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茄子砧木新品种保茄砧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3-09-20李志杨杨丽娟杨槟瑜杨和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保山市亲和力区域试验

李志杨 杨丽娟 杨槟瑜 李 谦 杨和团

(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保山 678000)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发展,农户为了提高产量,追求利益最大化,长期进行蔬菜连作,并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导致蔬菜连作障碍更加严重[1-2]。 蔬菜的黄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3],严重抑制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蔬菜连作障碍问题,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加强了茄果类蔬菜嫁接砧木的选育工作, 利用砧木对土传病害具有高抗性与根系发达的优势,可显著增强植株长势、提高生理抗性,达到克服连作障碍目的[4]。 本文作者通过对地方野生苦茄资源的发掘保护利用, 选育出抗性强、耐重茬、稳产性突出的茄子砧木新品种保茄砧1 号。

1 选育过程

保茄砧1 号是以野生苦茄为材料, 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 经历4 年5 代育成的茄子砧木新品种。2017 年从腾冲市界头镇收集单株苦茄半栽培种,种植出现分离现象,经单株选择、株系比较,筛选出优异品系(原编号:KQ2020-11)。 2019 年进行嫁接比较及亲和力鉴定试验,表现出增产、抗病、亲和力高等特点。2020-2021 年进行嫁接茄子砧木品种选育多年多点试验,该品种(系)嫁接茄子表现出较强的丰产性和抗逆性,提高了茄子果实品质,遗传性状稳定,符合育种目标要求,定名为‘保茄砧1 号’。 该品种于2022 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滇鉴(茄子)2022117 号]。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全生育期160 d 左右,株高110~120 cm;茎秆绿色,分枝部位中等,长势、分枝力较强;叶绿色,卵圆形;花白色,总状花序;始花节位第10~12 节,果实扁圆形,纵径2.5~3.5 cm,横径5.0~6.0 cm,有4~6 条深棱沟;青果果皮绿色,老熟果果皮橘红色;单果重50~70 g,种子多,千粒重3.1~3.3 g;果肉淡黄色、质软、汁多、味苦,果实可生食。

2.2 品质检测

经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检测中心品质测定, 保茄砧1 号果实维生素C 含量为174.50 mg/kg,总黄酮含量为0.85%,粗多糖含量为0.125%,水分含量为89.61%。 经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测定, 保茄砧1 号嫁接茄子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提高,口感优于对照CK2(表1)。

表1 保茄砧1 号嫁接茄子果实品质测定结果

2.3 抗病性鉴定

在2020-2021 年区域试验中, 保茄砧1 号表现出较强的丰产性和抗病、抗逆性,各试点黄萎病、青枯病均未发生。 2022 年保山市植保植检站田间鉴定结果表明,保茄砧1 号高抗黄萎病(HR),抗青枯病(R),中抗根结线虫(R)。

3 产量表现

3.1 嫁接亲和力

嫁接亲和力是测量砧木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嫁接亲和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植株长势、抗性、产量和品质等。 在2020-2021 年区域试验中,与托鲁巴姆(CK)比,保茄砧1 号发芽势强、出苗快,大幅缩短了育苗周期(表2)。

表2 保茄砧1 号嫁接亲和力表现

3.2 区域试验

2020-2021 年在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潞江镇和昌宁县柯街镇3 个茄子主产区进行区域试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供试砧木2 个,设对照2 个(CK1为砧木嫁接对照,CK2 为自根苗对照),共3 个处理,3 次重复。金鸡乡和柯街镇均采用大棚内单垄单行种植模式,潞江镇采用露地单垄单行种植模式,每个处理种植15 株, 株行距50 cm×110 cm, 种植密度为1 210 株/亩。 结果表明,2020-2021 年保茄砧1 号分别嫁接茄子品种好多多和峨眉春, 与对照托鲁巴姆(CK1)比,其减产水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对照自根苗(CK2)比,嫁接茄子品种好多多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嫁接茄子品种峨眉春增产达到显著水平(表3)。

表3 2020-2021 年保茄砧1 号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接穗品种的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符合当地市场商品性需求的茄子良种,如宝丽娇、甜糯烧烤茄、鄂优黑贝那等。

4.2 育苗及苗期管理

保茄砧1 号砧木幼苗期生长比接穗慢, 一般提前10~15 d 播种砧木种子。 先将成品基质预湿,然后装入50 孔穴盘,用压穴板在每个孔穴的基质表面中央按压出1 cm 深的小穴,每穴播1 粒种子,播种后覆盖1.0~1.5 cm 厚的基质, 整齐摆放入苗床架内,浇1 次透水,覆膜保湿。待80%种子出苗后撤去地膜,2~3 片真叶后逐步加强通风管理,苗期白天温度宜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15℃左右。

4.3 适时嫁接

采用劈接法嫁接,当砧木苗长至5~8 片真叶,接穗苗长至3~5 片真叶时开始嫁接。 嫁接前1~2 d,苗床浇足底水,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对苗床进行杀菌处理。 嫁接时,先用75%医用酒精对操作人员的手和嫁接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选茎粗细相近的砧木和接穗配对, 先在砧木主茎高5 cm位置用刀片横切去掉上部, 再于茎横切面中间纵切深1.0~1.2 cm 的切口, 取接穗苗保留2~3 片真叶, 横切去掉下端后削成楔形, 斜面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5]。

4.4 嫁接后管理

幼苗嫁接后整齐摆放入苗床架内,及时覆膜进行保温保湿。 嫁接后3~5 d,苗床全天遮阳,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5~7 d后撤去地膜,视天气情况每天上午10:00 至下午5:00遮光,其余时间透光;7~10 d 后逐步进行通风降温、排湿管理。 当嫁接苗生长点有1~2 片新叶长出时,撤除遮阳网进入正常管理。 嫁接苗成活后及时摘除砧木腋芽,定植前7~8 d 控水炼苗,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4.5 定植

定植前先将土壤深耕耙碎, 以1.6 m 间距开沟,每亩沟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 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和过磷酸钙各30 kg,施入底肥后平沟起垄理墒, 铺设滴灌后覆膜待栽。 采用高垄双行种植模式,株行距50 cm×60 cm,种植密度1 600~1 700 株/亩。 定植时不能埋没嫁接口,定植后浇1 次透水。 缓苗后取下嫁接夹,整个生育期间及时摘除砧木发出的腋芽。

4.6 田间管理

4.6.1 整枝管理 一般采用双干整枝, 门茄坐稳后摘除门茄以下侧枝及老叶, 用吊蔓绳或竹棍进行固枝; 其次对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剪, 每个侧枝保留1 个果和2~3 片叶后进行打顶处理,使植株整个生育期始终保持双干结果为主。 当植株长势过高不便于管理时,可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剪枝再生管理。

4.6.2 肥水管理 遵循“苗期少施,膨果期重施”的原则。 苗期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肥,可选用海藻鱼蛋白类水溶肥200~400 倍液进行冲施,促进生根壮苗。当50%以上门茄坐稳后, 每间隔10~15 d 冲施1 次大量元素水溶肥(20∶10∶30+TE),每次用量为10~ 12 kg/亩;为防止植株缺素症发生,可间隔10 d 左右叶面喷施1 次氨基酸叶面肥或中微量元素叶面肥。

4.6.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始终遵循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嫁接茄子抗性强,病虫害发生相对少,主要病害为绵疫病、灰霉病,害虫为白粉虱、蓟马、螨虫等。 绵疫病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50%腐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 白粉虱、 蓟马可用20%呋虫胺悬浮剂+10%烯啶虫胺水剂+5%虱螨脲悬浮剂2 500 倍液喷雾防治; 螨虫可用5%阿维菌素微乳剂+20%乙螨唑悬浮剂2 500 倍液喷雾防治, 每间隔5~7 d 防治1 次,连续防治2~3 次。

4.7 适时采收

以茄子果形充分,果面光泽鲜亮,果实与萼片相连部位的白色(或淡紫红色)环状带变窄或不明显为采收标准。 对达到采收标准的茄果应尽早采收,以免坠秧,影响上部果实发育。

猜你喜欢

保山市亲和力区域试验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保山市布朗族音乐习俗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