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3-09-19周燕荣邹丽莉吴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交康复

周燕荣,邹丽莉,吴丽娟

(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 江西樟树331211)

精神分裂症多表现为精神活动不协调以及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且病情随时间的延长多呈现进行性发展趋势[1]。精神分裂症患者除精神障碍外往往伴有心理弹性水平及认知功能的严重损害[2-3]。为了改善和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认知功能,帮助其较好地适应日常社会角色,要求对患者完成社会功能的训练及重建,具体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家庭技能及职业技能的康复[4]。社交技能训练自20世纪60年代起被应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缺陷,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5]。本研究运用社交技能训练综合康复训练项目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开展训练,旨在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弹性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7年5月1日~2018年6月30日住院临床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6];临床确诊为康复期,即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有一定理解能力和自知力;年龄≥18岁,受教育程度均为小学以上,智力商数≥85分;服用药物种类及剂量稳定;出院回归家庭后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能够获得良好的配合照顾;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躯体性疾病患者;有药物依赖及滥用患者;合并严重心理疾病或对治疗配合度不高患者;因各种因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参与研究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19~58(45.86±3.74)岁;病程2~8(4.82±2.11)年;婚姻状况:已婚22例,未婚2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1~59(45.93±4.41)岁;病程3~8(4.64±2.57)年;婚姻状况:已婚24例,未婚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监督其按时按量服药,针对患者问题定期组织大班授课,统一解答,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出院指导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组织实施社交技能训练护理。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10~12人,每周进行3次集中训练,每次1 h,每次课程结束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个人评估并建立档案,告知家属在康复训练期间全力配合,训练周期共2个月。社交技能训练具体内容包括:①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主动性进行训练,例如主动料理个人卫生,主动洗漱、服药、进餐、睡眠、如厕、购物、打电话等,由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监督,对较好地完成任务的患者给予及时表扬。②人际交往训练。向患者阐述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社交礼仪,通过模拟部分实际社交场景或开展团队合作游戏,如外出购物、参加社区活动、文艺演出等,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体验如何与他人良好相处,勇于表达自身想法并学会尊重他人,培养与医护人员、病友及其他人群和谐相处的技能,使其逐步培养基本的社交能力。③家庭职能训练。在家属的陪护下,让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例如拖地、洗碗筷、洗衣服、整理床铺等,参与家庭开支的汇总及规划、子女的教育等。④职业技能训练。开设乐器、电脑、编织、手工、园艺等学习班,为帮助患者康复后尽快融入社会做好准备。⑤语言表达训练。主要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告知患者自己的内心看法是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引导其进行自我介绍,讲述近期的难忘经历等,患者每次回答完后都应获得现场评价及奖励。⑥自我情绪控制训练。根据不同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例如羽毛球、唱歌、绘画、下棋等,丰富其业余生活,帮助患者找到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指导患者基本的情绪控制手段,如深呼吸、离开失控场所等。⑦正确向他人求助训练。告诉患者人们处于社会的复杂环境中,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因素均会导致人的身心平衡受到影响,指导患者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求助对象可以是哪些人,训练结束后记录患者自己的感受。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定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的变化,该量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7]。采用0~4分5级计分方式,依次表示从未有过、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如此、一直这样,总分100分,各维度中坚韧52分、自强32分、乐观16分。②采用人际感知任务-15量表(IPT-15)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社会认知功能,包括亲属关系、从属关系、亲密关系、欺骗关系以及竞争关系5个领域,各领域采用4级计分,分为0~3分,总分15分,分数越高表示社会认知功能越好。③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共包含14项,分为1~4分,总分>16分为存在不同程度功能减退,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能力越强。④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该量表包括10项,分为0~2分,表示极轻微缺陷到严重缺陷,分值越低则患者生活能力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IPT-15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IPT-15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ADL、SDS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ADL、SD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单纯依靠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且长期药物治疗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及产生诸多不良反应[8]。大部分患者经过长期药物治疗后由于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并未得到有效的恢复,对其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造成影响[9]。为了更好的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许多临床康复模式正逐步融合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0]。

社交技能训练是一种疗效显著的社会心理康复训练技术,源自心理治疗与条件反射疗法相互抑制及社会学习理论,是现代医学体系中帮助个体发展更具意义及价值的人际关系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社交恐怖、儿童孤独症等精神障碍的康复治疗中[11]。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其坚韧、自强、乐观以及CD-RISC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相似[12]。提示经过社交技能训练干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备更佳的心理弹性,其在不利外部环境中正确调节自身心态及状态的能力有所提高。分析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后,虽然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每天机械的重复各项治疗流程,长此以往形成意志衰退、生活懒散、行为退缩、兴趣匮乏等不良状态[13]。社交技能训练为患者提供正常人际交往的情景模拟,通过训练帮助患者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方法,让患者逐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主动参加康复课程及活动,乐于帮助病友,保持个人及生活区域的卫生,对饮食、着装等有了一定要求[14];同时,职业技能训练增强了患者的自尊感和价值感,提高了其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较好改善,并最终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15]。

此外,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即观察组的亲属关系、亲密关系以及竞争关系等各项IPT-15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但从属关系和欺骗关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菁等[16]通过社交技能训练部分提高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基本一致。分析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较长,再者精神分裂症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涉及多个领域,且各领域之间相互依赖、彼此联系,而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不同亚型、不同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有所区别,因此测量工具不能完全体现出患者的认知损害。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ADL、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均得到改善,这与龙少红等[17]利用社交技能训练对出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能力具有相似性。原因可能是社交技能训练锻炼了患者的实际生活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培训增强了其主观能动性,训练中关于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表达情绪,避免了冲突发生等。

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并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功能缺陷,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社交康复
社交之城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