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五度”教研策略研究

2023-09-20宁焱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策略

宁焱

摘 要 2022年版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践行新课标,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优化教研策略,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主体,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从目标适度、学习深度、事例广度、素养高度、评价尺度等五个角度着手,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五度”教研 策略

作者简介:宁 焱(1974—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市皇姑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7-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构建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建构“目标能适度、学习有深度、事例有广度、素养有高度、评价有尺度”(以下简称“五度”)的教师研修策略,对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五度”研修策略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使每名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五度”教师研修内涵

“五度”研修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按照新课标要求,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探究教师教研策略为研究核心,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智慧,促进专业成长。具体内容为:

目标能适度。教师要研读课标,围绕核心素养、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情,制定学习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

学习有深度。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提升认识。

事例有广度。教师要甄选学生身边事例,社会热点、焦点,为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更接地气。

素养有高度。通过教研、教学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1]。

评价有尺度。教师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根据不同学校、学段、学情、课程内容,“五度”教研策略落实于备课、上课、课后等不同环节,在实践中不断细化、优化。

二、“五度”教师研修价值

(一)时代的要求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标志的课程改革在我国中小学全面深化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教师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领会新课改精神,探索指向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从多个角度优化、完善教研策略。

(二)学生的特点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学生总体上思维活跃,探究问题的热情较高,但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知有偏差,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欠缺、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思路和视野不开阔等现象。

(三)教师的现状

从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专业教师不足,有些教师为非专业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业素养底蕴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呈现老中青三代不均衡的特点,有些老教师虽然是专业教师,但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虽然教材更新,但教师教学理念不换,教学方法不改;有的年轻教师缺乏经验,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脱节;还有教师重实践、轻总结,不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缺乏对先进理念的学习和研究,进而影响了专业成长的速度和高度[2]。

三、“五度”教师研修实施策略

(一)规范教研活动,保障“目标适度”

为了解决课标有效落实到课堂的问题,要坚持标准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探索出区级联片、校级三学段联动的深度教研模式。例如除按传统备课模式(即统一进度,分享成果)进行每月、每周的常规统一备课外,基地学校要带动周边学校进一步开展片区的联合教研活动;每所学校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牵头,三个学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统一备课,实现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的衔接和共享,逐级分层解决教学问题。

根据新授课或复习课的特点,教师备课要做到“十备”。即:备课标、备目标(单元—课题)、备教材、备学情、备教学框架、备作业设计、备课程资源的选取、备教学流程、备教法、备生活(生活逻辑引导教材逻辑)。例如,备课标,教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备目标,就是教师针对具体学情,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理整合,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案、学案和主题活动。教师可以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学科素养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模拟法庭、新闻播报比赛等。通过组织活动,促进教研组的个人和团队共同成长。

(二)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学习深度”

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要“以学定教”,基于学生思维深度的层次,结合地域特色、重要节日、纪念日,探索“议题式”“项目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设计活动主题,开展参观学习、劳动教育等研学活动。例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光明中学开展“走进辽宁中医药大学,品读中医文化”系列研学活动,听教授讲述“杏林春暖”“悬壶济世”“橘井泉香”等典故,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内涵,学习中医美德,增强文化自信。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实验校(原沈阳市第九十七中学)结合很多学生家長在沈飞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沈飞博览园参观学习活动,与家长共同回顾沈飞的故事。这些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在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和评价反思等环节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社会情感技能[3]。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多学习、多尝试、多交流、多总结。例如,通过关注公众号,参加高中、大学的特色活动,听公开课,沙龙研讨等形式,研究课例,借鉴不同学段的“议题式”“项目式”“体验式”等教学经验,丰富初中教材学段的教学设计,进行同课异构,强化问题导向。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听评课、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学能力,增长教学智慧。

(三)丰富课程资源,拓宽“事例广度”

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到,要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进行讲解,将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将课程中理论的深度和社会实践的厚度结合起来,既用真理的力量吸引学生,也用火热的实践、伟大的成就、生动的细节、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赢得学生,引导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五大主题。围绕五个主题,有具体的内容要求,这也是教师备课、教学、复习、备考中关注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注重对理论内容本身进行多维阐释与深度挖掘。例如,梳理了教材的知识主线后,可以选择对应的时事热点进行举例论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我们可以选取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等时事,这些时事的补充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充实。

教师要不断改进完善新闻时事的应用方法,分类汇总,形成模块体系。不断推进对新闻时事的深层理解,多角度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热情,在关心国家新闻时事的同时,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新闻播报活动。例如,七年级学生主要是读新闻,老师帮助选择国内外焦点、热点新闻以及重大时事;八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自主选择时事,读评结合;九年级学生可以采用自主选择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整理新闻专题,侧重从不同角度分析时事。

为了丰富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群策群力,注意积累和共享鲜活的素材,挖掘本地历史、人物风貌,并将这些素材与其他各类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资源信息库,为教学服务,还要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强化“德治+法治+……”的综合育人功能。

(四)夯实研训结合,增进“素养高度”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大思政课堂观念,站在更高的角度,开阔视野,审时度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以及人格要正。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培训、党校学习等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在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承担公开教学课任务。青年教师上好规范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老教师上好风采课,名优教师上好送教课。

教师要利用多元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本培训制度,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或名师讲坛活动,参与示范教学活动或聆听专题讲座,在活动中学习、借鉴,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素质。课题研究要与教师实践紧密相连,以研促教,提升理论高度,增强专业素养,形成教学风格。

(五)围绕核心素养,把握“评价尺度”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师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4]。

1.课堂评价——多元评价,提升品质。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细则。包括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听课、评课、观课、议课),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堂问题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机制、课堂把控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做出评价;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回答问题的思维能力演进与提升、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得到熏陶等方面对学生的学做出相应评价。例如课堂观察法:通过实践研究,观察“新闻时事与课堂结合”下老师的上课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反馈等等,不断寻找教学评价无限接近核心素养的近距点。为了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生活实践,优化作业设计,针对学情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特别是课后延展式作业,以任务驱动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达成学习目标。

2.学业水平考试——课题探究,落实素养。学业评价反馈是落实“五度”策略的关键环节。教师要依据学业标准,关注学科能力进阶。辽宁省从2024年开始实行新的中考模式,在新中考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以评价作为撬动课堂教学改进的關键点,注重对命题方向和技术的研究和学习。例如,重视试卷分析和讲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中考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对试卷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摄取它所提供的学生素质及其规律的信息。强化指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事、做人的教育教学思路转变。

“五度”教研策略不断深化、细化、优化,可以服务更多的教师,取得更多的成果。崔允漷教授曾提出,教育目的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见的风景”,教学目标是“走得到的景点”。那么“五度”教研策略就是走向核心素养的探索之路,从每一堂课走向单元、学段、思政一体化等更大的视野范畴,从每次教研活动中检验成果,收获反思,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把教研教学的每一步走出质量、走出进阶。

[参 考 文 献]

[1]袁超.新课标下“成美品德”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J].教育家,2023(1):29.

[2]唐建荣,蒋海燕.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应做好“五个衔接”[J].青少年法治教育,2022(10):25.

[3]陈为,赵秀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情境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7):20.

[4]任长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实践路径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6):12-15.

(责任编辑:杨红波)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策略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