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点亮“小孤独”的心灵
2023-09-20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沈岭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沈岭
“小孤独”案例:
我校有一个女生,她在学校从来不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
这个女生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上,她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也不回答;从不与同学探讨遇到的难题,也不参与小组合作。在课间体育活动时,她只是默默地看别人打球、跑步,有时甚至独自回教室写作业。她在班上没有玩得要好的同学,在与同学交往时有障碍,总是沉默不语、郁郁寡欢。
在了解该女生的情况之后,我校心理教研组的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定期家访
“小孤独”女生的表现与家庭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在节假日,学校心理教研组的老师联系这个女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到女生家里和她的家人聊天,或者走访街道干部、附近的村民等了解女生的家庭情况。
女生的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生活。后来母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又有了弟弟,继父对她几乎没有亲情。由于整天忙于生计,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母亲根本无暇顾及她,对她缺少关爱,忽视了她的心理健康。
在适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我们单独约谈女生的母亲,向她说明女生自我封闭,还可能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方向发展,希望她利用工作空余多陪伴两个孩子,尤其是女生,让女生感受到自己和弟弟一样重要,母亲对她的关注和爱与对弟弟的一样多。
二、心理疏导
在学校,教师要尽量多关注像女生这样的自我封闭的学生。在学习上,多向他们提问,多给他们创造和同学们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习氛围更融洽。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温暖、关爱。
在周末的心理相约活动中,心理教研组的苏老师对女生进行了面对面的疏导。
诉说经历
苏老师引导女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经历,释放内心的压抑。她说,父母离异后,她被送到乡下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整整五年,她每天坐在门口盼望父亲和母亲的到来,母亲来看望她、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后来,外公外婆相继离世,又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她常常梦到外婆外公慈祥的笑脸。这些幼年成长的经历都是造成她内心孤独的客观因素。苏老师建议她放下过去,调整心态,可以给母亲写一封信,倾诉心声,让母亲更多地了解她、关爱她。
认识自我
苏老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女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从身体素质、心理、学习特长等方面设计不同的问题,请女生来回答,要求答案越多越好。女生认真作答,发现自己的优点,比如内心温和、智力超常、学习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等,树立自信心。同时,她也了解了自己不完善的性格。
面对性格的内向与孤独,我们要采取接纳的态度,接纳自己是有缺点的,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然后原谅自己,同时改正自己的不足,真正接纳自我。苏老师对女生的“自我评价”进行理性的分析,引导她说出孤独的主观原因,针对原因给出对策,“各个击破”,帮助女生排解孤独感,悦纳自己。
鉴于女生对音乐的热爱,之后,心理教研组的老师常常与音乐老师一起选择古典音乐的经典曲目、轻音乐、钢琴曲播放给她听,特别是她喜爱的钢琴曲《星空》《秋日私语》等,让她的心灵在音符的海洋中得到净化,燃起对生活的激情。音乐老师还让她加入民乐队,参加校艺术节的曲目排演。
同学互助
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有所不同的。苏老师请其他同学对这个女生进行评价,实事求是地写出女生的长处,正面肯定女生。接着,询问女生在收到评价后的感想。
其他同学在了解女生的家庭情况后,和老师一起给予女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主动与女生交谈,共同学习,一起玩耍,让女生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
必要时,可以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或者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康复服务。
老师有话说:
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自闭症,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主要有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等表现。
开展孤独症的早筛查、早评估和早康复干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家庭、学校有效配合,发挥联合机制作用,不同程度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效果。作为患有孤独症的同学,自己要积极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走出心理上的孤独。
愿同学们在青春年华里处处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愿我们的生活处处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