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黄金十年”是想象的幻景

2023-09-20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4期
关键词:黄金十年国民政府肥皂

有一种观点认为,从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近现代中国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十年”。然而事实上,这是想象的幻景。

民国“黄金十年”其实是经济恶化的十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操控于帝国主义国家之手。如钢铁工业,生铁产量95%以上被日本等帝國主义国家控制;石油、电力等领域也几乎为日美等国垄断。另外,国民政府缺乏经济方面的治理能力,一些措施与工业增长要求背离。

从工商业发展的角度看,“黄金十年”的“含金量”有限。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的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但外资工厂仍在整个行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如肥皂工业,英资肥皂公司一家产量就相当于中国人办的所有肥皂厂产量的一半。

“黄金十年”期间,经济整体增长速度仍旧缓慢,工业产值只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左右。国民政府对外国资金、技术的依赖程度过大。国民政府为应对战争,大量发行法币,为维持军费不断提高税负,加之官僚资本的膨胀,严重影响民族工业发展。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时期,整个国家呈现衰败景象,农业生产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1927年至1931年,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农村出现赤地千里、遍地饿殍的惨烈景象。农产品输出量锐减,农村经济萧条,副业经济萎缩。

民国“黄金十年”也是政治反动的十年、民族危机加剧的十年。期间,国内军阀势力与政客集团互相倾轧,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引起国民党内部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反对和抵制,与此同时,日本侵略步步紧逼。正如历史学家胡绳所言:“国民党在这十年中就埋下了它最后垮台的根子。”(摘自《文史博览》 魏晓锴/文)

猜你喜欢

黄金十年国民政府肥皂
生物不喜欢肥皂
肥皂的来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都市生命统计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国民政府的直接税改革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做肥皂真好玩
肥皂吊牌
山西煤业“黄金十年”的代价
英报:“黄金十年”构筑福利中国
国民政府内特大间谍集团破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