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新品种周花7 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3-09-20展世杰雷亚柯张建航邓陈威王伟杰杨亚洲马振威贾朝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花生

展世杰 雷亚柯 张建航 邓陈威 王伟杰 杨亚洲 马振威 贾朝阳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

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花生的单产、总产、种植面积、总产值都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花生已成为我国总产量最大的油料作物。 在保障我国油料作物安全和食用油供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总产量最高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从2018 年开始,河南省政府大力开展“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河南省的花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周口市是河南省花生种植大市,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立足本市、辐射全省及黄淮流域,选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的花生新品种。

周花7 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于2012 年夏季以周花5 号为母本、豫花9326 为父本,通过套龙骨瓣授粉技术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的花生新品种。 2013-2015 年进行系谱法选择,2016-2017 年进行2 年多点鉴定试验,2018-2019 年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麦套花生区域试验。 该品种于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 [登记号:GPD 花生(2021)410019]。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丰产潜力大等优势, 适宜在河南省及黄淮流域相邻省份相似类型花生种植区域春播和麦垄套种种植。

1 亲本来源

周花7 号的母本周花5 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大果型花生品种,父本豫花9326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 稳产、适应性广的大果型花生品种。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周花7 号株型直立,连续开花,花冠黄色。 叶片深绿色,中等大小,椭圆形。 荚果为普通形,荚果缢缩程度中,果嘴明显程度中,荚果表面质地中,网纹中等。籽仁为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深黄色。其植物学特性见表1。

表1 周花7 号2018-2019 年植物学特性表现

2.2 品质分析

2018-2019 年连续2 年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周花7 号进行品质测定,蛋白质含量为24.4%,粗脂肪含量为53.1%,油酸含量39%,亚油酸含量38.1%,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03(表2)。该品种含油量较高,是用作榨油用途的优质品种。

表2 周花7 号2018-2019 年品质分析

2.3 抗病性鉴定

该品种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8-2019 年连续2 年抗病性鉴定, 中抗网斑病,感叶斑病、锈病和青枯病。

3 产量表现

2018-2019 年连续2 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多点比较试验结果,周花7 号荚果产量达369.63 kg/亩,比对照豫花9326 增产4.91%; 籽仁产量达253.77 kg/亩,比对照豫花9326 增产8.33%(表3)。

表3 周花7 号2018-2019 年产量表现

4 DUS 测试与转基因检测

4.1 DUS 测试

2018-2019 年经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原阳)分中心连续2 年DUS 测试,周花7 号与近似种有显著差异,同时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4.2 转基因检测

2020 年由河南德信益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转基因检测,周花7 号样品测试结果是阴性,未检测出CaMV35S 启动子和NOS 终止子。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种子处理

选择粒大、饱满、无霉变的花生荚果。 采用机械或者人工剥壳,挑选出饱满、无病斑、无破损、皮色亮泽的大籽粒作种子,去除秕粒、坏粒、病粒[2]。 种子播种前建议拌种,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复配剂拌种,包衣种子可防治病虫害发生,保证出苗率。

5.2 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块平整、肥力较好的沙土或壤土。 前茬作物如为小麦、 油菜等应在收获后粉碎灭茬、 清运秸秆,确保田块无秸秆、杂草等杂物,做到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以利于花生充分吸收利用水分和养分,促进根系的茁壮生长和发育,达到壮苗、促花、多结果,进而提高产量。

春播花生要求温度稳定在15℃以上, 可采用露地栽培种植方式。 若达不到温度可采用地膜覆盖起垄播种,可保证土壤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加快花生苗期生长,进而增加花生种植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麦垄套种模式建议采用起垄种植, 要保证花生种植行与垄边有10 cm 以上的距离,垄距75~80 cm,垄沟宽25~30 cm,垄高12 cm,播种深度3~6 cm。 起垄种植可以有效防范极端降水天气, 利于雨水及时排出,还有利于花生下针结果。 播种可采用花生起垄播种机,相比于传统种植方式更加省时省工,可连续完成施肥、起垄、播种、喷除草剂等工作。

5.3 肥水管理

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分布情况确定具体施肥量。 在不具备测土配方施肥条件的地块,可采取以田定产、以产定肥的办法。 一般亩产超过500 kg 的高产田块,建议每亩施肥量为纯氮6 kg、磷12 kg、钾12 kg,辅以微量元素肥料,即亩施尿素12 kg、过磷酸钙70 kg 或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25 kg。 增施钙肥对增加果重、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建议亩施钙肥50 kg, 施肥种类可根据当地土壤的酸碱情况选用不同的钙肥,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 碱性土壤施用石膏。 对于播种前不能施肥的麦套花生,可以在种植前茬作物时施足基肥,其中磷酸钾为一肥两用,因此应加大施用量。 小麦收获后灭茬, 每亩追施尿素10 kg、磷酸二铵25~30 kg,促进花生幼苗早发。

播种前要确保0~10 cm 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保证底墒,底墒不足的需造墒播种。 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出现干旱要及时浇水,降水较多时及时排水,为花生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开花下针期、结荚期要保证水分充足供应。 如果在开花期出现花朵数量减少、叶片变成黑绿色、正午时叶片萎蔫,就需要及时浇水,以缓解旱情,保证花朵正常开放。 结荚期如果出现干旱将严重影响果针入土, 而结荚后期出现干旱更容易影响花生灌浆, 该期是花生整个生育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缺水干旱会造成大幅度减产。 因此需要经常进行田间观察,如果出现植株叶片萎蔫,到傍晚时才能恢复的情况,应及时浇水。

5.4 播期和密度

高水肥地块可适当晚播, 旱薄地应适当早播。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是春播覆膜花生适宜的播种时间,春播露地花生适宜的播种时间是5 月上旬,麦收前10~15 d 是麦垄套种花生适宜的播种时间。春播花生种植密度9 000~10 000 穴/亩, 每穴2 粒种子;麦垄套种模式下小麦与花生共生期建议不超过15 d,花生种植密度10 000~11 000 穴/亩,每穴2 粒种子。

5.5 及时控旺

高水肥地块要及时控旺,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花生旺长倒伏的有效手段是化学控旺。 当花生植株高度达到35 cm 或者在盛花后期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 可以起到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提高饱果率、增加结果数,防止花生旺长倒伏,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 常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有调环酸钙和烯效唑等。 调环酸钙喷施浓度约为80 mg/kg,每亩用药液30 kg(每亩用5%调环酸钙可湿性粉剂50 g 左右),叶面喷施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一般喷施1~2 次即可。烯效唑喷施浓度为50~70 mg/kg,每亩用药液40~50 kg(每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50 g 左右), 在花针期喷施烯效唑可提高单株结果数,在结荚期喷施可增加饱果率。 比久因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被国家禁止在花生生产中施用, 多效唑残留期长且会引起花生叶片早衰脱落和加重叶斑病,生产上一般用烯效唑替代多硝唑。

5.6 病虫害防治

花生整个生育期要注意白绢病、 青枯病、 叶斑病、茎腐病、网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可采用种子包衣、合理轮作、及时喷施药剂、加强栽培管理等方式进行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3]。

蛴螬是花生田最主要的虫害, 在蛴螬防治上以预防为主、辅以综合防治,可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包括秋冬季耕翻田地、合理轮作、适时灌水、合理施肥等方式,可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杀、诱杀成虫等;化学防治可在播种前和生长期喷施药剂;生物防治包括使用白僵菌、Bt 菌剂、绿僵菌、线虫、乳状菌、信息素等。 防治棉铃虫、菜青虫生产上一般用菊酯类农药, 虫害严重地块可与甲维盐混用,防治效果更佳。 防治蚜虫、红蜘蛛生产上可使用抗蚜威、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

5.7 适时收获

覆膜花生的成熟期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7~10 d,要注意结合花生地上植株、地下荚果的成熟度特别是网纹深浅及时收获,防止花生落果、发芽、老化[4]。 注意防范极端天气,关注天气预报,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花生
掏花生
花生猫便签夹
邂逅花生
多少堆花生
花生鼠与奶酪鼠(外一则)
拿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