远为孩子们买来烟花,站在窗前,看着孩子们在楼下燃着,拍手笑着,绚烂的焰火映着一家人欢喜的笑脸。“日子越来越好,父亲母亲,你们在天上看到了吗?”
陈志远很少对儿女们说教。他买来关于父母事迹的革命书籍,放在书架上,引导孩子们去读。润物细无声,血脉相连的情感浓烈而深沉,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对祖父母的仰慕已深入骨髓。
2004年夏天,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破例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陈志远在女儿陈学清的搀扶下,缓缓登船。木船随着人的走动微微晃动,透过玻璃舷窗,一束细细的浮尘在日光下飞舞着。陈志远眯着眼睛,目光逡巡,他试图寻找父亲在船上的座位,想象着父亲就坐在船上的某一个角落,微笑注视着他,父亲的气息还在这里,他从未走远……
这是南开大学图书馆第一党支部的一次特殊党日活动,也是他见证女儿陈学清入党的光荣时刻。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陈学清的脑海中:“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是穿越时空,祖孙三代的理想和信仰有了特别的交汇。”
二儿子陈天兵考取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为祖父陈潭秋的校友。陈志远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陈学清便接过了讲党课的重任。2021年,在全国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云结对”主题党日活动上,陈学清作为第一名主讲人,流着泪为党员讲述先辈们的英勇往事。
2017年,在天津大学读书的孙子陈明希跟随《曙光》摄制组一起赴新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陈潭秋墓拍摄。临行前,陈志远特地为他写了一封家信,让他在墓前读给老爷爷。“明希,希望你能以老爷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品德情操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宏伟事业奉献青春。”信中饱含着他对孙子的期望,对青年一辈的寄语。这封家书,是对90年前陈潭秋无奈托孤的告慰,是子孙们对今日国家富强的汇报。
2021年,孙女陈润上大学后,特意去南京雨花台给曾祖母献花,还给爷爷带回几块雨花石。外孙李沛泽品学兼优,20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并在大二光荣入党。在校期间,李沛泽主动请缨做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参加建党百年大型演出,还利用暑期赴银川参加社会实践……
2009年,陈潭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21年,建党百年,陈志远感慨万分,百年辉煌庆,敬告父母知。父母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已经成真。陈志远说,他想活到一百岁,带着父母的夙愿,看看祖国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虽然已至耄耋之年,陈志远仍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亲耳聆听过父母的教诲,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始终是鼓舞我前进的动力。我没有很大成就,但对父母的遗志一直不忘,对党的忠诚永不改变。我将带领儿孙们把这份忠诚一直传承下去!”
(感谢天津市妇联、南开大学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