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过错者』成『有作为者』

2023-09-21安华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9期
关键词:犯错误公正违纪

文/安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这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调动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二十大部署要求,正确看待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精准开展容错纠错工作,让犯过错误、有过失误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抖擞精神、奋发有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干部带头干、带头闯,带头“干”和“闯”总是有风险的,出现失误和错误也是在所难免,关键是要看错误的性质和造成的影响。对那些在上级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为谋取私利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必须坚持从严要求,绝不能手下留情,当惩则惩、当罚则罚。然而,也要看到,不少干部的失误错误是在推进改革创新实践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等情况下,为推动发展出现的探索性失误和无意性过失,这些错误没有触及原则底线,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醒改正的,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当容则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执纪问责的过程中,必须精准科学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限,客观公正、区别对待、适当裁量,给出合理处理意见。

正确对待“有过错者”,良好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的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对犯错者的偏见,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犯了错,似乎身上就被贴上了揭不下来的标签,工作生活就会受到各种影响,更有甚者被“一错全否”,不管曾经多么优秀、干得多好、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只要犯了错,就会变得一无是处,人们只会盯着甚至放大他的个别错误,掩盖住他的全部优点。这种社会氛围使得犯错误的同志长期抬不起头,也往往被各种“好事”排除在外,很多时候宁可把机会给平庸无为但没过错者,也不给工作出色但有过错者。这主要是一些领导同志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犯过错的人,还有的是怕担风险、怕引火烧身,权衡利弊下,宁可保险起见,也不“铤而走险”。只有全社会形成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氛围,才能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往往犯过错误的同志能知耻而后勇,面对新的机遇,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会倍加努力、发奋图强。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到处罚不是目的,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多些包容、多些宽容,正确看待他们,客观理性对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关爱、更多帮助,一视同仁给予适当的机会,不能冷落他们,甚至“一棍子打死”,让他们伤心灰心。要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对有过错者影响期满后,在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公正对待,不能因为曾犯过错误就彻底把他们“打入冷宫”。要突出担当作为、实干实绩,对那些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踏实苦干并做出成绩的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重新使用起来。

猜你喜欢

犯错误公正违纪
迟到的公正
智珠二则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公正赔偿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广安区节后一上班 开展违纪线索“回头看”
犯错误找家长
教育部:对各类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