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光潜翻译思想对小说翻译的技巧和作用初探

2023-09-19田继娜

今古文创 2023年34期
关键词:朱光潜技巧作用

【摘要】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家,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是我国翻译界的重要理论之一。朱光潜的翻译思想可简单概括为忠实,他的翻译思想内容丰富,将翻译与美学、哲学思想结合,促进了翻译思想的新发展。本文从朱光潜的翻译思想出发,举例分析王志耕的小说译本《幸福的结局》,进而提出翻译技巧,挖掘并总结其思想对小说翻译的作用。

【关键词】朱光潜;翻译思想;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4-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4.032

研究以朱光潜的翻译思想为理论依据,以译本《幸福的结局》为例,对其中的不恰当之处做出修改,使译文更通顺合理,利于读者理解。借此說明朱光潜翻译思想对小说翻译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阅读、实证研究法,为译者翻译活动提供借鉴和经验,促进译者对翻译的反思和对过去译本的重译,并尝试引起翻译家们对像朱光潜这样的国内翻译家思想的重视,促进本土翻译思想在国内甚至国外的发展与繁荣。

目前对朱光潜的翻译研究数量较少,只有45篇,大致分为:研究朱光潜的翻译研究活动过程,分析评价其译作、研究翻译及其他学科关系、简介其成就生平的,但是结合他人译文研究朱光潜翻译思想的只有一篇,即《从朱光潜的音律说看诗歌翻译中的音律翻译——以许渊冲的〈诗经〉翻译为例》。因此目前对朱光潜翻译理论思想的应用与研究不够全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该理论。

本文分为三章,章节结构为:第一章综述朱光潜的翻译思想,第二章从朱光潜翻译思想角度对译文《幸福的结局》进行实例分析,对其中不妥之处修改,提出相符的翻译技巧。第三章总结朱光潜翻译思想对小说翻译的作用:指导翻译活动,使翻译活动更有情感,更具美的元素。

一、朱光潜翻译思想综述

朱光潜,既是美学大师,还是翻译大家。他精通英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加上他有多年留学经历,都为他的翻译的创作和翻译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他译作丰富,主要翻译作品有《美学》《美学原理》《新科学》,著作有《谈一词多义的误译》《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译文的商榷》《谈翻译》等。

朱光潜的翻译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信”,他认为翻译最难的是“信”,就是对原文的忠实,但他把忠实扩展到了字义、思想、情感、风格、声音、节奏的同时忠实。但译者要做到这些内容的全部忠实是很难的,所以他认为“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不容易做到。但是我们必求尽量符合这个理想,在可能范围之内不应该疏忽苟且。”朱光潜对意译和直译之争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提出,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根本不该有的,忠实的翻译一定是能够尽量表达原文的意义。他赞同两者取中,强调理想的翻译是文从字顺的。

朱光潜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翻译不是容易的事,翻译甚至比创作要难。因此他对译者提出了要求。译者要想做到忠实的翻译必须首先精通外文,还要精通中文,同时要不断提高文学素养。他认为翻译最难的是字义,因为字义有六种,我们将其简单概括为:字典义、语境义、联想义、字的声音节奏、历史义和活的生命义。其次,翻译难在中西文的句法和语法的不同。

朱光潜创造性地将美学研究同翻译结合,认为翻译与美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他以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作为自己的翻译思想。他认为语言、思想、情感是同时进行的,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一种意义就只有一种说法,换个说法就变了味道。他反对堆砌多个形容词造成句子冗长。他对言和意的关系方面,认为言意合一,言不尽意,言不必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朱光潜学贯中西,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极高,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翻译思想具备了浓厚的国学底蕴,又吸收了先进的西学精华。让翻译界首次意识到翻译是一种审美再现的过程,是传播和创造美的活动。

二、关于小说的翻译技巧总结

《幸福的结局》一文是由王志耕在1999年7月发表在《俄罗斯文艺》的俄译汉的译本。此译本之后没有新的版本问世。王志耕,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主要研究俄罗斯宗教文化和文学关系,他有访学经历,精通俄语。他不仅有许多学术著作,还进行翻译工作。

原文《Счастливый конец》作者是维托卡列娃,她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在俄罗斯广受欢迎,其行文流畅,文笔细腻,着重展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揭示女性命运和社会问题。该小说就是描写女性生活困境,激励女性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真正幸福的文章。

译文是小说翻译,总的来说,翻译侧重于直译,基本做到了信,作者也精通俄语,为其翻译完成提供了优势,但强调字字对应,太过于注重形式,就不免使译文显得生硬。部分译文不符合汉语习惯。同时译文中有关于俄罗斯独特的精神文化的内容,比如东正教信仰的内容,译者未能直接点明,使普通读者疑惑不已。译文是小说,那么就避免不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但是译文过于注重直译,所以口语化色彩不浓。因此,我们要辩证看待这篇译文,既看到它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其不足,从中得到反思并且汲取翻译经验,磨炼翻译技巧,达到忠实的翻译。

以下例子较为典型,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如:

(一)多义词意义灵活选用

Мое лицо стянуло маской, и я уже не могла им управлять.

我的脸抽紧起来,像个假面似的,我已经没法支配它了。

前句中的стянуло译成抽紧不妥,它是多义词,有捆紧、连接、抽筋、拉扯下来、偷等含义,加上主语是脸,因此用“绷紧”更准确。

Дверь в мою комнату заскрипела.我房间的门响了起来。

将заскрипела译成响起来不恰当,该词是多义词,有嘎吱作响、尖声尖气地说话,吱吱地叫的意思,由于形容开门的声音,所以用“嘎吱作响”更为准确。用这层含义描述声音能够传达出文字的音乐美。

Он обиделся и сказал:他感到受了委屈,说道:

Обиделся有受委屈、生气、抱怨见怪等意思,联系上文我的母亲埋怨我的丈夫,因此这里用“生气”更为恰当。

(二)适当增减

"Босой ",— подумала я.“光着脚呢。”我想。Он всегда ходил босиком,как лесной полудикий мальчик, и я всегда ему говорила:"Ноги".他总是光着脚出来进去的,就像是个林子里的野孩子,我总是对他说:“看你的脚。”

第一句下面接着说他总是光脚,由此我們得知女主想的是“又光着脚”而不是“光着脚”,加上一个副词“又”才能突出下文的总是。而第二句把“光着脚出来进去”改为“不穿鞋”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林子里的”多余,需要删掉。把"Ноги"直译为“看你的脚”也很生硬,而译成“穿上鞋”更符合女主这一母亲的身份和口吻,来突出母亲对孩子的关心。

В девять часов начало,-так же шепотом просвистал ерная.

“九点钟开演呢。”尤拉尼亚还是那么憋着嗓子悄悄地说。

句中的憋着嗓子显得多余,需要省略,所以全句译成尤拉尼亚仍悄声说更简洁。

Это платье мне привезли год назад из Парижа,и у меня тогда появилась еще одна проблема:проблема шикарного платья.这件衣服还是一年前别人从巴黎给我带来的,那时我还担心着一个问题:这件衣服太洋气了。

全句都采取直译,读者会觉得衣服洋气是我担心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令人疑惑不解。在通读全文后可知,我担心的问题不是衣服,而是我有情人的难题。因此,译者最好是在译文中增加解释,将其译成那时我有了情人,我的生活里多了个问题更合适。这样一来,这里就不会突兀且含混不清。

(三)联系全文,对话口语

—Она спит.

—Ничего, Встанет,—сказал муж.

—Она спит,—повторил Ераня.

— “她正睡着。”

— “没关系。就要起床了。”丈夫说。

— “她正睡着,”尤拉尼亚又说了一遍。

通读全文,我们才能厘清人物关系,“我”是母亲,孩子是尤拉尼亚,文中还有丈夫等角色。所以在开头我们不知Она是谁,所以应明确指明,把它译为“妈妈”更符合生活实际,也更容易使读者理解。把Встанет直译为起床,Она спит直译为她正睡着,不符合对话情景,所以分别改成“她会起的”和“妈妈还没醒”更口语化,也更符合人物设定。

(四)符合汉语习惯

Правда, я никогда не лежала на дне колодца,но и мертвой я тоже никогда раньше не была.说实话,我从没在井底里躺过,不过我以前也从没有死过。

后半句“不过我以前也从没有死过”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我认为把它改为“不过我也没有感受过死亡”更为合适。

Оно было совершенно неприменимо  и весило в шкафу, шуршащее и сверкающее, как бесполезное напоминание о том,что человек создан для счастья.  它一直穿也没穿过,就挂在柜子里,簌簌作响,闪闪发光,就像是徒劳地提醒着:人就是为幸福而生的。

将译文中的第一句改成“我一次也没穿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由于全文是以我的视角串联,在第二句中最好加上我这一行为主体,译成“我把它挂在柜子里”。联系上文,我觉得这件衣服十分华丽,因此只挂在衣柜中,我时不时地摸它,它才会作响闪光。因此第三句译成“我每次摸到它,它就簌簌作响,闪闪发光。”从而达到句子通顺的效果。

Мальчишечку оставила,-вздохнула другая соседка.“小毛头也扔下了。”另一个邻居叹了口气说道。

将Мальчишечку译成了上海方言“小毛头”,不具有代表性,且妨碍读者的理解,因此在翻译时需要采用更具广泛性的普通话。俄语中的该词是指小表爱称,所以为了更生动地传达邻居对小孩的怜爱情绪,我们将第一句译成“丢下了这么小的孩子”更传神。

(五)增加注释

—Ее на том свете не примут. Молодая совсем. “那个世界不会接收她的。还这么年轻。”

读下文中的Когда муж вернулся из загса домой,вид у него был приторженный,будто он тоже объелся снотворным.可知,女主是吃安眠药自杀的,但在东正教教义中,自杀是罪,上帝不会原谅自杀的人。所以на том свете指的是天堂,我们可以反过来翻译,“她会下地狱的”,在该句后面可加东正教教义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

Да уж больно ты нарядный. Как барышня.你打扮得这么漂漂亮亮的,像个娇小姐似的。

将барышня翻译成“娇小姐”不妥当,由于该词是俄羅斯独特的称呼标志,需要将其作为俄罗斯文化历史知识呈现给读者,所以这里需要增加注释,该词是革命前的旧词,用“贵族小姐”更具异域风味。

(六)语法句法转换

Я подошла к Нему в длинном блестящем платье и посмотрела в Его глаза.我走到身着闪闪发光的衣服的上帝跟前,看着他的眼睛。

该句完全是误译,汉语和俄语的语法句法不同,在定语较多的情况下,需要找准定语修饰的是谁,将俄语长句译成汉语短句。所以穿着闪闪发光的衣服的不是上帝而是女主,将其译成“我穿着闪闪发光的裙子,走到上帝跟前。”才是正确的。

Земля стучала о мой гроб.大地在敲击着我的棺木。

全文以“我”的口吻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句话的情形是我处于下葬之中,而译句过于注重字字对应,忽略了现实生活的反映,因而将Земля译成大地不恰当,本句应为“泥土洒落在我的棺木上”。

Над нами, как блестки на моем платье, искрилась звездная пыль.在我们头上,就像我的礼服上的光片一样,闪烁着灿烂的繁星。

该句是在“我”见到了上帝时的环境描写。译文中含糊了喻体和本体,未调整语序,因而造成了译文的错误。所以我们将其调整为“在高空,繁星像我礼服上的光片一样闪烁着。”

(七)不完全对应词的处理

В обеденный перерыв прибежали мои подруги Аля и Эля.吃午饭的间隙,我的女友阿利亚和艾利亚来了。

将подруги简单理解为女友是不正确的,因为女主是已婚妇女,中文的女友是有恋爱关系的,而俄语原文中女主和她们是朋友关系,因此,将女友改为好朋友更为合适。

三、对翻译小说的作用

朱光潜翻译思想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理论支撑、实践指导和承上启下。

朱光潜的翻译思想是翻译的理论支撑,支持了后来的学者对翻译的研究。具体的翻译方法为翻译提供了借鉴和技巧,比如:要学习中外语并达到精通,还要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在翻译活动进行时要通读全文,准确把握全文的内容,要充分了解外语所在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还要有思想和情感的投入,关注字义和文法的转换,注重无言之美等。这些翻译技巧为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指明了道路,使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更加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输入,使翻译的文本更具美感,能够文从字顺。朱光潜的翻译思想承上启下,不仅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翻译思想,比如对信的理解就是在严复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还吸收了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后来茅盾等人的翻译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小说是作者结合现实与虚幻的产物,它离不开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因此对小说译者来说,如何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话语厘清人物关系,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心理特点就十分重要。所以,小说翻译最重要的是根据人物角色来判定其语气、语速、语境和语法使用状况,进而自然转化成符合相应人设的译文。通读全文为理清人物关系,把握小说脉络奠定基础。将思想与情感注入翻译中,使译者可分饰多种角色,进而身临其境,有所顿悟。同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思想就是言至而回味无穷的感觉,需要译者不断精益求精,时刻推敲雕琢,从而得出更好的译文。因而,朱光潜翻译思想对于小说翻译的指导、引领、雕琢作用显而易见。

总之,朱光潜翻译思想为翻译界注入了别样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翻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小说翻译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以朱光潜为代表的历代中国翻译家们的思想和实践,需要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勿埋没了前人的智慧与光辉。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世涛.朱光潜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美学的翻译研究活动[J].甘肃社会科学,2021,(06).

[3]肖翠云.朱光潜“言意合一”语言观的生成及意义[J].江淮论坛,2021,(06).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5]朱光潜.谈一词多义的误译[J].中国翻译,1980,(01).

[6]维·托卡列娃.幸福的结局[J].王志耕译.俄罗斯文艺,1999,(03).

作者简介

田继娜,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朱光潜技巧作用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