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茂名年例起源
2023-09-19梁灏楠
梁灏楠
【摘要】茂名“年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年例”源于先秦时期的周朝古祭祀,以期达到驱邪和祈福之意。在历史进程中,周朝古祭祀随着汉人南迁以及封建王朝流刑的实施逐渐传入了茂名地区。由于茂名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环境,这种祭祀活动逐渐保留了下来。同时其与农业社会信仰相结合,人格神逐渐成为了“年例”祭祀对象之一。
【关键词】年例;茂名;起源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1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40
“年例”是古代粵西地区特有节日,主要在春节后的一两个月,不同村社在约定日子里举行的一系列民间活动,以达到祈福和驱邪之用。年例文化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古代广东西部地区人民生活劳动的记录以及反映。同时年例文化也是粤西地区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以及对美好生活坚定不移的追求,是他们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所能做出的对自然的抗争。随着历史的发展,年例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逐渐形成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风俗活动。年例文化与别的传统文化相同的地方就是它也是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同时其又反作用于人民的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生活发展被社会生活淘汰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部分,吸取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部分,进而能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节日被粤西地区一直传承下来。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认为茂名“年例”时间起源与先秦时期的周朝古祭祀有着巨大的联系,同时经过古代汉人南迁、流刑的实施以及茂名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从而在茂名地区扎根下来,最后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神佛观相碰撞,体现了农业社会信仰的特点。
一、“年例”的文献综述
关于“年例”的形成问题,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很多现代学者对于“年例”形成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常清(2010)认为“年例”在三百多年前与祭祀仪式有着巨大的联系,在一百多年前“年例”吸收了很多的娱乐元素,从而发展成了一个驱邪与祈福双面一体的节日[1]。姚雪兰(2011)认为“年例”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扩大概念的民俗活动,其中把春节、元宵节以及庙会糅合在一起,表现为民间敬神、游神以及祭祀社稷,通过这些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和国泰民安[2]。卓金明(2012)认为“年例”的形成与祭祀仪式有着联系,通过祭祀仪式向地方神灵祈求赐福,以保一方平安,再次驱逐瘟疫然后促成“年例”的形成[3]。陈耀泷(2014)认为年例是粤西境内,特别是湛江、茂名两市所独有的,一年一度的,通常在正月至二月期间以村(庙)为单位自主举行的,融宗教仪式与民间节庆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它源自巫傩文化,形成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它的宗教部分源于古代驱鬼、祭神和消灾祈福仪式,节庆部分源于传统元宵灯市和民间游艺[4]。黄蝶(2017)认为年例是由于当时人民文化生活匮乏,春闲时节的沿门逐疫便成为人们仅有的活动。久而久之,原来单纯的逐疫活动逐渐成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民俗节庆——年例[5]。郑苏文(2020)认为“年例”是近代以来多神共祀、多庙合一发展趋势下,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消灾祈福、娱乐交谊、具有稳定日期的综合节日,世俗化特征更加明显[6]。结合前面学者的观点,可以发现年例起源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年例是一个祭祀活动;第二祭祀对象是多样化的;第三祭祀活动既负责祈福又负责驱邪;第四年例具有地域分布特点;第五年例名词形成时间在清朝康熙至光绪年间。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究以及经过调查,认为年例的祭祀活动应该与先秦时期古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豳风·七月》中就有着相关的祭祀活动。而年例的地域分布特点的原因与茂名市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有着明显的联系。祭祀对象的多样性则与人格神的出现有着巨大的关系。
二、分析“年例”的起源
(一)年例与《豳风·七月》联系。《豳风·七月》有着周人祭祀活动,一个是祭祀田神,另外一个是祭祀祖先。全文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7]
从《七月》中,可以发现祭祀农神与祭祀祖先的时间是在同一个月份,都是在四之日,即为周历的四月。但是我们现在的历法与周历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周历是十月历,而我们现在的农历、公历或者称阴阳合历都是十二月份的,因此无法进行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农民的一个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对周人的行为来定位节气从而确定大概的时间。通过对《七月》全文的分析,《七月》的四之日有明显的农作的描述,因此很大概率包含了立春前后的几个节气。而年例在时间上大部分集中在元宵节的前后,这种年例属于正年例,虽然有部分社(庙)的年例属于“翻秋年例”,但这与其地方的民俗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因而不对这种特例进行过多的分析。元宵节前后的节气基本是以下几个:立春、雨水、惊蛰。因此年例的祭祀时间是与七月的祭祀时间是吻合的。年例的举行基本是以社为单位的,而在《说文解字》中对“社”是这样阐述的:“地主也。”[8]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这样对“地主也”注释的“五经异义。今孝经说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徧敬。封五土以为社。古左氏说。共工为后土、为社。许君谨案曰。春秋称公社。今人谓社神为社公。故知社是上公。”从这里可以知道“社”除了是一个单位,其实也可以是一个土地之主。或者可以说就是与田神一样的关于土地的神仙。《豳风·七月》记载了周人在祭祀完“田畯”后也会对自己祖先进行祭祀,年例的祭祀顺序也与《七月》也一模一样。由此可知年例的祭祀是与《七月》中的古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通过对祭祀时间以及祭祀顺序的分析,可以看出年例祭祀活动与《七月》中所描述的周人的祭祀活动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周人的祭祀在时间上是远远早于年例的,所以可以合理推断年例祭祀仪式的源头是从周朝开始的。周朝的祭祀仪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传到了粤西地区,然后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年例”传承了下来。
(二)年例地域分布特点分析。年例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即是其分布地为广东西部,散见于广西与海南等地。地理环境差异可能导致两地语音的差异,而习俗也同样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风俗的传承是由民众来进行的,分析民众也有助于了解年例的地域分布特点。茂名市背山靠海,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切割,形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层次分明的地形地貌。虽然茂名地域广阔,但是其相对封闭,向北有云开大山,东北面有勾漏山脉,东面有鹅凰嶂(电白、阳春交界处)海拔1337米。气候上茂名市介于北纬21°25′~22°4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十分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茂名主要气候特征是:一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二是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地,气温垂直差异大,山区降水丰富、小地形气候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显著;三是有两个多雨期,4-6月为前汛期,属极锋雨带降水,7-9月为后汛期,多台风等低纬热带天气系统降水;四是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频繁且严重。而茂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倒春寒、雷雨大风、干旱、寒露风等,尤以台风、旱涝最为突出。春季北方冷空气与南海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南岭静止锋长期控制华南沿海时,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造成龙眼、荔枝、芒果等果树落花落果,严重影响春种春播,使早造水稻烂秧,花生烂种,造成缺苗。春旱和秋冬旱也较常见,春旱影响早造水稻插秧,越冬和春种作物如红薯、花生、甘蔗等。秋旱影响晚造孕穗、抽穗,秋花生、甘蔗生长不良及许多旱作物减产。夏季台风、暴雨和雷雨大风频繁发生,狂风暴雨会造成房屋倒塌,致使沿江河两岸低洼农田受侵,影响农业生产,严重时造成橡胶、果树、香蕉、甘蔗等折断,减产失收。冬季寒潮南侵偶有5℃以下低温,山区有短期霜冻[9]。茂名市频发的天灾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在个人人力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能把目光投向了非人力的方向。康熙三十八年《茂名县志》卷三·风俗:“里社中必有神祠,以为一境之主,元宵将近则土人聚饮于庙,谓之‘庆灯。其境内人烟辏集者,奉神出游□仗舆盖皆劈竹糊纸,点烛为灯,排列颇盛,绕境内外皆到,必预请于神然后行事,欲出则迎,不欲则止,无定期亦无定处,但不出元宵后耳。远村近郭皆延巫师,设醮于就地之庙,奉庙神遍入民家,以期去厄消灾,谓之‘保安。各有定期,自正月至三月望前止,仿佛春祈之意。列炬张灯,鸣钲击鼓,喧沸竟夕,若所属之处人居稠密者,其社集必盛。”此时,“年例”这个名词仍未出现,而是以“保安”来代替它。从《古汉语字词典》中可以得知“保安”意思应为“保护安全”的意思,这与当地人民祈求平安的想法一致。地方风俗主要是由民众创造与承载的,因而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民众的状态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古籍中记载,古代岭南地区当地居民是百越民族中的南越人。五岭是造成中国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联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导致了古代岭南地区经济以及文化上远不及中原儒家文化圈。加上古代岭南地区瘴气横行,古人的医疗技术不甚发达。所以自秦始皇创立大一统朝代开始,岭南地区作为流刑的实施场所之一。同时由于中原汉族的门阀斗争失败以及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部分中原汉人也在逐渐向南方迁徙,居于如今的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海南这些省份。汉人的南迁以及流刑的场所之一导致了中原文化的传入,而百越族人逐渐与汉人进行通婚,习俗逐渐互相融合。其中最为有名的俚汉通婚当以冼太夫人与冯宝的婚姻,在冼太夫人在世期间大力促进了俚汉两族的融合。因此在年例起源的说法之一就有关于祭拜冼太夫人的说法,这种说法有其道理之处。
(三)祭祀对象多样性与人格神联系。年例除了会祭祀祖先,还会祭祀各种各样的人格神。茂名市茂南区山阁社祭祀白牙土主以及三帝(呂祖、关公和文昌),而在十几公里以外的高州市三丫村祭祀的是恤恢土主以及鹤山村祭祀的是石龙新安境主、康王和冼太夫人。以上三个例子已经看得出年例会祭祀各种各样的人格神。在齐涛主编的《中国民俗通志》中认为,“地方神信仰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信仰的神灵而不是全国范围内普遍信仰的神灵,其信仰的范围,有大有小”。人格神就是一种地方神信仰。譬如康王信仰,在历史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其人物原型。“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后唐长兴中,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为龙捷指挥使,从太祖征李箔,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为东班押班,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明年,攻河东之广阳,获千余人。开宝中,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累迁目骑都虞候,转龙卫指挥使,领登州刺史。 端拱初,授淄州团练使,徙定州、天雄军驻泊部署。寻知代州,移深州,高阳关副都部署,就加侍卫马军都虞候,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又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就加侍卫马军都虞候,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俄领彰国军节度,出为并代都部署,徙知天雄军,并代列状请留,诏褒之,复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洁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11]康王是茂名湛江地区比较普遍的人格神,它是历史上的康保裔神化后的一个人格神象征。
而冼太夫人、关羽、吕洞宾也在历史文献有其人物记载。人格神的出现正是本地人民对对于这些“人”的个人特质有其直接的联系。康王信仰是类似信仰岳飞那般,汉族人对康王胸怀国家,心系百姓,在国难民苦之际,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的精神深切的怀念;冼太夫人信仰则是对一代巾帼为了祖国统一,俚汉团结付出一生的纪念。《重修谯国冼氏庙碑》碑文记载“夫人生有英烈,殁有明祀,赏延后世,不曰女中桓文欤。”这是嘉靖时高州吴恩撰写的,将冼太夫人类比春秋霸主,更是抬高了冼太夫人的地位。
而吕洞宾、关公和文昌帝君三个信仰,在各地民间都有其不同种类的历史传说,这又体现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间习俗有受到释道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了“年例”这个习俗。
三、小结
年例是一个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真实源头现在已经难以考究。因为它产生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吸收了很多当前社会适应的东西,把一些不适应的部分给剥离出去,从而与时俱进。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年例可能与周朝古祭祀有一定的联系,同时随着汉人的南迁传到了茂名地区,接着因为茂名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在茂名这个地区扎根下来慢慢演变,进而形成了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年例”。
参考文献:
[1]李常清.粤西年例多元性祭祀形态的历史分析[D].云南大学,2010.
[2]姚雪兰.粤西地区年例文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1.
[3]卓金明.茂名“年例”成因及文化价值探究[J].南方论刊,2012,(04):87-89.
[4]陈耀泷.粤西“年例”民俗溯源[J].文化遗产,2014,(03):128-135.
[5]黄蝶.茂名年例的文化价值研究[D].广西大学,2017.
[6]郑苏文.广东“年例”考源兼论其文化史意义[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0(06):143-149.
[7]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8](汉)许慎.说文解字(陈昌治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3:23.
[9]茂名市人民政府.茂名概况[EB/OL].http://www.maoming.gov.cn/zlmm/mmgk/content/post_1005401.html,2022-03-12/2023-01-02.
[10](清)钱以塏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高州府部(五)[M].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418.
[1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150-1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