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美佳禾616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3-09-20李方明高洪敏周旭梅宁家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郑单杂交种晚熟

李方明 高洪敏 周旭梅 宁家林 徐 娥 何 晶 仇 真

(丹东农业科学院 辽宁凤城 118109)

目前,面对国内外竞争激烈的玉米种子市场,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提高玉米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为此,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充分发挥抗病育种的研发优势, 根据东华北玉米生产区的气候特点、 生产需求及病害发生规律,加强丰产、优质、高抗、广适等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1-2],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早熟耐密型种质资源的基础上, 对本土化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自主改良和创新[3],利用国内配合力较高的旅大红骨资源,以及国外早熟、耐密、出籽率较高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改良,选育出早熟、多抗、高产、耐密植、广适、商品品质优良的玉米杂交种美佳禾616。该品种于2022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220083)。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丹456

丹456 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2008 年在海南以N5 为母本、PH6WC 为父本组配成基础材料,通过选择生长势强、 抗病性强的植株, 从2009 年开始在丹东和海南育种基地连续自交7 个世代,2012 年最终育成的稳定玉米自交系。

丹456 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7 d 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43 cm 左右, 穗位高76 cm 左右, 成株叶片数19 片。花丝红色,雄穗分枝数4~6 枝,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果穗圆锥形,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4.6 cm,穗行数14~16 行,穗轴白色,籽粒橙色,粒型为硬粒型,百粒重36.3 g,一般亩产400 kg。自交系丹456 的优点是耐密植、株型清秀、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适应性广、商品品质优。

1.2 父本丹3152

丹3152 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2010 年在海南以自选系丹3140 为母本、 自选系B1 为父本组配成基础材料,从2011 年开始在丹东和海南育种基地连续自交6 个世代,通过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植株,于2014 年最终育成的稳定自交系。

丹3152 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6 d 左右。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株型紧凑,株高246 cm 左右,穗位高112 cm 左右,成株叶片数19 片。花丝浅红色,雄穗分枝数6~8 枝,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果穗筒形,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2.2 cm,穗行数16~18 行, 穗轴浅红色, 籽粒黄色, 粒型为半马齿形,百粒重36.7 g,一般亩产400 kg。 自交系丹3152 主要优点是配合力高、抗旱、株型清秀、商品品质优、产量高。

1.3 杂交种选育

美佳禾616 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14 年冬以自育系丹456 为母本、 自育系丹3152 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 参试名称为丹3184。 该品种于2017-2018 年参加丹东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品种比较试验, 2019-2020 年参加辽宁省东裕科企联合体春玉米中晚熟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22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220083)。

2 品种特征特性

美佳禾616 在辽宁地区春播生育期128 d,与对照种郑单958 同期,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幼苗叶鞘、叶缘紫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307 cm 左右,穗位高124 cm 左右, 成株大约20 片叶, 雌穗花丝浅紫色, 花药紫色, 颖壳绿色。 果穗为筒形, 穗长大约20.8 cm, 穗行数16~18 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为半马齿形, 百粒重约35.4 g。 经鉴定,中抗大斑病、 丝黑穗病, 抗穗腐病, 高抗茎腐病,感灰斑病。 经测定, 籽粒容重762 g/L, 粗蛋白含量9.97%, 粗脂肪含量4.48%, 粗淀粉含量72.41%。该品种株型清秀、 结实饱满、 出籽率高、 品质优良、 抗倒性及抗病性强。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比较试验

美佳禾616在2017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6个点平均亩产882.5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CK)增产12.6%;在2018年品种比较试验中,6个点平均亩产887.6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11.8%。 2 年平均亩产880.05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12.2%(表1)。

表1 2017-2018 年美佳禾616 中晚熟组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3.2 区域试验

美佳禾616 在2019-2020 年参加辽宁东裕联合体春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其中,2019 年区试8 个点平均亩产776.1 kg, 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8.1%;2020 年区试7 个点平均亩产749.8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7.0%。 2 年平均亩产763.0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7.6%(表2)。

表2 2019-2020 年美佳禾616 中晚熟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3 生产试验

美佳禾616 在2020 年参加辽宁省东裕科企联合体春玉米中晚熟生产试验,7 个点平均亩产752.0 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5.8%(表2)。

4 制种技术

杂交种制种过程中为了保证亲本种性的稳定,需采用育种家的亲本进行繁育, 为了保证制种的纯度, 需严格确保繁殖田有至少300 m 以上的空间隔离距离, 时间隔离不得少于30 d。 美佳禾616 在北方春玉米区于4 月下旬或5 月上旬播种, 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平地或岗地先播母本, 5 d 以后或母本出苗后播一期父本, 10 d 以后再播二期父本。 父母本种植行比以1∶5 或1∶6 为宜。 母本种植密度为5 000~6 000 株/亩,父本种植密度为4 500~5 500 株/亩。 在定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收获后和脱粒前严格去杂去劣。 杂交种生产要及时去雄, 母本在抽雄前带1~2 片叶抽去雄穗,为了提高制种产量,母本授粉结束后必需及时砍除父本以利于通风透光。 成熟后需适时收获,在收获时避免混杂,收获后及时晾晒降水,注意防止霉变及预防冻害、虫害和鼠害。

5 栽培技术要点

美佳禾616 属于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具有米质优、抗倒伏、抗病性好、保绿性好、丰产性好等特点,春播生育期128 d,与郑单958同期, 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 800℃以上的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在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实践中,采取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水肥管理、 病虫害及时防治等科学管理方法,可提高品种产量。 美佳禾616 最适宜的播种期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 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 此外,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土壤肥力及品种的特征特性来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杂交种的单位面积产量[4]。 美佳禾616 合理的清种密度为春播4 000 株/亩、夏播4 500 株/亩,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地或岗地种植。 水肥管理方面建议在播种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 000 kg 作为基肥,播种时一次性施入玉米缓释复合肥40~50 kg/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30 kg/亩[5-7]。 在玉米杂交种的整个生长季,尽量做好病虫害提前预测,及时在病虫害发生时采取防治措施。 建议在病虫害发病区,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者药剂拌种措施来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适时中耕或药剂除草。

猜你喜欢

郑单杂交种晚熟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晚熟的记忆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晚熟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晚熟宽柄芥(酸菜)新品种渝芥1号的选育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