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只是想超过他
2023-09-20盛家飞
盛家飞
1
他家和我家离得很近,仅有一村之隔,从学前班到初中,我们都是同班同学。十多年来,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是别人眼中的青梅竹马。
可能是太过于熟悉的缘故,导致我认为,脑海中对他闪过任何非分之想都是犯罪。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按捺不住那份倔强和柔软。我分辨不清自己对他的态度,只知道自己时而明媚,时而忧伤,时而彷徨。
他的成绩一直比我好,而我则紧跟其后。可能女生天生就对理科无感,初二的时候,我对物理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到了初三,接触了电学知识,我更是心力憔悴,一看到那复杂的电路图,我就心生厌恶。
同样一节课,男生听完马上就懂,而我的反射弧似乎永远都比他们长,总要花多一点时间才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然,他也有不如我的地方。他的语文成绩平平,英语成绩更是差了我一大截。可他的理科成绩比我好太多了,导致我的总分每次都比他低一点。
我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吃穿都比较拮据,看着自己身上那条已经褪色的牛仔裤,以及那件穿了不知多少年的粉色外套,我总是羞怯地低着头。经过人群时,我也不自觉地加快脚步。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对我的态度始终没有变。
每周五下午放学的时候,他都会站在学校门口的空地上,倚靠在自行车旁,等我一起回家。我们并排骑行在乡间小路上,像小时候上學一样,嘻嘻哈哈,谈天说地,讨论着班里一周以来发生的各种八卦趣事。经过一片长满了不知名小花的草地时,我们会停下车,欣赏田野风景,会不约而同地采上一束小花送给彼此。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很美好……
2
考上县城一中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初三的第一次模拟考,我们考得都不太理想。成绩单贴出来的时候,我们失望地看向彼此。他考了450分,我考了432分,距离考上县城一中,我们都还差了两百多分。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拼了命地想提高成绩。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所有人都回宿舍休息,只有我们还在教室里学习。物理不懂的题目,我会问他;英语不懂的地方,他也会问我。我在努力补习着物理和数学,他也在每天背诵着英语单词。
每当我抬头望向右前方的那个座位,便能看见他穿着一件白衬衫坐在那里。我用余光瞥到他时,立马干劲十足。我暗暗告诉自己,我的总分一定要超过他,我要和他考上同一所高中。
第二次模拟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都进步了一大截,总分接近500了。他还是全班第一,我还是全班第二。可不知什么原因,周日上晚自习时,他的座位空空如也。直到第二天上课时,班主任才告诉我们,他有事请了一周的假。
这一周,我成了教室里最晚离开的人。我时常怀念之前和他并肩作战的日子,有些沮丧,也有些窃喜。我告诉自己,趁他不在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学习,争取下次模拟考总分超过他。但当第三次模拟考成绩单一贴出来,我却惊讶地发现,自己非但没能超过他,还倒退了几名。我趴在桌子上,埋头痛哭起来,身体颤抖得像一只受伤的刺猬。
我想不明白,明明我那么努力,丝毫没有偷懒,为什么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他明明旷了一周的课,为什么分数还比我高?
无尽的自卑从四面八方朝我袭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心想要超过他,可能是觉得成绩排在他前面,就能增加一点信心,就能和他走得更近一点。
一起回家的那个周五,我一路上没有说话。路过那片熟悉的草地时,他停下车,问我:“怎么了?”
我冲他发火:“为什么第一总是你?为什么我不管怎么努力都超越不了你?”
其实,让我不甘的是,为什么我不能名正言顺地和他平起平坐。如果那个时候,他能告诉我,我也不差,就能击败我所有的不自信。
可他只是笨拙地说了句:“别难过了,下次继续努力。”
3
说来也怪,又过了一段时间,忘了具体是哪一天,我开窍似的,物理成绩直线上升。在五月的一次考试中,我以2分之差第一次超过了他。当我发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时,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
看我站在那里,他微笑着朝我走来,傻乎乎地跟我说:“恭喜你呀,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超过我。”
“是的,我终于超过你一回了,我们都要继续努力呀!”我回答道。
中考结束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手机,便添加了彼此的QQ开始聊天。
我问他:“考试发挥得怎么样?”
他告诉我:“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时写错了位置,把答案改过来后,就到了收卷时间,语文和英语都考砸了,一中估计是考不上了。”
我觉得他肯定是在逗我,便告诉他:“如果你都考不上一中,那我肯定更考不上了。”
查成绩那天,网速很好,分数“嗖”地一下出现在了屏幕上,我再也无法按捺自己激动的心情——我的总分超过了一中分数线6分。
可没过多久,他却跟我说,自己离一中分数线仅差2分。
我顿时难过不已,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更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起初,我只是单纯想超过他。没想到,我们之间竟会越来越远。一想到以后我们再也不能一起上学了,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
后来,我如愿去了一中读书,他则去了与我隔城相望的二中。军训后的国庆节,我见到了他。他的脸被晒黑了一圈,但那件白衬衫依然那么洁白。
我问他:“没考上一中,你遗憾吗?”
他说:“没什么遗憾的,只是以后不能再继续跟你做同学了,有些难过。”
听到这里,我差点失态,一边努力抑制情绪,一边告诉他:“没关系,你这么优秀,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其实,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能考上一中。这种期待,甚至超过了他自己。只可惜,他永远也不会明白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