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以“植物配置”课程为例

2023-09-19张慧

工业设计 2023年8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维度核心

张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桂林 541004)

环境设计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设计手法,对建筑的室内或室外空间环境进行科学的整合和设计。而高校环境艺术与设计专业,无论是建筑的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都离不开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研究,通过相关课程建设,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现优化革新,可以更加高效的向学生传递知识。基于核心素养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是以专业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引领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相关设计,如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应用于方案设计中。目前,国家倡导在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1],能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打造与地域性特色相关的设计,这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 核心素养概述

1.1 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者们把核心素养定义为“核心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es”),Competences 包涵技能(Skill)、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或性向(Aptitude),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使学生适应个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核心素养是二十一世纪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以实现成功的生活和服务社会[2]。文章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习者需具必备综合能力,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应对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1.2 核心素养的结构

首先,考虑课程与学科专业的发展。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立足于现有课程和教学问题,引领教学发展通过创新的理论成果进行实践,构建现代学科新体系以解决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此外,发展课程与教学理论不断汲取宝贵的思想资源、以先进经验促进学科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核心素养的结构分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素质维度。

第一,知识维度。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具备学科能力和作为一名课程教学教师或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即“专业”核心素养。

第二,能力维度。“专业”的职业竞争、就业,以及是否能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目前未来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应加强课程和教学的实践性,这也是做好学生未来工作的重要前提。

第三,素质维度。学生核心素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把树立价值观、培养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结构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完善课程学情分析,分析课程痛点,提出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内容,有助于对专业课程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4]。

2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存在问题

2.1 从学情角度分析存在问题

2.1.1 知识维度

学生在前期课程学习中已掌握专业相关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制图能力。但对专业知识面的掌握还比较薄弱,对知识维度、广度和深度缺乏一定的理解和应用,对环境设计一些领域的趋势不是很了解。

2.1.2 能力维度

学生具有美学基础,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手绘能力、软件制图能力,在学习中能较为主动。但对专业设计及设计作品缺乏专业评价能力,如景观效果的表达能力较弱,在实践环节进行项目协同设计,团队协作能力可能也会较弱。

2.1.3 素质维度

学生有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对待专业知识认真严谨,吃苦耐劳。但是学生缺乏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设计思维较为局限,缺乏对专业、未来行业发展的认知。基于此,对现有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学情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如图1 所示。

图1 学情问题分析

2.2 从专业课程角度分析存在问题

2.2.1 课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不足

课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不足,如缺乏立足于专业的个性化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中心价值、主体性和独立性的认识不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未从学生的立场出发[4]。

2.2.2 教学内容与应用结合联系不紧密

专业课程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应由主讲教师完成,行业专家在课程内容制定的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对应课程内容进行环境设计的项目有限,项目方案指导方面与课程知识点不能同步分阶段的有序完成,设计视角局限,影响实践能力的提升[5]。

2.2.3 课程教学保障体系不完善

首先,缺乏系统的线上课程资源。专业课程涉及植物学、景观规划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现有理论教学无法全部覆盖庞杂的知识点[5]。课堂讲授时间有限,缺乏系统的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引导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无法有效拓展。

其次,缺乏丰富的课程资料库。课程内容的相关资料库不完善,在进行模拟工作任务实训时,设计师遇到问题时无法快速便捷的从各平台资源中提取高质量资料,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方案质量。

2.2.4 评价方式缺乏过程多维度考量

课程评价在已有教学的基础上,虽然调整了设计方案评价的比例,但不能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当前的教学评价依然以作业成果进行汇报,单一的教学成果不能对应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依然作为评价主体,难以做到全面多维度的评价[6]。

3 基于核心素养的“植物配置”课程设计实践

“植物配置”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既包括室外景观植物设计,又包涵室内植物设计。“植物配置”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7]。“植物配置”课程主要研究植物的种类、群落结构、生态、文化和游憩属性。因此,此次以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植物配置”为例,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并从学情角度和专业课程角度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植物配置”课程设计思路。

3.1 针对学情角度的教学改革思路

3.1.1 基于知识维度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

通过对学情的存在问题及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专业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以知识目标引领教学,通过校企协同,项目反哺支撑教学,利用学科融合助力教学,清晰课程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如图2 所示。

图2 课程目标与教学理念

3.1.2 基于能力维度的探究式教学手段

探究式学习,课前自主学习,课程中提出问题,课题作业进行工作情境下的小组讨论,教师指导,通过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群体的生活,内容共情,教与学同频共振,另辟蹊径传授课程知识[8]。

课程教学除了理论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到园林植物研究所、新农村、历史遗产保护单位等地学习、参观及调查;邀请优秀行业专家开设讲座,分享优秀设计成果和背后的故事。此外,重视景观课程的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课程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教学载体保障[9]。

依托微助教和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前教师着重了解学生在课前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重点知识并适时融入科研教育,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探究[10]。

运用翻转课堂,答疑解惑,提升思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毕业要求、行业能力作为考核标准,学生现场汇报课程作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现场讲评并指导,学生互评讨论,学生能直面接受讲评意见,通过现场多维度讨论解释疑点,化解难点,提高方案质量[11]。

3.1.3 基于素质维度的导向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基于OBE 教育理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根据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根据企业座谈了解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植物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对不同空间的特点、设计要求及施工图表示方法等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个体化差异进行特色化教育[12]。

3.2 针对专业课程角度的教学改革思路

3.2.1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组织由课前导学、课堂学习内容、课后反馈组成。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分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体验式学习,通过植物实践调研,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并形成可视化调研报告,在教师和行业专家指导下模拟工作环境,体验植物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形成可行性植物景观方案成果。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和设计过程,联合本地企业合作的优势,校企协同,把工作情境融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锻炼植物设计师的方案空间能力、植物应用能力、从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落地项目的能力[13]。教师与学生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持续跟进学生课程作业内容,并给出指导意见。

第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空间营造能力、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融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植物景观创新设计研究。如对影视作品中景观场景和大师景观设计作品进行景观功能与效果分析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第三,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教学中,以学科和行业的热点话题作为教学单元的主题,适时引入主讲教师的科研与实践项目,引导学生探究植物配置设计动向和发展趋势,引导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对课程内容,专业方向深度思考,培养高阶学术思维和科研能力[14]。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行业发展动态和设计的主流趋势。

3.2.2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课程内容以解决植物配置设计核心问题为依据,选取关键知识点,课程实施方案都围绕关键知识展开,以达到让学生知道植物配置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一是,植物配置理论知识讲授模块;二是,植物认知实践模块;三是,植物配置设计实训模块。课程教学立足于专业内容,结合专业应用趋势,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等内容。目前在生态建设、园林设计、乡村景观设计、民宿设计、本土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15]。此外,不应局限于现有的教材内容体系,要更多地与植物景观内容相结合,使课程教学内容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3.2.3 完善课程教学保障体系

该课程涉及植物学、景观规划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现有理论教学全部覆盖庞杂的知识点,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教学体系保障:

第一,共建的教学团队。以环境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为主导,共同组建“景观协同育人”的教学团队,制定该课程中的职业需求知识。由企业专家作为共建人对课程的教案设计、教学资料的收集、编写、应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前期准备和课程中期讲座指导、课程后期评价。

第二,建立课程资源库。利用慕课平台相关精品课程资源,扩充知识地图。百度网盘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内容包含植物图鉴、课程相关书籍、设计素材、图纸制作教程,教师精心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便捷提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3.2.4 基于多维考量制定评价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前提下,通过课程设计新的测评体系,教学团队应对该课程的成绩评定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利用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在设计作业中加入对学生创新思维要求的考核内容。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维度考核,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中结合增值性评价,从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5]。评价方式应该通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成果目标,分阶段学习成果目标划分,持续改进课程内容设计、制定实施策略、课程评估考核,通过教学评价实现专业技能成效,协同育人成效,教学成效。

4 结语

专业教学是一个复杂体系,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素养维度,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素质维度进行统筹设计。通过对“植物配置”课程进行设计,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有利于学生从设计应用的角度去理解课程,且能灵活应用于专业领域,为学生今后在生态、地理、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使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建设要求、学校特色发展及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维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