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骑兵大对决:1920年卡莫罗之战

2023-09-20龚建伟

军事文摘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冲锋骑兵高地

龚建伟

在人类数千年的军事历史当中,骑兵在战争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虽说参战各方都仍有一些骑兵部队,但随着机械化战争的登场,此时的骑兵大多仅仅是“骑马步兵”,骑兵在战争中再也无法找寻往日的辉煌,开始渐渐从历史舞台上黯然退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20年8月31日在欧洲发生于苏联红军第1骑兵军与波兰第1骑兵师之间的卡莫罗战役,以战斗时间之短、伤亡人数之多、战斗空前之惨烈,堪称20世纪最大规模的一场骑兵大战而载入史册。之后再没有发生过像样的骑兵对决,即使是二战中发生于1939年9月23日的著名的克拉斯诺布罗德战役,敌对双方伤亡人数也均不及三位数。

战斗序曲:扎德沃兹的顽石与扎莫希奇的阻滞

自1920年4月波苏战争全面爆发以来,红军第1骑兵军参加了多场战役,战场也逐渐从苏维埃乌克兰转移到了波兰境内。红军第1骑兵军的指挥官布琼尼希望在8月底之前攻克利沃夫,却在8月17日被300余名波军挡在了一座名为扎德沃兹的小镇。在一天的时间里,扎德沃兹的守军击退了红军第1骑兵军的6次进攻,自身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330名士兵有318人阵亡或者伤重自杀。惨烈的损失终究没有白费,他们为利沃夫的波兰守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也被后人誉为“波兰的温泉关”。

利沃夫的波军并没有浪费扎德沃兹守军的鲜血,他们随后同第1骑兵军激战数日,红军不但没能拿下利沃夫,反而伤亡惨重,红军第4骑兵师师长利图诺夫和《红色骑兵报》的主编佩雷尔森均在战斗中阵亡。8月20日,红军在华沙战役中失利的消息传来,负责全局指挥的红军西部战线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要求布琼尼将进攻目标由利沃夫转为北方的卢布林,以便为华沙战役战败后撤退的红军分担压力,布琼尼不得不接受了新的命令。

在布琼尼从利沃夫转攻卢布林的行军路线上有一座名为扎莫希奇的城市,该城的波兰守军得知红军来袭的消息后紧急修建了大量工事,并获得了装甲列车的支援。除此以外,波军还将19世纪被拆除大半的扎莫希奇要塞残余部分改成了临时射击点,并派人驻守在52米高的市政厅塔楼上随时观察红军动向。

波苏战争期间的波兰骑兵

很快,红军第1骑兵军来到了扎莫希奇,他们一次又一次对扎莫希奇的波兰守军发起进攻,并于8月30日成功地突破了波军的铁丝网防线。可惜的是,突破防线后的红军骑兵已经是强弩之末,城中驻守的预备队击溃了少数越过防线的红军,随后重新巩固了防线。在激战当中,红军成功地摧毁了守军所拥有的3辆装甲列车中的2辆,但时间却已不再继续容许他们继续进攻——哈勒将军所率领的波兰援军马上就要抵达,布琼尼必须在冒着被前后夹攻的风险在坚持攻城和绕过扎莫希奇继续前进之间做出抉择。

最终,布琼尼决定绕过扎莫希奇继续行军,在红军的绕行路线上有一座名为卡莫罗的小镇,这座小镇也因其后爆发于附近的大战被载入史册。

布琼尼于1935年检阅红军骑兵的照片

大战爆发:255高地的殊死争夺

早在扎莫希奇战役期间,红军第1骑兵军就屡屡遭受波兰骑兵的骚扰,波兰第1骑兵师师长尤里乌什·隆美尔(埃尔温·隆美尔的远亲)于8月29日率领部队成功地袭击了红军第1骑兵军的后方,在俘获100余名俘虏的同时缴获了7挺机枪和1门火炮。但此时的布琼尼并未意识到波兰第1骑兵师的威胁,因此他在后来仍然做出了从卡莫罗镇附近的路线绕过扎莫希奇的决定。

应该承认的是,布琼尼此时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强行攻城显然很可能导致自己的部队葬身于扎莫希奇,但仅有的两条逃生路线也都需要穿过沼泽草地和潮湿的平原。而且,不久前当地刚下过倾盆暴雨,这对部队的机动极为不利。

战斗爆发之前,隆美尔在日记中写到:“我的第1骑兵师和第13步兵师在斯坦尼斯瓦夫·哈勒将军的指挥下,将从南方进攻,第10步兵师从西边出发,第2步兵师从北面出发……如果我们同时出击,布琼尼的骑兵军团无疑会被摧毁。”

8月31日,红军第1骑兵军在卡莫罗镇附近被波军发现了动向,波兰指挥官哈勒将军要求波兰第1骑兵师第7骑兵旅立刻发动进攻,将布琼尼的红军逼入扎莫希奇附近的沼泽地,并在那里完全消灭红军第1骑兵军。对于波兰第7骑兵旅的战士来说,此战首要的任务是夺取一个能够观察红军动向的高地,他们选择了当地视野最好的255高地作为目标。

为了节约马匹的体力,波军并未在一开始就骑马作战,而是选择牵着马步行至敌军附近,然后再发动冲锋。在骑兵冲锋之前,波军首先以优势火力覆盖了位于255高地附近沃利卡·尼亚蒂卡村的红军阵地;突如其来的炮火和骑兵突击令红军张皇失措,几乎所有守军都不战而退,波军也在拿下沃利卡·尼亚蒂卡村之后一鼓作气占领了255高地。

但红军终究有着数量优势,他们随即向波军发起了反攻。很快就将立足未稳的波兰第7骑兵旅逐出了255高地,但波军还是依靠重机枪和骑兵炮在沃利卡·尼亚蒂卡村勉强维持了一道防线。此时的红军组织指挥相当混乱,在进攻沃利卡·尼亚蒂卡村受阻之后,便选择了慌乱撤退,撤退中竟连布琼尼的私人车辆都抛给了波军。

红军虽然夺取了255高地,但由于组织指挥混乱,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趁255高地的红军立足未稳之际,波兰第7骑兵旅下辖的第8骑兵团和第9骑兵团联合对255高地发起冲锋,255高地再次被波军占领。此时的波军虽然占据着有利地势,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也使仅有900余名士兵的波兰第7骑兵旅损失惨重,而红军在人数方面却占据着明显优势。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军逐渐恢复了秩序,尤其是红军第1骑兵军第4骑兵师意识到面前的波军人数有限,便在正午12时对255高地的波军再次发起了冲锋。这使波军面临的形势开始变得异常严峻,虽然持续半个小时的战斗并未分出胜负,但波军明显处于劣势。面对人数数倍于己的红军发动的攻势,波军很快便陷入了混乱,士气锐减。在此紧要关头,又出现了波军炮兵误伤友军的问题,并且波军炮兵竟弃高地守军于不顾而擅自撤退,这使高地守军战线濒临崩溃。

根据隆美尔的回忆,“红军在反击时展现出了相当老练的战斗素养,亦懂得运用村庄里的房屋来掩护自己。在进攻中,红军成功威胁到了波兰的炮兵阵地,并且迫使波兰的炮兵从前线后撤。此时的波军士气已经濒临崩溃,有的波兰骑兵认为自己被抛弃了,炮兵的撤退便是证据”。

波兰指挥官尤里乌什·隆美尔上校

就在波军战线几近崩溃之际,援军及时赶到——波兰第1骑兵师第6骑兵旅第1骑兵团和第14骑兵团增援波兰第7骑兵旅,并接替了波军第7骑兵旅在255高地的防线。波兰援军初来士气旺盛,没有选择消极防守255高地,而是在战线经过短暂巩固之后,第1骑兵团和第14骑兵团从255高地向下,波军第12骑兵团从255高地右侧联合对红军发起了反冲锋。这使得红军攻打255高地的战斗形势急转直下,两军经过短暂交战之后,红军第4骑兵师和第11骑兵师很快开始溃逃,波军随即展开了追击,直到下午五时才停止战斗。至此,255高地被波军牢牢掌控。

命运之战:红军第6骑兵师的参战与败退

波军牢牢控制255高地却并没有意味着战斗就此结束,因为这里是红军前往卢布林的重要通道,不打通这里,就无法完成红军西部战线司令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8月31日黄昏前,红军第1骑兵军第6 骑兵师冲破波军重重阻碍终于抵达了战场,红军兵力大大增强。虽然在到达战场的途中,兵力在不断与波军交战中被消耗,但该师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士气,成为此时红军第1骑兵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布琼尼便将他们投入到了最后的进攻当中。在夏日的黄昏下,红军第6骑兵师的6个团徐徐展开,准备迎战与他们偶遇的波兰第7骑兵旅。而波兰第7骑兵旅在天刚亮的时候就投入了战斗,许多战士早已疲惫不堪,不但他们自己伤痕累累,连战马也都不同程度受伤。相比之下,虽然红军第6骑兵师也已经经历多次战斗,但状态整体上要比波军第7骑兵旅好得多。波军指挥官隆美尔经过再三权衡,最后决定将他的所有部队投入战斗,因为他知道双方胜败在此一举,决定双方命运的一战就此打响了。

骑马炮兵是波兰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图为战后波兰的骑马炮兵

波军第9骑兵团首先对红军发起了冲锋,但此次冲锋并未取得什么战果,反而被红军从翼侧攻击。因为红军并未正面迎敌,而是躲过了波军的前锋,从侧面对波军展开了攻击。波兰第8骑兵团试图紧随第9骑兵团对红军发起冲锋,但此时的战场一片混乱,波兰第9骑兵团由于遭到红军翼侧攻击而败退,血腥的夕阳和飞扬的尘土笼罩下的战场已经分不清敌我,此时贸然冲锋难免造成自相残杀,甚至落入红军的圈套。在这生死关头,幸亏波兰第8骑兵团克热祖诺维奇上尉沉着冷静,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在没有查明战场情况之前,没有下达冲锋的命令,而是下令士兵们稳妥地控制住战马的速度,以保存马的体力,且没有过早地展开战线,直到波兰第9骑兵团撤回己方战线并完成部署之后,克热祖诺维奇上尉才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展开,冲锋,万岁!”随着克热祖诺维奇命令下达,士兵的叫喊声连同战马的嘶鸣声如雷鸣般扩散开来,风驰电掣般冲向红军骑兵队伍。由于红军骑兵完全没有想到波军居然能再次发起冲锋,而很快陷入混乱,加之波军第7骑兵旅和第6骑兵旅的所有部队及时加入战斗,对红军第6骑兵师形成了围攻之势,继续战斗显然对红军极为不利,布琼尼只好下令以夜幕为掩护向东突围,在赫鲁别舒夫方向成功突破了波兰第2步兵师第4步兵团的防线。至此,红军第1骑兵军成功突破波军的围堵,战役就此结束。

此次战役的最终胜利,波军第8骑兵团骑兵上尉克热祖诺维奇可谓功不可没,如果他过早的发起冲锋,极有可能将被飞扬的尘土裹挟的败退中的波军第9骑兵团误认为是红军骑兵而展开自相残杀,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正是他沉着冷静、出色的指挥能力使波军赢得了此次战役的最终胜利。正如波军指挥官隆美尔在战后称赞的那样:“最后这次冲锋是整场战斗中最精彩的冲锋之一,由无畏的骑兵上尉克热祖诺维奇指挥的第8骑兵团的冲锋,决定了整场战役的命运。”

损失惨重,卡莫罗由此载入史册

此次战役,红军第1骑兵军投入兵力超过6000人,波兰骑兵的数量只有不足2000人。而波军骑兵只损失了大约有300~500人,红军第1骑兵军损失却超过4000人。如此高的战损比令波兰全国为之大振,称此战役为“扎莫希奇奇迹”。之所以称之为“扎莫希奇奇迹”,而不称之为“卡莫罗奇迹”,也可能是因为扎莫希奇比较有名,而卡莫罗仅是扎莫希奇旁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罢了。但卡莫罗才是更准确的战役发生地,后世将此战役称之为“卡莫罗战役”。

猜你喜欢

冲锋骑兵高地
骑兵政委 邓永耀
燕晗高地
高地
骑兵之败
冲锋在第一线 战斗在最前沿
脱贫攻坚,国企如何“冲锋”——基于陕西地电的实践与思考
蒙古骑兵,所向无敌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冲锋,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