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城市新收获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

2023-09-19谭洪波牟沿华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白城玉米污染

谭洪波 牟沿华

摘要:为掌握白城市收获期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污染情况,采集了白城市新收获的玉米样品共200份。采用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对其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依据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新收获的玉米中AFB1、DON和ZEN的检出率分别为8.0%,81.0%,73.5%,超标率分别为0.0%,3.5%,0.0%。白城市收获期玉米受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其中DON的污染最严重,已经出现了超过限量标准的情况,需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66.5%的玉米样品受到两种及以上真菌毒素的污染,样品受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非常普遍。

关键词:白城;玉米;真菌毒素;污染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3012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of maize in Baicheng city during harvest period

Tan Hongbo, Mu Yanhua

( Jilin Baicheng Grain and Oil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Baicheng, Jilin 137000 )

Abstract: Totally 200 maize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harvest period in Baicheng city were selected to detect the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AFB1), deoxynivalenol (DON) and zearalenone (ZEN). These mycotoxi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rapid quantitative method of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GB 2761—2017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Limit of Mycotoxins in Fo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s of AFB1 , DON, ZEN were 8.0%, 81.0% and 73.5%, and the over standard rates were 0.0%, 3.5% and 0.0%. In addition, the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of maize in harvest period in Baicheng is common, DON contamina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that the over standard rate has been discovered which need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66.5% of the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by at least two kinds of mycotoxins, and its common that the single sample was contaminated by multiple mycotoxins.

Key words: Baicheng, maize,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大興安岭东麓平原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1-2],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及种植。

真菌毒素是带有产毒基因的霉菌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真菌毒素,比如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等,这些真菌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3]。玉米一旦被真菌毒素污染,不仅给动物带来危害,而且其中的真菌霉素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4]。真菌毒素污染在给人畜健康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

真菌毒素的产生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为温度、湿度、氧含量、储粮害虫和储藏条件等[6]。目前关于白城市新收获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的综合调查信息相对较少。本实验拟对白城市玉米主产县(市、区)收获期的玉米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玉米收获期于白城市5个玉米主产县(市、区),分别抽取有代表性的玉米样品,每个地区抽取40份样品,共计200份样品,每份样品不少于2 kg,检测前密封保存于4~8 ℃冰箱中。

甲醇溶液(分析纯):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真菌毒素检测缓冲溶液:中检环贸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2 仪器

CP512型天平: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3310型Perten粉碎机:波通瑞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Y-4型调速多用振荡器: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GWA-UN4-F20型超纯水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CHARM型真菌毒素快速测定仪:中检环贸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测定方法

(1)黄曲霉毒素B1(AFB1):依据LS/T 6111—2015《粮油检验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进行测定。

(2)呕吐毒素(DON):依据LS/T 6113—2015《粮油检验 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进行测定。

(3) 玉米赤霉烯酮(ZEN):依据LS/T 6112—2015《粮食检验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进行测定。

1.3.2 评价标准

依据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玉米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標准分别为:AFB1不得超过 20 μg/kg,DON不得超过1 000 μg/kg,ZEN不得超过60 μg/kg。

1.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的制作与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真菌毒素整体污染水平

如表1所示,200份玉米样品中有16份检出 AFB1,检出率为8.0%。按照GB 2761—2017,玉米中AFB1的最大限量为20 μg/kg,本实验无样品超标。200份玉米样品中有162份检出DON,检出率为81.0%。按照GB 2761—2017,玉米中DON的最大限量为1 000 μg/kg,本实验共有7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3.5%。200份玉米样品中有147份检出ZEN,检出率为73.5%。按照GB 2761—2017,玉米中ZEN的最大限量为60 μg/kg,本实验无样品超标。

DON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高于AFB1和ZEN,说明白城市收获期的玉米中,受DON的污染最重,与兰静等[7]对玉米真菌毒素污染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结论一致。因为DON属于田间毒素,玉米在生长期间如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不到位极易被污染。同时,73.5%的玉米样品还受到了ZEN的污染,可能是因为玉米收获期恰逢白城市出现多雨的天气,这种环境条件有利于ZEN的产生,是造成玉米中ZEN污染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DON和ZEN都是由同一种霉菌所产生,因此它们往往相伴相生。且二者的最适生长环境相似,对于水分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对收获的玉米及时进行干燥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两种毒素的产生。而AFB1检出率很低,且未出现超过限量标准的现象,与李雅静等[8]关于中国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现状的研究结果一致。

2.2 不同地区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比较

本实验比较了5个县(市、区)抽取的玉米样品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样品的检出率及超标率见图1。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玉米受3种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差异较大。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其中洮北区、通榆县和洮南市真菌毒素检出率为100.0%,污染较为普遍;大安市和镇赉县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较轻,但大安市出现了DON超标的样品,超标率为17.5%。

白城市5个县(市、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但只有大安市出现了真菌毒素污染超标的情况。这可能与大安市受突发台风天气的影响较严重有关,台风天气导致玉米植株出现了大面积倒伏,倒伏后玉米穗接触地面,导致出现了真菌毒素污染超标的情况。

2.3 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状况

通过对检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多种真菌毒素存在混合污染的情况,分析结果见图2。检验结果表明:66.5%的样品污染了多种真菌毒素,2种真菌毒素同时被检出的样品为58.5%,3种真菌毒素同时被检出的样品为8.0%。66.5%的玉米样品同时被2种及以上真菌毒素污染,可能是因为农户在存放收获的玉米时,未按不同采集地块进行分区放置。

3 结 论

从抽取的样品检测结果看,收获期玉米真菌毒素污染较为普遍,其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比其他两种毒素的严重,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程度最轻。同时,玉米样品存在受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且污染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

玉米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一,现阶段大多数关于玉米真菌毒素的污染仅集中在少数几种真菌毒素上,应建立更加丰富的多组分检测技术,实现对玉米中真菌毒素更全面的筛查。第二,从生长、收获到储存等环节进行预防和控制,改善粮食的贮存条件和方法,以降低玉米真菌毒素的污染风险。第三,深入农户进行科学种植、科学储粮等知识技术的培训,建立真菌毒素防控标准化体系,从源头上防控玉米真菌毒素的污染。

参 考 文 献

[1] 梁正,王新,张凯.舌尖新发现 圣一金地冰麦粒粒金[J].中国食品工业,2022,(2):58-59.

[2] 闫海刚,付亚杰,张烁.白城市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农家参谋,2022(3):31-33.

[3] 郭志明,尹丽梅,石吉勇,等.粮食真菌毒素的光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0,40(6):1751-1757.

[4] 陈皆全.2017~2019年百色市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2):4029-4033.

[5] 史姗姗,沈飞,刘晓庚. 中国谷物真菌毒素降解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2):84-87.

[6]朱春青,胡良宏,孙西勇,等.玉米霉变粒与真菌毒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食品,2022,28(6):1-3.

[7] 兰静,金海涛,赵琳,等.玉米真菌毒素污染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0(5):15-21.

[8] 李雅静,秦曙,杨艳梅,等.中国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J].中国粮油学报,2020,35(3):186-194.

猜你喜欢

白城玉米污染
走进白城向海 感受冬日神秘恬静的丹顶鹤之乡
收玉米啦!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白城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白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我的玉米送给你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玉米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