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气氛美学浅析中国传统文气论

2023-09-19包金雨

今古文创 2023年33期

【摘要】文气论作为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也属于中国美学的一部分,是中国最早的自觉美学范畴。本文借助气氛美学这一新美学理论重新诠释文气论,在探究文气与气氛之间的联系同时,浅析文气从何而来、从文感知气的影响因素以及创造文气需要关注的元素与参照标准。重新解读文气论本体以及其与创作主体和感受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探讨气氛美学与文气论的理论内容之外,也借此展现中国美学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气氛美学;文气论;物的迷狂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04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13

文气论在作为文学理论的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文气论是中国美学中最早的自觉美学。顾明栋先生在评价文气论时说道:“中国传统中有着众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但文气可以说是第一个自觉的美学范畴。” ①文气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直处于主流位置。近代以来,大量学者对文气论的内涵加以解读诠释,对其作用加以外延发挥。在不断深入诠释的过程中也将文气拆解得愈发零碎。笔者借助气氛美学理论尝试回归对文气论内部的探讨,使文气重新凸显其为“气”的圆整统一特征。

一、“文气”与“气氛”

文气是中国美学所独有的一大鲜明特征。谈文气,首先应当对于“气”这一概念有初步把握。“气”最初出现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元气论和宇宙观之中。“道生一”中的“一”指的就是太初时代的混沌之气即元气,②蒋述卓先生认为天地混沌一体的元气催生出万物之气的同时也化生出人身之气。而文气正是人身之气的气化状态。正如元气作为宇宙万物生命的本源,人身之气维持着人身的生命力状态。同时也催生出文之气。③文气论始于曹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力而致。”曹丕认为文气具有“不可强力而致”“不能以移子弟”的先天独有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写道“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内而符外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④刘勰认为文气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培养,才、气、学、习各师成心方能各异如面。韩愈提出“气盛言宜”的观点,认为气“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韩愈的观点接近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文气看作是“人的一种活跃的生命力,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之体现” ⑤总而言之,文气被认为是附着在章句之中创作者的某种精神特质。蒋述卓先生在论述文气与人身之气的关系时说道“当读者阅读诗文,通过语言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把握到作者的气;观赏绘画,则通过画面的线条体会到其中流动的气韵,也可以触及到作者的‘气;欣赏音乐,则更直接倾听到艺术家的气了。” ⑥这段话在说明文气与人气相贯通这一观点的同时,也使人不禁联想到气氛美学,不同于一贯重视判断的美学,气氛美学更强调感受。

气氛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也司空见惯,常常运用在审美讨论和政治会谈中。但当它被作为一种新美学来探讨时,则需要明晰“气氛”的内涵。格诺特·波默以《气氛美学》一书开创了一门重新强调知觉感受的美学。波默也首先开始探索对于“气氛”内涵的揭示。借由本雅明的灵气论⑦或者光晕说,将弥漫在作品或者事物周围的灵气(光晕)描述为“是一种在空间中流动的不确定的感觉质” ⑧,从而将美学的视角重新转移到对于知觉经验的关注。波默认为:“气氛仍是某种似物的东西,是属于物的东西,就物是通过其属性——作为迷狂——来表达它在场的领域而言。气氛也不是某种主观的东西,比如某种心理状态的诸规定性。但气氛是似主体的东西,属于主体,就气氛在其身体行的在场中是通过人来察觉的而言,就这个察觉同时也是主体在空间中的身体性的处境感受而言。” ⑨据此首先能提炼出气氛的两个特性。一是气氛是处于主客体之间的居间状态。二是气氛以感受或者知觉为核心。那么回顾对于文气的论述,我们似乎可以找到“文气”与“气氛”的相似点了。首先,类似于气氛,文气作为附着于艺术作品之上人的精神气质,文气也是处于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状态。其次,更明显的一点,自古以来对于文气论的具体运用都是重视知觉感受的。我们所感受的文气,也都是受到知觉经验的影响。所以可以将文气视为一种弥漫在作品周身的气氛。

二、文气何来

对于文气来自于何处这个问题,上文提及到文气通常被认为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者的精神气质。不可否认文气中有“不可强力而致”的先天影响因素。但假设这个命题完全正确,将文气全部歸结于创作者的精神气质,那么对于“文不如其人”的现象就难以解释了。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写道:“以文观人,自古其难。嵇叔夜之《家诫》何尝不挫锐和光,直与《绝交》二书如出两手。” ⑩因此 “文如其人”的观点也存在局限性。那么如何解答这一问题呢?蒋述卓先生将人身之气区分为“血气”与“才气”两个部分。他认为血气是先天独有,“才气”则是能够通过后天习得的。而文气是两者之和的人身之气的气化状态。这样的观点似乎也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文气不仅仅体现出创作者的精神特质,同时后天学习获得的才智技巧也赋予文气独立于创作主体个性禀赋的部分。

但能否从更整合统一的角度来理解文气呢?上文将文气与气氛比较,将文气视作一种气氛,它处于艺术作品和创作主体之间位置。文之“气氛”的居间状态必然使其受到创作者和艺术作品的双重影响。文气作为一种气氛,被视作是某种“似物的东西”,?也是某种“似主体的东西”。?“似物”的属性使文气具有了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大的独立性,“似主体”的属性则体现出文气中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似物”这一属性类似于蒋述卓先生观点中的“才气”,“似主体”这一属性则类似于“血气”,但这两者不再作为可以分离的部分,而是统一于文气之中,体现为附着于文气本身的两种属性。这样来理解文气,就更加贴合中国传统玄学中对于气混沌一体的状态的认知,或者说更加能明白为什么“道生一”中以“一”来指气。以上对于文气的讨论主要停留在艺术作品和创作主体之间,当然文学主体除了创作主体之外,应当还要考虑到接受主体。接受主体一词源于接受美学,基于气氛美学重视强调感受知觉,本文暂且将对文气进行评价欣赏的群体统称为感受主体。那么文气“似物”“似主体”的两种属性是否也存在于艺术作品与感受主体之间呢?当艺术作品完成后,一件艺术作品呈现在感受主体面前,依旧能够触动评价鉴赏者的情绪时,应当承认文气又重现了,抑或说弥漫于作品与创作主体之间的气氛进一步外延了。文之“气”触及到了感受主体,感受主体也进入了特定的气氛之中。所以即使事过境迁,人们依旧能感受到古诗十九首的“文温以丽,意悲且远”,依旧能被“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豪情所感染。文气“似主体”的属性不再仅仅是近似创作主体,也类似于感受主体。波默对于感受主体察觉气氛论述道“像灵气这种东西,按照本雅明的证词,恰恰并非只是在艺术作品或艺术原件那里才能被觉察到的。察觉灵气,说的是,把灵气吸纳到自己身体上的处境感受中。被觉察到的是空间中流入的某种不确定的感受质。” ?被感受主体所察觉到的,通过情绪震动感染到感受主体的“不确定的感受质”即指文气,它的空间处于艺术作品与感受主体之间。

三、从文感知气

上文提及文氣的评判受到主观感受的影响。但不同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对具体形象的刻画,对于同一件作品的文气评价几乎可以说是统一的。读李商隐的诗词,或许在具体的意象把握上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怎样,总脱离不出情致缠绵、隐约幽微的评价。为什么不同的感受主体会产生同样的经验评价呢?这一现象需要归结于“文”的相对独立性。“文”的相对独立性规定了其向外传达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不因外界作用而随意改变其自身的特点。从而使得感受主体产生超越个体的情绪触动。波默在气氛美学中用“物的迷狂”来解释这一属性特征。“物的迷狂”(the ecstasies of things)又被译为“物的绽出”。?波默在《气氛美学》中用“物的迷狂”来指物走出自身的方式。感知过程在波默看来是一种“交流关系”,是“自我展示与听闻之间的相互作用”。波默说“自然生物并非只是简单、单纯地存在于那里,它们也并非只是处于相互作用中,而是从自身走了出来”。?因而从文感知到文气,不仅仅需要感受主体的听闻,也需要文的自我展示。文所走出自身的方式即“物的迷狂”或“物的绽出”。人们习惯从主体出发看待事物,阅读文本或者欣赏音乐,文本和音乐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但换一种角度而言,文本和音乐的自我凸显才使人们得以阅读或者欣赏。“文”的绽出也是“文”在环境之中以某种方式展现出自身,从而得以被感受主体感性知觉。但是要注意到一点,感受主体在此感受到的已经不是“文”的本身了,波特言明“即描述及物的图像性复现并非物的本身”,?所以,准确地说,感受主体感知的不是“文”而是“文气”。对于这种复现或者描述,在文气的显现过程中,主体的知觉感受固然重要,文气之所以能以一种“感受质”的存在被感知到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文”的自我凸显。文气仅仅依赖于感受主体的处境感受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气氛只能是“似主体”的东西。而不能完全属于主体。气氛的另一“似物”的属性是需要物凸显自身来实现的。“气氛自身是某物在场的领域,是物在空间里的现实性。”所以“文气”作为“文”的空间领域,文气是具有现实性的。

四、创造文气

在波默的气氛美学理论中,气氛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那么文气作为一种气氛。理论上应当也是可以被复现的。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从气氛美学的逻辑推理出来的。对于文气先天独有还是后天习得的这个问题,自古以来是有不同见解的。但现在一般认同折中说法。即文气中有先天独有的部分但也有后天可习得的部分。蒋述卓先生对文气曾有过详尽全面的分析。在此以蒋述卓先生的观点来作说明。他认为文气受到血气与才气的影响。血气是不能够随意改变的,是先天的。才气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道德修养,社会游历等等获得的。?文气虽然作为一种气氛,但它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可复现的部分即属于血气的那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可以“直养”的了。如何习得这后天的一部分文气呢?孟子说过:“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重视道德教化,提倡用义和道直养“浩然之气”。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认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用儒家诗书可以达到“气盛言宜”。以上无论是孟子或是韩愈以及蒋述卓对于文气的复现,其实是从创作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而言。上文已经明确了文气作为一种特殊的气氛不仅仅是局限于艺术作品和创作主体之间,而是弥漫在艺术作品、创作主体和感受主体三者之间。如何生成三者之间的文气,关键在于情感的共振。波默以舞台设计为例,提出对于制造特定气氛的标准是情感。同样,如果要生成特定的文气,应当以情绪效果为参照标准。文气是在一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才能产生的。审美对象、创作主体、感受主体只有各自在场,各自迷狂,相互情绪熏染才能再现气氛。对于文气的创造,只能从其“似物”的属性入手,遣词造句或典雅或奇奥,表现手法或起兴用典或开门见山,尽可能让感受主体一接触到图像性复现就能得到情绪上的共振,产生超个体的情感。

五、结语

对于文气论的研究,从将文气视为创作者的精神特质的外显。发展到当文气与创作者的品性出现背离时,文气成为包含作品艺术风格的概念。对于文气的显露,近现代又常常引入接受美学的理论加以解读。文气的构成经过解读越来越琳琅满目,但同时也显得零散纷呈。从气氛美学角度重新诠释文气论,保持文气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性,文气不在属于主客体任意一方外显的附属物。文气作为一种气氛,在主客体之间拥有其独立存在的空间领域,拥有独属于自身的属性特征。艺术作品、创作主体和感受主体笼罩在文气之中。或者说文气以其自身的独立性主动地弥漫在三者之中。借助气氛美学来解读中国传统文气论,本文不仅仅只是为了从一个新角度来诠释文气论,从而试图在以往对于文气解构的研究上,重新回归对于文气作为一种“气”所具有混沌一体的特征上来。使得文气以一个更加统一和谐的整体形象凸显中国关于“气”的学说。本文也试图站在气氛美学的理论原点上再往前多走一步。波默提出的气氛美学中对于气氛的探讨主要停留在艺术作品与感受主体之间。本文对于文气论的探讨则试图去囊括艺术作品、创作主体和感知主体。在丰富气氛美学内涵的同时,也尝试向外展现中国美学。

注释:

①顾明栋:《文气论的现代诠释与美学重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②成玄英《老子义疏》:“一,元气也;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

③⑥?蒋述卓:《说“文气”》,《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3-12页。

④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⑤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⑧⑨?????格诺特·波默著、贾红雨译:《气氛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6页,第16页,第22页,第22页,第22页,第16页,第30页,第236页。

⑩钱钟书:《文如其人》,《谈艺录》四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26页。

?吴天天:《环境美学的新视野:格诺特·波默的气氛美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44-49页。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参考文献:

[1]格诺特·波默.气氛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周振甫.李商隐选集·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钱钟书.谈艺录[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大卫·布鲁贝克,廖雨声,张洁.用中国美学创造历史:感性、光晕和自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23(02): 30-47+597.

[7]顾明栋,郭建平.文气论的现代诠释与美学重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01):74-85+160.

[8]王卓斐,王奕汀.气氛美学与文化交互研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23(02):18-29+596.

[9]蒋述卓.说“文气”[J].中国文学研究,1995,(04):3-12.

[10]张明非.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综述[J].文学遗产,1997, (02):38-43.

[11]吴天天.环境美学的新视野:格诺特·波默的气氛美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4):44-49.

作者简介:

包金雨,女,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