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湿地水环境整治实践探究

2023-09-19赵科喻

科技风 2023年23期

摘 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水美是关键,随着“五水共治”的持续推进,水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修复、保护。本文通过对武义县坛头湿地修复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调研,阐述湿地修复建设保护开发的必要性,探讨如何遵循“护水、筑景、传文”的空间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方共赢,以期为乡村湿地的修复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湿地水环境整治;生态休闲产业;成果优化建议

Practice of Wetland Water Environment Remedi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antou Village in Wuyi County

Zhao Keyu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Hangzhou 311121

Abstract: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The key to beautiful countryside is a high quality water environment.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 Five Water Treatment ",China's urban and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has been well restored and protecte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toration,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Tantou wetland in Wuyi Count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wetland restoration,construction,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and discusses how to follow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concept of "protecting water,building scenery and spreading culture" to achieve a threeway winwin of ecological benefits,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storation,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ural wetlands.

Keywords:wetland water environment regulation;ecological leisure industry;suggestions on outcome optimization

一、概述

我國是农业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先美,要围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着重以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村居整体风貌、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等环节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浙江省自2003年起,着手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工程,即农村环境整治龙头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的先河。到2013年浙江省从水体治理为切口,提出了“五水共治”,重拳出击整治水环境污染。在2011—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基础上,2016年浙江省公布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至2021年浙江又整合发布了2021—2025年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提出了“江南韵、乡愁味、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共同富”的未来乡村建设目标。

武义县结合县域环境,从水环境整治入手,美丽行动成效明显。以坛头村为例,其利用自身独特的湿地资源和古村落人文环境,借力水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开发乡村湿地休闲旅游,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新途径。

二、水环境整治及湿地保护的意义

农业农村水环境不仅影响农村生产的农产品品质,还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党中央及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水污染防治和水质提升工作,但农村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却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12]。

农村的水污染主要由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致,一直以来水污染治理成效不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农村水环境污染行为具有负外部性,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缺乏正向引导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农村水污染治理主体责任不清、技术落后及公众参与治理模式不优、长效治理动力机制不足等困境所致[3]。在水污染治理案例中,大家对河湖比较关心,对湿地的关注度偏少。其实湿地就像一个大漏斗,接纳了上游的污水、垃圾、杂物等,水污染的状况更为严重。

湿地是一种宝贵的生态系统,本文所述的是介于水域和陆地之间的内陆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它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局部气候、抵御旱涝灾害、平衡物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并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水乡文化。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乡村湿地面临着水体干涸水质污染、生态演替规律弱化、区域生物多样性失衡等严峻问题。修复湿地水生态调节系统、保护湿地生态面积、传承发扬湿地文化势在必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整治保护和开发利用两步走——发展湿地生态休闲旅游。

三、武义县坛头村湿地整治前的基本情况

坛头村位于武义县西北部,距县城8千米,处于武义江中下游,因恰在白鹭溪和武义江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上属于滞洪区,两水交汇河流冲击形成了千亩自然湿地。在2012年前坛头湿地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湿地整体地势低洼极易滞留,容易引发积水内涝;区域内随意挖取沙石、开挖鱼塘,导致内部环流河道淤积堰塞,水体滞留腐臭;取沙挖塘形成的水塘也带来安全隐患。

湿地干流武义江上游受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之困,支流白鹭溪受农业污染之苦,两水停滞在湿地,导致下游湿地不堪重负,水底淤泥沉积,湿地水体富营养化黑臭滞留等现象突出。

四、武义县坛头村湿地水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湿地发展缺乏规划评估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们开始向往乡村“慢生活”,其中有村有景的乡村湿地旅游迅速发展。但在乡村湿地休闲旅游红火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素,乡村湿地旅游开发规划缺少缜密的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水文条件评估,侧重商业开发利用的较多,考虑生态保护修复偏弱,这对于乡村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坛头湿地因为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客流量较大,人员密集出入给湿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湿地生态缺乏调控优化模式

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湿地的命脉在于水。在湿地的建设开发过程中,要对区域内的水文条件、水环境等水状况,结合当地村居的生产生活,进行充分论证研判,制订调控优化方案,保护湿地原生态资源。同时挖掘和培植湿地特色文化,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坛头村在实施开发过程中,水环境质量基础还不够稳固,水质易于反弹,湿地公园甚至被洪水冲淹。在后续的整治方案中,调整了多向爪型导流沟渠,利于汛期迅速排水。

(三)湿地科普宣教力度要加强

湿地是一种既和谐又脆弱的自然生態系统,需要我们保护性对待,如果我们不注重湿地生态的维系,旅游开发将对生态造成二次破坏。湿地资源开发旅游要科学规划利用,适度控制民宿农家乐的面与量,不能搞粗放性开发和经营。今后一段时期,要及时向村民普及湿地知识,并采用开设科普专栏宣传、公益讲座等措施,让广大村民自觉珍惜爱护湿地。

(四)村民的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薄弱

开发湿地休闲旅游有很多需要商讨决定的事项,往往政府和开发商主导决定,村民参与较少。因为平时缺少知识提升,再加上自身社会阅历不丰富,欠缺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限制了村民参与的机会和能力,他们的话语权就缺失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需要学习接受的东西很多:思想理念、公民素养、集体公共意识、惠农政策、农业产业发展等。

(五)乡村发展人才的缺失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在村庄发展、农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部署,再次强调当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乡村要振兴,人才最关键。但是近些年国内的三农专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做乡村振兴工作遇到最大的阻碍和困惑,是没有合适的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灌输的理念是“跳出农门”“逃离乡村”。村内外流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经济头脑,是农业生产、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们的离开使得原本就有限的农村优秀人才加速流失。

五、武义县坛头村湿地水环境整治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还需绿水相伴。借着“五水共治”及“美丽浙江”建设的目标,涌现出了以坛头村为代表的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乡村湿地生态旅游样板。

(一)标本兼治,改善水环境

坛头村结合“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精品村”等建设着手修复湿地,县、镇、村三级联动筹资。一是开展水体清淤,完成清淤量70余万立方米,清理垃圾300余吨。二是疏浚水系沟通,根据水流体系,对水体进行多向导流,恢复湿地水系循环,整治后常年水质均保持三类以上。三是改造河道驳岸,按照湿地内松树林、芦苇荡、草地等植物生长分布规律,水边采用生态原型驳岸;最大限度呈现自然原生状态,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整、类型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四是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展环境保护自治,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农村环境保护协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4]目前坛头村已建成水流清澈、白鹭蹁跹、总面积达660多亩的湿地公园。

(二)遵循自然,合理开发修整湿地

坚持“原草则草”“原林则林”的保护性修整理念,坛头湿地先根据滩涂的原始分布状态,建成了“溪滩大草坪”“松树园秘境”“坛头斗埠头”三个公园。再结合八婺大地乡土文化,挖掘出婺州窑发源地和孝道论坛两个特色文化。又引进文创产业,打造文人创作地、画家写生地。然后对湿地内50亩60余年生松树林进行除杂抚育;在近200亩的芦苇荡中铺设观景栈道;在沿江临水地带和浅水区选种净水水生植物;在自然坡体上补种枫杨、樟树、茶花、桂花等乡土物种。从空中俯瞰坛头湿地,亭台、游步道等区块划分形成一个巨大的“孝”字,园内体验活动丰富,适宜观光休闲度假。2017年,坛头村获评全国3A级景区、浙江省“美丽宜居浙江样板”双百村、浙江省休闲旅游胜地、浙江省森林之家。

(三)保护传统村落,完善基础设施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美丽乡村建设应在保护传统村落资源前提下,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已有文献多是关于美丽乡村基于部分建设后的经验启示和现状模式,对美丽乡村建设与湿地资源关注较少[5]。坛头村人文底蕴深厚,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村内保留着18000平方米、近20幢明清时期的古代血缘聚落古建筑群。坛头村开发前人们看不到老房子的开发利用价值,房屋破旧不堪,墙体歪斜倒塌。目前坛头村的婺州窑旧址、古码头旧址,以及17幢(其中明代5幢,清代12幢)明清古建筑经整体规划后重现古风原貌。古建筑的修建,连带改善了村庄的雨污分流、管网入地、交通出行等基础设施。

(四)积极招引,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要不断丰富乡村产业经济,吸引青年人才回到农村创业。坛头村以水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招引返乡创业青年,“田庐”是首个引进坛头村的文创企业,采用乡村咖啡厅+精品民宿+土味妈妈菜的乡村度假休闲模式。在这里可以野奢、可以田园、可以沙龙,实现城市年轻人的乡村梦。现在村里有婺州窑体验、草坪露营、农产品直播等文创产业。那些明清建筑经过村里集中流转,成了高端民宿,恢复了生机。而搬迁到新区的村民则做起了乡村旅游,用湿地特色食材吸引游客,用农家小院留住客人的脚步。坛头村以湿地为“剧本”,串联起沿线治水文化、生态科普、农业观光、景观湿地等风格各异的旅游休闲驿站和景观节点,构建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配套完善的湿地休闲情景体验,沉浸式向游客展示湿地的旅游观光、休闲健身、文化传承、水文科普等多种功能。坛头村实现了完美蝶变,成为金華周边及长三角地区备受青睐的诗意栖息家园,2022年喜获“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大奖。

(五)充分挖掘,打造乡村元素文化品牌

坛头村位于金华武义交界之处,兼具两地文化风俗,加之八婺大地原本文化底蕴深厚,挖掘传承特色文化是坛头村发展的重头戏。2018年村里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首届武义湿地旅游文化节,这是金华市唯一以“湿地”为主题的节庆文化活动,现场吸引3万多名游客参加。至此坛头村每年开展大禹出巡、竹排竞渡、鸬鹚抓鱼、水田斗牛、水上舞台表演等精彩活动,先后举办了湿地文化摄影展、大型湿地鸟类摄影展、水生菖蒲展、二十四节气制作的花信风、二十四节气诗联书法展、诗词朗诵会、中国孝道文化楹联展、湿地古渡文化楹联名家书法展览、婺州窑展销、善本展陈、活字印刷、古籍修复、国际养生瑜伽大会等文创活动,承办了浙江省乡村音乐节、全国童话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坛头村独具特色的“民宿+文创”产业,将湿地水文景观、自然生态和人文活动巧妙组合,植入水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的环保意识形态,成功打造了一个以水环境为主题的景区,是游客周末首选的“休闲度假胜地”。人们进入坛头湿地,既能观赏多样性生物种群,又能接受乡土文化熏陶。

(六)吸引人才,召唤新生力量的回归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回归,就是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那股“清流”。首先,政府要未雨绸缪,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通过大学生、年轻人的视角,来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农业,减少水环境污染。其次,通过大学生来创造和发现乡村之美,用文字、图片、视频等通过微博、微信、自媒体直播等年轻人的传播途径,向大家推荐乡村湿地的美景、美食、文化,推介湿地。再次,在校大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及文旅产业助力,围绕创意赋能乡村建设、资源整合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展开调研,接触社会、下沉乡村。

另外乡村要积极寻求与高校长期合作,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助力改善水体环境,推动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发挥青年学子专长优势,实现资源联享、人才联育、发展联动,让“坛头湿地”的名声更加响亮,把智慧、技术、资源与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结语

“山有梧桐栖凤至,一池春水引蝶来。”武义县坛头村,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抓住湿地优势,留住蓝天田园碧水,筑巢引凤,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美丽家园。未来坛头村将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湿地整治提升,发展美丽经济,守住绿水青山,营造更具有竞争力的生态发展软环境,让“古韵湿地”的名片更闪亮。

参考文献:

[1]苏淑仪,周玉玺,蔡威熙.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的规则型构——基于临沂“兰山模式”的实践样本[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01):8087.

[2]叶子涵,朱志平.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单赢”之困与“共赢”之法[J].农村经济,2019(08):96102.

[3]马鹏超,朱玉春.河长制推行中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936+175.

[4]王志强,宋胜帮,肖涛,等.九江市农业农村水污染的现状、防治困境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7):148155.

[5]徐志峰,刘德钦.升金湖湿地周边美丽乡村建设影响因子探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01):3135.

作者简介:赵科喻(2002— ),女,浙江武义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