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寄于设计的畅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个案(2)
2023-09-19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我国重要的设计人才培养摇篮,其工业设计系注重对学生创作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到作品创作,不断与导师进行思想碰撞,师生的互动过程处处体现对社会和行业需求、技术和专业热点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和问题求解精神。上一期,我们解读了三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的毕业设计创作历程,及其与指导老师的思想互动,相信大家已经从中有所得。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解读另外两位同学的毕业创作。
作品《由内感外:材质感官研究下的滑雪主题汽车内饰设计》
指导老师:张雷 教授
设计作者:郑若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3 届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
选题背景与思考
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注重产业可持续的大背景下,汽车兼具工业技术文明与形态雕塑美学,是工业设计领域最具科技语境的行业。设计探索通过汽车内饰空间的材质感官体验,研究融入新材料与交互创造多感官、多通道的空间,探究新能源汽车内饰作为用户体验空间的主体,在网联化、共享化、环保化等剧烈变革语境中的设计机会。设计的构思来源于对滑雪的认识及理解。滑雪“ski”源于古挪威语“skith”,指窄木舟似的雪鞋,是极端自然气候孕育出的户外竞技运动。
实践 对话 讨论
汽车作为驶向远方的工具,其内饰设计作为材质的载体,同样存在有限空间内求解氛围搭配及场景切换的诸多问题。汽车内饰设计中的主要要素有:造型、色彩、材质、工艺、纹理、五感。一般情况下,内饰材质的选择会考虑耐磨、色牢度、老化等性能,保证物理使用功能。但是随着智能座舱与科技生态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内饰材料越来越注重智能化体验,在材料的特性上也开始增加触控、透光、虚拟显示等附加特性。鉴于这类新的表面材料在内饰设计中极具交互和体验潜力,且已经能在一些概念车和设计研发实践中初见端倪。设计亮点在于通过柔性可交互材料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探索新能源汽车内饰如何通过材质创新、质感体验,树立符合当前新能源汽车显著的环保低碳、科技化、互动感的品牌形象。
内外饰作为“容”与“器”,在空间上提供遮蔽,地理上实现位移。驾驶空间由开放到围合的变迁完成了文化意义上由“机器”向“居室”的概念转变,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出行环保理念的教化下,整车的舒适性意义又多了一层来自环境的共同责任感。材质、材料质感、产品肌理与质地为“质”,感受感情及感官体验为“感”,材质意象是设计物化的基础,许多材质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意味都植根于思想文化,愿此次以感官材质为起点的设计实践,能启发汽车内饰设计走向更环保的设计方向和更广阔的设计语境。
作品《为生物多样性设计——生物友好型模块系统》
指导老师:刘新 教授
设计作者:赵晓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3 届工业设计专业 本科生
选题背景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根基,而城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延伸,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的栖息地”,为其他生物创造生境(Habitat),也是为人类构建可持续的未来城市。然而现实是,由于气候变化、耕地扩张,以及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等原因,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生物多样性。原有的生态格局和地表结构遭受极大的改造与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被建筑物、道路和其他人工设施所侵占、隔离或取代,这直接导致除了人以外的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造成食源、水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家园,因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缺乏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也逐渐变得枯燥、脆弱,失去了应有的韧性与活力。
设计思考
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对城市生物多样性造成了较大影响,本质上是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问题,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核心矛盾点。显然在城市为其他生物争取栖息地空间是较为困难的,可能会损害人类的利益,是否可以利用城市中人类较少使用的空间资源,使其更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又能使城市的自然空间有更好的连通性,探索生物与城市表面的共生可能?这也是生物友好型模块的设计出发点。
设计通过生物接受性材料(Bio-receptive Material)的研究与实验,创造了一系列建筑表皮与材料模块,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立面、公共设施、城市景观等场景。这种新型材料具有复杂多孔的几何结构,可为植物、昆虫、微生物等创造微生境,从而提升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应用该设计有助于吸储雨水,降低城市内涝灾害;提升建筑保温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发挥绿植生态作用,减轻热岛效应,吸附雾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一设计利用城市中人类较少接触或使用的空间资源,为其他生物创造了生存条件,展现了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设计理念,为探索未来城市面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设计实践与讨论
基于对生物接受性材料的研究报告与实验文章的文献阅读,发现其中的实验数据表明有以下几个材料特性,很可能具备支持动物或植物群建立、固定和发展的能力:(1)表面粗糙度;(2)孔隙率;(3)供水能力;(4)pH 值;(5)支持营养物质的留存。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实验探究几何形态在生物接受性混凝土面板的应用中起到的作用,实验表明,突出的几何形状体现出了较高的生物定殖。这些结论成为了此次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
通过大量实验,摸索出具有生物接受性的混凝土材料配方和制作方法,使该材料具备多孔、粗糙和吸水的特质。设计的表面形态有支持生物生存的复杂结构,造型上又兼具秩序和韵律美感,起到减少雨水表面径流、为生物的锚定提供支撑、遮荫、抵挡风力和存积营养物质等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功能。产品可以作为装饰性饰面,为城市提供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形态言语和空间氛围。
设计者将可能的应用场景归纳为三类:(1)建筑表面(包括立面和顶面);(2)景观艺术;(3)公共设施(包括信息标识、休憩娱乐设施、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其中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立面,实际上是一片尚未被充分利用的巨大栖息地,从纵向角度看,它为城市生物栖息地的扩张开启了广阔的可能性。虽然墙面的资源相对有限,可能不利于生物的稳定生活,但现实中仍然有许多生物选择在墙面上栖息。地衣、苔藓植物和藻类会附着在立面上生长,而高等植物则常常需要依赖墙体材料中的缝隙、裂缝和空隙,使墙面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最终设计对公共座椅、信息标识、墙体这三类设施进行具体探索。在生物友好型模块与公共座椅相结合的设计中,完整地设计了座椅模块,将生物友好型模块的形态特点融入座椅的立面。信息标识类设施同样可以结合生物友好型模块,设计尝试了两种结合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将信息牌贴附于模块表面;第二种是使用生物友好型模块包裹原有的指示牌设施。最后是生物友好型模块(建筑表皮)在墙面的应用效果展示,利用不同规格的模块组合,可以满足不同的尺度需求和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