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药的用药规律比较

2023-09-19李家劼罗启明郭锦晨孙宇洁王璐洁方朝晖江爱娟申国明

中成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微血管黄芪视网膜

李家劼,罗启明,郭锦晨,孙宇洁,王璐洁,方朝晖,江爱娟,4*,申国明,4*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4.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1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具有特异性,临床上常以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发病主要部位,上述3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既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其生活质量[1]。研究显示,伴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每年直接医疗支出是无并发症患者的3.18 倍[2],故应用有效药物干预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相关治疗的重要环节。

根据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病机特点,中医分别归属为“消渴病肾病” “消渴病痹症” “消渴病目病”,三者发病根源均为消渴病,因病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多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取得了较好成果[3],积累了众多相关临床处方,关于用药规律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仅以单一病症为主,缺乏对不同类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对比。因此,本研究收集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比较中医药治疗三者的异同,以期为后续相关中药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 (CNKI)、万方(Wanfang)、维普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00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关于中药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其中糖尿病肾病以“糖尿病肾病” “消渴病肾病” 及“中医” “中药” “经验” 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病痹症” 及“中医” “中药”“经验” 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消渴病目病” 及“中医”“中药” “经验” 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经过文献和处方纳入、排除标准的筛选,最终纳入糖尿病肾病文献205 篇,医案处方524 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258篇,医案处方379 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文献118 篇,医案处方353 首,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中药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文献的筛选流程

1.2 纳入标准 ①文献所载医案中患者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文献所载医案中处方为中药内服汤剂,药物构成、剂量记录完整;③文献所载医案中处方确有疗效。

1.3 排除标准 ①综述、实验、理论探讨、重复文献;②文献所载医案中患者治疗结合中医外治法或西医药,中药疗效无法明确判断;③文献所载医案中处方重复出现。

1.4 数据录入、规范化 采用双轨录入、第三人核对形式,将医案处方用药数据录入Excel 2021 软件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中药数据库。中药名称以2020 年版《中国药典》[4]为依据,并参考《中药学》[5],如“生黄芪” “炙黄芪” 统一为“黄芪”,“淮山药” “怀山药” 统一为“山药”,“首乌藤” 统一为“夜交藤” 等;若不同炮制规格药材药性差异较大,如生地黄、熟地黄等,则分开录入。

1.5 数据分析

1.5.1 描述性分析 采用Excel 2021 软件对处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分类的统计分析,Tbtools 软件绘制性味归经热图。

1.5.2 核心处方分析 采用Cytoscape 3.7.2 软件中的Bisogenet、CytoNCA 插件,根据度中心性(DC)、介度中心性(BC)、接近中心性(CC) 等参数进行核心处方用药筛选。

1.5.3 关联规则分析 以使用频数≥平均频数的中药为高频中药,采用SPSS Modeler 18.0 软件中的Apriori 模块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包括二项关联、三项关联。

1.5.4 聚类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 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归纳常用中药组合。

2 结果

2.1 使用频数分析 524 首治疗糖尿病肾病处方共用药347 味,总使用频数7 941 次,其中排名前3 位的是黄芪、茯苓、白术;379 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共用药267 味,总使用频数5 368 次,其中排名前3 位的是黄芪、当归、鸡血藤;353 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处方共用药251 味,总使用频数4 777 次,其中排名前3 位的是生地黄、丹参、黄芪,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处方用药使用频数分布

2.2 性味归经分析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药性累计出现7 941 次,寒性、温性并用;药味累计11 583 次,以甘味为主,苦味、辛味次之;归经累计20 863 次,以肝经、脾经、肾经、肺经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药性累计出现5 368 次,以温性为主,寒性、平性次之;药味累计8 264 次,以甘味、苦味、辛味并举;归经累计13 732 次,以肝经为主,脾经、肺经次之。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药性累计4 777 次,以寒性为主,温性、平性次之;药味累计7 227 次,以甘味、苦味为主,辛味为辅;归经累计12 093 次,以肝经为主,肺经、肾经次之。具体见图2。

图2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处方用药性味归经热图

2.3 功效分析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次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清热药、解表药次之;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活血化瘀药、止血药、解表药次之,具体见表2。

表2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处方用药功效分布

2.4 核心处方分析 首先采用Cytoscape 3.7.2 软件中的Bisogenet 插件对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再采用CytoNCA 插件对网络中所有点的拓扑参数(DC、CC、BC) 进行分析,第1 次筛选条件是DC 分别大于58、81、77,第2 次筛选条件是CC 分别大于0.80、0.77、0.79。经过2 次拓扑学筛选,分别得到由23 个节点、484 条边组成的糖尿病肾病核心处方网络,20 个节点、190条边组成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核心处方网络,18 个节点、153 条边组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核心处方网络,见图3~5,三者核心处方分别有23、20、18 个节点,中药之间的配伍关联关系分别有484、190、153 条边。再将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核心处方与经方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核心处方、经方组成比较

图3 治疗糖尿病肾病核心处方筛选流程

图4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核心处方筛选流程

图5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核心处方筛选流程

2.5 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在二项关联中,设置最小支持度为5%,最小置信度为80%,提升度≥1;在三项关联中,设置最小支持度为5%,最小置信度为90%,提升度≥1,各关联组合按照提升度大小进行排列,结果见表4~5。

表4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高频中药二项关联规则分析

表5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高频中药三项关联规则分析

2.6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设定最小、最大聚类数分别为2、7,聚类方法采用Ward 联接法,度量区间采用平方Euclidean 距离,结果见表6。由此可知,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高频中药聚类功效组合分别为9、9、8 类,其中前6类为三者共同功效。

表6 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使用频数排名前三的中药均包含黄芪,表明该味中药及其补气功效在三者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者虽皆重视补虚药的使用,补虚中又以补气为要,但侧重点明显不同。其中,糖尿病肾病大多用黄芪与茯苓、白术、泽泻等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益气健脾、淡渗利湿,又多以丹参、生地黄、牡丹皮、川芎等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合用,以达到清热利湿泄浊的目的[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黄芪与当归、鸡血藤、白芍、川芎、牛膝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体现了益气补血、活血通络的核心治疗大法[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生地黄、黄芪、山药、牡丹皮、当归、枸杞子、玄参、麦冬等补虚药、清热药为主,配伍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药、止血药,行滋补肝肾、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之效。

性味归经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平衡阴阳[8];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者用药以温性为主,可能起到温通经脉,促进活血化瘀的效果,而后者用药以寒性为主,可能与其清热药使用频率(21.12%) 大约是前者(10.21%) 的2倍有关,即更注重以寒性药清肝火、滋肝阴[9];治疗上述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均大多用甘味药,它有补益作用,也与糖尿病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病机密切相关,并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侧重使用苦寒之品,既能清热,又可泻火存阴[10]。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治法有益气健脾、活血祛瘀、清热利湿泄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法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补益肝肾、清热凉血为基本治法。

经拓扑学筛选得到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核心处方,进一步表明三者用药差异。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以黄芪、党参、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构成的参芪地黄汤为基础进行加减,配伍使用赤芍、生地黄清热凉血,丹参、牛膝、川芎活血祛瘀,泽泻、车前子甘淡渗湿,体现养气阴、健脾肾、清湿热、祛瘀血以标本同治的治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黄芪、桂枝、白芍构成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11],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赤芍、牛膝构成的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或身痛逐瘀汤加减方,水蛭、地龙构成的抵挡汤加减方,再加入藤类药物鸡血藤,体现了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治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女贞子、墨旱莲构成的二至丸,玄参、生地黄构成的增液汤加减方,熟地黄、当归、白芍、茯苓、山药、牡丹皮构成的滋水清肝饮加减方,体现了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清热疏肝的治法。

二项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共同出现的组合是茯苓-泽泻,两者作为经典名方五苓散君药,配伍后可增强渗水利湿功效。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茯苓与玉米须、冬瓜皮、猪苓等多种利水渗湿药的组合为主,体现了健脾利水渗湿治法,茯苓-土茯苓置信度达100%,前者健脾利湿[12],后者清热利湿,合用可解中下焦湿热弥漫;茯苓-党参共奏益气健脾除湿之功;女贞子-墨旱莲提升度最高,它源于二至丸,是滋补肝肾之阴常用组合[13]。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桂枝或与解表药细辛、生姜组合,或与温里药附子、干姜组合,体现了温经散寒通脉治法,其中桂枝→通草置信度最高,前者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后者升中寓降,通经脉以畅血行,而红花-桃仁是经典的活血祛瘀组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现了清热养阴生津治法,其中生地黄→天冬置信度最高,两者配伍可治热盛津伤、阴分内耗之证。木贼-蝉蜕有疏风散热、明目退翳之功[14];知母-黄柏出自知柏地黄丸,共奏清热滋阴降火之效。

三项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茯苓→土茯苓-大黄、茯苓→土茯苓-白术两组合置信度最高,前者中的大黄加强了土茯苓清热利湿的作用,后者中的白术促进了茯苓健脾利湿功效,其余大多是山药-山茱萸与川芎、牡丹皮、苍术等搭配组合,体现了固肾涩精与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诸法的搭配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主要包括调和营卫、养血通络[15]组,如白芍-生姜-当归等;温阳通络组,如桂枝-通草-细辛等。滋阴益肾组,如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等;活血祛瘀组,如红花-熟地黄-桃仁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为麦冬-天冬-山茱萸、木贼-蝉蜕-赤芍等组合,是生津止渴、滋阴益肾与明目退翳诸法的体现。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共同聚类功效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清热利湿泄浊、益气健脾利湿、养阴生津、祛风止痒六大类。(1) 补益肝肾,以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加减,糖尿病肾病加杜仲、续断温化肾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用枸杞子、黄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枸杞子、菊花构成杞菊地黄丸以养肝明目;(2) 活血化瘀通络,三者均以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用药,其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又配伍水蛭、地龙、蜈蚣、土鳖虫等虫类药搜剔通络[1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配伍茜草、侧柏叶加强凉血化瘀之效;(3) 清热利湿泄浊,糖尿病肾病中多用此法,并且除了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均使用苍术、薏苡仁外,又善用六月雪、石韦、积雪草、穿山龙、鬼箭羽等药,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加减三黄丸[17]为清热利湿泄浊法基础用药;(4) 益气健脾利湿、养阴生津、祛风止痒,前两者均是针对糖尿病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病机而使用,后者则是针对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微生物易繁殖,造成皮肤感染伴发皮肤瘙痒[18]而对症用药。另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共同聚类功效还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与温经散寒,前者是建立在生姜泻心汤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药,后者则是拟通过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以通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聚类功效有益气活血,其中前者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加减用药。除此之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各有一类特殊功效,前者是以芡实、金樱子构成的水陆二仙丹,奏固精缩尿之功,而后者是以密蒙花、青葙子、谷精草等药清肝明目退翳。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比较治疗3 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药的特点,得到核心处方,可反映其用药规律异同,从而为相关临床中药复方开发利用提供有力参考。

猜你喜欢

微血管黄芪视网膜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黄芪是个宝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