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动词“目测”的多角度考察

2023-09-20李涵

新楚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隐喻

【摘要】“目测”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依靠肉眼观察的新用法,本文探讨了“目测”的两个义项“目测1”和“目测2”。在语义上,表示推测义的“目测2”是由表示观测义的“目测1”引申而来的,其机制是“以身喻心”的隐喻。在句法上,“目测1”可以后接体词性宾语和宾语从句;“目测2”可以后接陈述形式宾语从句。在表达传信功能时,“目测1”是感官型传信语,“目测2”是信念型传信语。

【关键词】目测;动词;隐喻;传信范畴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9-0085-05

一、引言

“目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释义为“不用仪器仅用肉眼测量”。但我们考察语料发现,有些情况下,“目测”的内容并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出来。如:

(1)章狂哼了哼,他目测(*推测)纪芷丞最多只有一五八公分,又瘦又小,又苍白又柔弱。章狂对女孩子的身高可是要求很严格的。是他的话嘛,就不会选那么矮的女生,起码要一六八以上的女生才可以配得上自己挺拔的傲人身材。

(2)延安路沿線开始布置花和修剪草坪了,目测(推测)有大人物要来了。

例(1)中“目测纪芷丞最多只有一五八公分”指用肉眼测量纪芷丞的身高不超过一五八公分。“目测”的内容“纪芷丞最多只有一五八公分”为肉眼实际看到的内容。但是在例(2)中“目测有大人物要来了”表示根据看到延安路沿线开始布置鲜花和修剪草坪之后对未知事件的不确定推测,“有大人物要来了”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内容。这里的“目测”也不再是释义中的“肉眼测量”。为进一步看出两种情况之间的差别,我们把“目测”换成“推测”,则例(1)换后句子不合理,例(2)换后句子依然成立。

由此可以看出,“目测”可以区分出两个不同义项,我们将经肉眼测量的“目测”称为“目测1”,将不靠肉眼测量的“目测”称为“目测2”。对于“目测”这一新用法,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多。韦司乐(2015)提到在网络语言中,“目测”从视觉动词泛化成了认知动词,表示估计和猜测,也呈现出揣测类语气副词的特点,但是并未具体考察“目测”在句法、语义等方面的特征。那么,“目测”为什么会出现不靠肉眼观察的推测义?“目测1”和“目测2”在语义、句法等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分析动词“目测”的特点,以及“目测2”的生成机制。

二、“目测”的语义特点

(一)“目测”的语义类型

“目测”根据是否依靠视觉观察,在语义上可分为“观测义”和“推测义”,其中,“目测1”表示观测义,“目测2”表示推测义。

1.观测义

表观测义的“目测1”指依靠视觉系统对事物进行观察,在分析时,我们引入“行、知、言”三域的概念,沈家煊(2003)指出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三个不同的概念域,即行域、知域、言域。“行”指行为、行状,“知”指知识、认识,“言”指言语、言说。我们发现,表示观测义的“目测1”可以分为“行域”和“知域”两种情况:

(3)她不像以前一样总是朝上看注视着四周,反而盯着地面,小心地跨过地上的藤蔓,紧扰着她的短裙不被路上的枝叶勾到。他转身望向前方,目测小径的倾斜度。在刚才的几分钟内他们开始爬坡。

(4)改造后通过烟气送电,从烟囱的排放情况看,效果相当明显,仅有微微清气,停止送电则烟尘滚滚,目测效果很好。

例(3)中“目测小径的倾斜度”只表示一种观察的动作行为,属于“行域”。例(4)中“目测”的内容“效果很好”是对“烟囱的排放情况”的评价,是通过肉眼观察到的外界事物的特征,属于“知域”。“知域”的“目测1”多了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有心理认知的成分。

2.推测义

“目测2”的结果不是通过肉眼观察到的事物的表象特征,而是对未知的事件的猜测:

(5)站方说要自查,我估计也没办法查出什么,我目测那个人极大概率早就离职了。

(6)现阶段没什么大目标了,这种无力感啊。目测接下来两个月工作会很充实……值得高兴的是再上两天班又可以回家啦。

例(5)(6)中“目测”的内容“那个人极大概率早就离职了”“接下来两个月工作会很充实”并不是对客观事物表象特征的评价,无法通过肉眼来观察到,而是对“没办法查出来的原因”“接下来两个月的工作状态”的认知,“目测2”属于“知域”。

(二)“目测”的语义引申机制

在查找语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CCL和BCC语料库中的“目测”的语料大部分是表示观测义的“目测1”,推测义的“目测2”较少。而在微博等网络语料中,可搜索到大量的表示推测义的“目测2”。网络社交媒体的受众大部分为年轻人群体,是最先使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群体,能够及时反映语言变化情况。

我们在之前提到,“目测”在词典中解释为“不用仪器仅用肉眼测量”,表示观测义是“目测”的基本用法。由此可以看出,“目测”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语义引申,表示推测义的“目测2”是从表示观测义的“目测1”发展而来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依靠肉眼观察的推测义的“目测2”?我们认为,是“目测1”在长期使用中,隐喻发生了映射。

隐喻(Metaphor)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Lakoff&Johnson,1980)。眼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一般都是从具体到抽象,进而由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映射到心理的抽象感知,即“以身喻心(Mind-as-Body Metaphor)”(Sweetser,1990)。Sweetser提到,我们的心理词汇和身体词汇之间存在一些联系,或许都来自身体的感知,但其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视觉动词是感知动词的来源之一,视觉动词通常发展为抽象的心理活动。Sweetser还指出感知隐喻的结构如图1。

图1 Sweetser感知隐喻的结构

如图1所示,身体是表示视觉和心理的词汇的源域,我们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通过身体领域的词语来描述,也可以通过视觉领域的词语来描述。对于“目测”来说,“目测1”所在的视觉域为来源域,通过隐喻映射到“目测2”所在的心智域(目的域)。观测义的“目测1”是通过视觉系统对事物进行观察,反映直观、具体的感受,进而映射到推测义的“目测2”来表示抽象的心理认知。

本节我们考察了“目测”的两种语义“观测义(目测1)”和“推测义(目测2)”,并探讨了“目测”的语义引申机制,那么“目测1”和“目测2”在句法和传信功能上有怎样的特点?

三、“目测”的句法特点

动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带宾语,我们发现,“目测”可以后接体词性宾语,还可以后接宾语从句。

(一)“目测”带体词性宾语

(7)平坦的机坪上没有停放飞机,机场完全暴露,目标很大。李大波几乎是贪婪地观察着,默记着方位,目测机场的尺寸。

(8)跟到他这样的主子,赤影早承认自己难以安然度日。目测离光门总部入口的距离,赤影便将高档的车速转缓,时机拿捏得一秒不差;正前方一道壮观的大门,向两旁退开,仅余单辆车身宽的距离,车身敏捷地滑入门后。

例(7)(8)中“目测”的内容为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是“目测1”;例(7)中“目测”的宾语是“机场的尺寸”,例(8)中“目测”的宾语是“离光门总部入口的距离”,这些都是偏正型名词短语,我们检索语料发现,“目测”的体词性宾语多为表示事物的偏正型名词短语,体词性宾语为名词、人称代词的情况较少。这是因为,“目测”的对象为确定可指的事物,而偏正型名词短语有定语修饰限制名词,因此其相比于名词确定性更强,是体词性宾语的常见形式。

(二)“目测”带宾语从句

“目测”还可以后接宾语从句,构成从句宾语句。从句宾语句是两个小句整合而成的单句,整合后其中的一个小句成为另一个小句的宾语,这个小句就是宾语从句,从句宾语句的结构形式是N1+V1+N2+V2(邓扬,2007)。“目测”既可以后接陈述形式宾语从句,也可以后接疑问形式宾语从句。

1.后接陈述形式宾语从句

(9)昨天晚上和老妈溜溜,一对老夫妻带着一只小狗,我目测有点像金毛和土狗的串。

(10)在东新三路假日酒店路口安装了红绿灯,但行人的通行时间太短,横过列东街的行人,基本要小跑才能赶在红灯之前顺利通行。记者目测列东街宽十一二米,而绿灯时间只有10来秒。

(11)这个月出了个海南金钻凤梨,反响不错,我目测有成爆款的可能,结果供货商的果子不够,发货发不出来。

(12)在开播之前我目测他是一匹黑马,果然是没有让我们大家失望,而且主演白敬亭和宋轶表现的也很不错。

“目测1”和“目测2”都可以后接陈述形式宾语从句。例(9)(10)中的“目测”为“目测1”;例(11)(12)中的“目测”为“目测2”。例(9)(11)中“目测”后接的宾语从句中主语出现了省略,可以从上下文中补充出来,如例(9)中賓语从句中的主语为“小狗”,补充后句子为“目测小狗有点像金毛和土狗的串”;例(11)中宾语从句中的主语为“金钻凤梨”,补充后句子为“目测金钻凤梨有成爆款的可能”。

2.后接疑问形式宾语从句

(13)将20ml胶粘剂倒入100ml的玻璃杯中,静止5min后,观察其颜色透明度,再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挑起一部分胶粘剂,高于杯口20cm,观察胶下流是否均匀,目测有无粒子,色调是否均匀。

(14)用一柔性擦头裹四层医用纱布,吸饱溶剂后立即在试样涂层表面同一地方以1000g±100g的力来回擦洗100次,目测擦洗处是否有显露内层现象。

例(13)(14)中的“目测”为“目测1”,我们在语料中没有发现“目测2”带疑问形式宾语从句的情况。例(13)中“目测”后接的宾语从句中主语也出现了省略,主语为“胶粘剂”,补充后句子为“目测胶粘剂有无粒子”。

综上所述,“目测1”可以后接体词性宾语和宾语从句;“目测2”可以后接陈述形式宾语从句。这正与我们前面提到的“目测1”和“目测2”的语义有关。表示观测义的“目测1”既可以只表示对事物的观测这一动作,即“行域”,也可以表示对事物的表象特征的认知,即“知域”;而“目测2”表示对未知事件的判断,总是包括对事物的认知结果,即“知域”。

四、“目测”的传信功能

传信范畴(Evidentiality)分为狭义的传信范畴和广义的传信范畴,狭义的传信范畴看重信息来源和说话人客观真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广义的传信范畴兼顾说话者的态度(张伯江,1997)。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目测”都具有传信功能,其传信功能是有条件的,陈颖(2009)指出,传信功能体现的是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的评估,所以动词联系的应该是一个事件而不是事物。从我们上面提到的“行、知、言”三域的角度,表示传信功能的是“知域”的“目测”。陈颖(2009)根据信息的获取渠道将传信语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直接型包括感官型、言语型传信语;间接型包括文化传统型、传闻型、归纳型、演绎型、信念型和假设型传信语。当“目测”在表达传信功能时,“目测1”是感官型传信语,“目测2”是信念型传信语。

(一)感官型传信语

感官型传信语表明信息来源于亲身的经历与体验,通常是与感官相关的动词。“目测1”是依靠视觉系统对事物进行认知,是感官型传信语。

(15)料场为走向南北转东西向的狭长山体,下游坡为高达70m的陡壁,基岩全裸露,地表覆盖层较普遍,但厚度不大,<1m为主。地面为强~弱风化,节理较发育。料场较单一,为玻屑熔结凝灰岩,目测石质良好,有效率>70%。

(16)晨雾渐渐散去,能见度迅速增大,从东南方江面上,终于出现了一艘军舰的轮廓,是从下游驶往上游的。兵舰呈银灰色,目测距离为1300米,舰身长约100米,舰型为驱逐舰,舷旁漆有“F-116”字样。

例(15)(16)中的信息“石质良好,有效率>70%”“距离为1300米,舰身长约100米,舰型为驱逐舰,舷旁漆有“F-116”字样”为说话人直接观察到的内容,信息获取方式为说话人的视觉。

(二)信念型传信语

信念型传信语表明的是说话人的观点,“信念”是指个人的想法、观点等(陈颖,2009)。当“目测2”表示不依靠视觉系统的认知时,是信念型传信语:

(17)刚老爸把我新买的胃药拿走了,一整盒都给钟叔带去,还说钟叔顶着胃疼和他喝酒,说他媳妇气的他胃生疼,我心想,天天你们连着喝咋不说酒伤胃呢?我目测他媳妇胃也好不了,早晚也得气得胃疼了。

(18)不良人新出的人物侯卿有点帅,声音好听,目测要和蚩梦有感情线。

例(17)(18)中的信息“他媳妇胃也好不了”“要和蚩梦有感情线”并不是说话人依靠肉眼观察到的内容,而是表示一种主观推测。此时,信息的获取方式是说话人自身的信念,是信念型传信语。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目测”的两个义项“目测1”和“目测2”。“目测”在词典中的释义为“不用仪器仅用肉眼测量”(目测1),但是在使用中,“目测”出现了不依靠肉眼观察的推测义(目测2)。在语义上,表示推测义的“目测2”是由表示观测义的“目测1”引申而来的,其机制是“以身喻心”的隐喻,是视觉域向心智域的投射。在句法上,“目测1”可以后接体词性宾语和宾语从句;“目测2”可以后接陈述形式宾语从句。从“行、知、言”三域来看,“目测1”既可以表示“行域”,也可以表示“知域”;“目测2”表示“知域”。“目测1”和“目测2”在表达传信功能时,“目测1”是感官型传信语,“目测2”是信念型传信语。

注释:

①本文的语料大部分来源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还有部分语料来源于新浪微博等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陈颖.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邓扬.现代汉语宾语从句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3]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195-204.

[4]王雪.现代汉语推断义传信动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5]韦司乐.网络流行新兴副词考察[D].南京:南京大学,2015.

[6]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7]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2):15-19.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9]朱坤林.现代汉语“猜测”类动词的多角度分析[D].吉林:延边大学,2006.

[10]Lakoff G,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1]Sweetser Ev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作者簡介:

李涵(1998-),女,天津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隐喻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隐喻探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一滴水里的隐喻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