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分析哥特式小说的语言特点

2023-09-20张兴华赵鑫丽

新楚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目的论

张兴华 赵鑫丽

【摘要】哥特式小说,产生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展现了创造新奇的表现形式,极具时代色彩。本论文以哥特式小说《蝴蝶梦》为例,在弗米尔的目的论的指导下浅析哥特式小说的语言特点,旨为以后研究哥特式小说的语言特点提供借鉴。

【关键词】目的论;哥特式小说;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9-0060-05

哥特小说包含着强烈的胁迫感和恐惧感,许多情节设置都是未知的。小说的情节围绕绑架、失踪、悬案、谋杀和人物身份等悬案展开。哥特小说充满了胁迫和神秘感,常常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恐惧情节,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哥特式作品是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独具其神秘而复杂的文化因缘。哥特式作品大量利用了超自然的材料,并采用意识流、写实与超现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大量叙述奇事、异事,从而扩大了小说的写作范围,也充实了作品的文艺表现手法。哥特式小说的汉译本的出现,给我国的文学市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哥特式小说的翻译研究。

一、目的论

目的论的产生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突破了语言学派的对等理论,使翻译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关注。最早提出目的论的是德国翻译学教授汉斯·弗米尔。他在1984年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中提到,翻译是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都有一个目的。因此,翻译的目的首先要明确。他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和创作时,必须把目的规律放在首位。

弗米尔还提到,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不应该站在原文的内部。相反,翻译和创作应该是有目的的,在不违背原文主旨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升华。同时,他指出,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需要译者带着主观目的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然后进行翻译活动。

他还指出把翻译研究从原著核心论的禁锢中脱离开来。该理论指出,翻译研究就是原著内涵为根本的有目标的和有结论的研究活动,这一活动需要通过协商来完成,而译者也需要遵守各种规则,其中目的规定居首位。这就是说,译者决定了译者的目的。另外,译者还需要遵守“语内贯通规则”和“语际贯通规则”。

其次,弗米尔认为,在译文中的第一个重要原则就应该是“目的法则”。这就是说,因为译文的目的有所不同,所以在译文中所使用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翻译的目的就直接确定了译文的形态和手段。而关于中西译文史上的归化、变异之争,乃至将近二三百年翻译学术界所普遍探讨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问题,“目的论”则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在译文中究竟是实现了归化抑或变异,就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叶雪晴,2018)[4]。

二、哥特式小说语言特点

18世纪中后期,哥特式小说出现了。哥特的小说风格在建筑本质结构上都与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非常相似。这些小说均以沙漠、废墟、古堡为一个重要背景,以复仇、鬼神、暴力、鬼神、邪恶为主题。他们强调了情节设置的兴奋性,使整部小说更加悬疑和神秘。

哥特式小说虽然在18世纪中期以后在国外不同的文学发展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但是大多数的哥特式小说及其译文文本存有共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于哥特式小说来说,环境的设定是极其重要的。只有通过创造另一个内容与小说主题完全一致的环境,才能逐渐增加小说整个故事情节和设定内容的情感张力感和相关性,从而逐步产生一种与设定内容主题相匹配的情感幻影,然后才能对目标读者产生直接心理影响。因此,创作者们在重新设计哥特派小说里的环境时,往往是借助一些紧张的文字符号来表达当时整个故事环境里的某种气氛,比如突然恍惚,仿佛刚刚醒来,模糊地看到一些看起来不太实用的幻影,会容易让小说读者心里突然间紧张兴奋起来,并瞬间有某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陈小慰,2006)[2]。

具体可归纳如下:

(一)大量的气氛烘托

哥特式作品以其充满悬疑、惊悚的氛围而著称,给读者揭示了阴霾和压抑的世界气氛。至于這种氛围的体现,除了对主人公心态起伏的刻画,和少之又少的直接刻画以外,其余的便是大量的渲染手段的运用。

(二)意象的大量使用

在哥特式作品中,意象的运用更能反映艺术家的创意与想象力,而一个哥特式艺术作品如何获得较好的美学标准,通常会依托意象。在哥特式作品中,意象的使用不但能够衬托整个作品神秘、阴郁的氛围,而且还能够让整个作品产生更大的张力。因此作品中的哥特式意象,已经变成了某种支配人的命运的强烈生命力,已经成为作品构成中必不可少的有机部分。

(三)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

哥特式作品基本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方法。借“我”的耳朵来听,镜头是从“我”的角度来看,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它以神秘奇特的第一视角叙事风格,成功渲染出一种感伤的怀旧情结,描绘出一种阴郁、压抑、充满恐怖的氛围。

三、目的论指导下哥特式小说的翻译

《蝴蝶梦》是加拿大女性小说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甚至被视为与《简·爱》齐名。本作品描述了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侣战胜重重阻挠,共同走过风风雨雨,他们终于认清婚姻的本质——公正、诚实和勇敢付出的爱情故事。

本章以目的论为导向,以刘保山所译《蝴蝶梦》汉译本为例,从词语、句子和描写手段三方面剖析。

(一)词汇层面

凡是一个行为,都具有特定的目标。因为翻译也是一个行为,所以翻译时首先要明确译文目的。弗米尔认为,翻译创作之时,必须把翻译目的放在首位。以下将以目的论为统领,从词义选择、关联词的使用两方面分析。

1.词义选择

一词多义现象主要产生在汉英语言中,为了实现翻译目的,翻译应当在全面掌握原文基础上,遵守“语内贯通规则”和“语际贯通规则”,选用恰当词意,以增强翻译的可读度、流畅度和正确性。

例1.The private road was just a narrow ribbon now, its story surface covered with grass and weeds.

译文:如今车道像条狭窄的带子,石砌路面长满野草。

“now”意为“目前,现在”。通常情况下,可译为“现在”。但此处译者将其译为“如今”,翻译为较为文学性的词汇,体现其文学色彩。

例2. But the sky towards the horizon was not black at all. It was red like blood.

译文:可地平线那边的天空却一点也不黑,那儿是一片猩红,像血一样。

“red”意为是“红的,红色的”。但是译者并未直接将其译为“红色的”,而是选用“猩红”一词,简短两字,烘托渲染出了一种恐怖、血腥的氛围,带给读者极强的阅读感受。

2.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的使用可以完美体现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的逻辑性,进一步来说,译文中对于关联词的处理可体现译者翻译目的。译者对于关联词的翻译处理为译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例1.The grass sloped down towards the sea, which was sheet of sliver lying calm under the moon ,like a lake undisturbed by wind or storm.

译文:草地斜伸,直达海边,月光下一片银色的海水,寂然无波,犹如风平浪静时的湖面。

像这类句子一般比较长,句式较为复杂,其中大量联系词衔接着各种联系从句的较长句子,在这里,译者把这些分句根据逻辑拆分开来,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同时省去了联系词,使其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让它在汉语中显得更加自然,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例2.No one would lie always in its hollow, guarded by the woods ,safe and secret ,while the sea broke and ran and came again over the white stones of the little bay below.

译文:谁也不会损害曼德利,它将永远卧在林木环绕的山谷里,安全而神秘;海浪翻腾,去而复回,冲击着下面的小海湾里的白色岩石。

在英语作品中,有很多带有“and”的词语,这是修辞手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通常用于表达有意的连接和有意的语气。但是,如果直接翻译在中文文本中会觉得很荒诞可笑,那么译者就会取消相关词的翻译,采用省译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把四个词组连接起来,有逻辑关系,流畅,自然,有一种音乐感。

(二)句法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能创造性地充分发挥主体能力,通过重构原句子,并根据译文目的,使翻译过程脱离原著话语结构约束,从而充分发挥翻译的语言优势,以期实现其翻译目的。

1.意译

哥特式小说需要大量的文学手法渲染烘托其恐怖怪异的氛围,需要使用大量的文学性语言词汇,达到将读者带入其中,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在译文中大量使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就达到了译者的翻译目的(高哈尔·吾斯汗,2020)[5]。

例1.Weeds were everywhere. But moon light can play strange tricks with the fancy, even with a dreamers fancy.

译文:到处杂草丛生。可是月光能给人们造成奇异的幻觉,甚至对梦中人也不例外。

原文中,作者对月光有一些拟人化成分,不过由于“fancy”直译的话较为生硬,根据目的论,为符合语义贯通,所以作者恰到好處地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语气。调整语序,并且把介词意思完美地意译了出来。

例2.The grass sloped down towards the sea, which was sheet of sliver lying calm under the moon, like a lake undisturbed by wind or storm.

译文:草地斜伸,直达海边,月光下一片银色的海水,寂然无波,犹如风平浪静时的湖面。

译者采取意译的手法,使用比较诗意化的语言。该句看似简短,实则是作者采取环境描写的手法,烘托氛围。并且,原文逻辑紧密,译者按照其内在逻辑将其拆分,诗化语言,使其看起来比较自然,符合行文规范与目的。

2.省译

翻译中省译的使用,使得译文简洁明了,自然流畅地表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适当的省译是许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最常常使用的翻译方法,多样的文化背景使得语言表达不同,各式各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蝴蝶梦》的汉译本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省译(汪兰,2013)[3]。

例1.Last night I dreamed that I went to Manderley again. It seemed to that I was going in by the iron entrance gates.

译文:昨天夜里,我梦见又回到了曼德利。我仿佛是从那扇大铁门进去的。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省译重复出现的代词,换之由某个主语掌控全句。“It seemed to that”译者翻译为“我仿佛……”,其中省略了“it”这个形式主语。用词斟酌,流畅地表达了原文的基调和笔锋,使得读者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熟悉感。

例2.I looked out,and I saw below me the smooth grass lawns stretching to the sea.

譯文:从这儿望去,下面是平整的草地,草地往外延伸,便是大海。

在这句话中,作者采取“第一视角”的叙事手法,以“我”为镜头进行叙述,并且“我”也是动作的唯一执行者。不难看出,“我”出现多次,如果逢“我”便译,便显得译文冗杂累赘。所以,译者遵循目的论原则,将“我”省译,使得行文流畅连贯,并且使得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三)描写手法层面

为了让语言表达形成美感效应,如何在译文中巧妙地处理好修辞手法被认为是翻译的重点。其中该汉译本中具有大量的描写手法。以下,主要将从拟人和比喻两方面进行分析。

1.拟人

拟人手法运用可使得文章活起来。译者大量使用拟人修辞手段,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幅恐怖景象,让人身临其境,符合哥特式小说的行文和语言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例1.I looked again upon an empty shell,with no whisper of the past about it.

译文:奇异的感觉过去了,我又看到一座空壳,它对往事缄默不语。

译者巧妙地处理了很难在中文中直接翻译的词“with”,同时也使得译文具有了美感。

例2. The symphonic BP structure was so good that BPB feels like a movement during which the cellos and double basses take a rest.

译文:交响乐般的霓彩伊甸结构如此美好,以至于在它面前,蓝色霓彩伊甸就像缺少了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的那段乐章。

译者在译文中保留了一种具象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具体地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符合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对作者思想和文本内心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同时也增加了目标读者的兴趣,增加了目标文本的可读性。

2.比喻

在英汉语言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强烈思想的感情、增加语言感染力,恰如其分的比喻翻译可使译后的文本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比喻的修辞手法还可用于环境描写中,烘托氛围,渲染气氛,对环境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笔锋与语言基调(陈冰玲,2009)[1]。

例1.Then a cloud came over the moon, like a dark hand before a face.The strange feeling went.

译文:随后,一朵乌云盖住月亮,好像一只黑手遮住了脸庞。

译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乌云”比作“一只黑手”,营造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气氛,让人身临其境,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感受。

例2.The private road was just a narrow ribbon now, its stony surface covered with grass and weeds.

译文:如今,车道像条狭窄的带子,石砌路面长满野草。

该句位于全书第一段,全书伊始就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周围环境进行描写,气氛就已经开始烘托,而译者对其进行的翻译也比较简单。短短一句,画面就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译者的用词经过斟酌,虽然并未采用过多华丽词汇,但却也非常自由顺畅地融合在了一起,很流畅地表现了原文的话语基调与笔锋。

四、结语

哥特式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极具文学色彩。其中充斥了大量场景刻画和环境描写,并突出了恐怖气氛,给人一种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译者在进行文章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照翻译目的论的原则,并且在结合原著文本内容的同时,发挥作者译文的主观能动性,以贯彻“语内贯通原则”和“语际贯通原则”。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哥特式小说的翻译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冰玲.论《蝴蝶梦》中的哥特式意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

[2]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汪兰.从小说《蝴蝶梦》看文学文体的翻译[J].时代教育,2013(07):112-114.

[4]叶雪晴.从目的论视角浅谈《蝴蝶梦》中环境描写的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2):56-57.

[5]高哈尔·吾斯汗.意象视角下达芙妮·杜穆里埃小说的两性观研究[D].伊宁:伊犁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张兴华,山东青岛人,教授,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赵鑫丽,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