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2023-09-19孙婷
孙 婷
(遵义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民众多元的历史印记与文化脉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是将人作为根本的一笔文化遗产。某些非遗类别尽管体现于实际的物质形态之中,然而其关键依旧在于物质之外的技术、经验、文化、道德、伦理以及大众的生存及发展智慧等方面。还有大批非遗并未有实际物质形态的体现,只显示在各类艺术表演、不同的民俗以及节庆礼仪中,将大众的声音、外在及技艺作为展示途径,借助代代相传不断延续。但因大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与文化消费思想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下发生改变,导致非遗所存在及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改变,因而使其传承受到了严峻考验。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活态传承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传承及发展,主旨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活态显示的关键部分,表现了我国的民族血脉及情感。非遗经历了长期的文化变迁,其是动态及可变的。在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不同时代的承继群体在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等的交互中对非遗进行持续重建。首先,非遗项目必须基于革新与承继相融的健康交互活动中被现代人了解与认可,从实质上完成活态传承。其次,非遗活态传承还应该避免出现太过商业化的情况。一些单纯为了利益更改非遗实质的“创新”,其实就是对非遗的严重损害,此类行为必须被排除在非遗活态传承之外。尊重、保护与承继非遗的关键在于对非遗传承者的保护,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在保护与承继的过程中完成非遗的创造性发展。
二、黔剧的起源与黔剧院概述
(一)黔剧的起源
黔剧是基于贵州说唱艺术的贵州扬琴,并对贵州梆子等曲种养分进行吸纳而演变出来的地方戏曲,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黔剧始终保持着地方艺术的发展原则,通过开放、吸收、汇融的模式建立自身独有的特点,深扎在贵州本土文化土壤中,以艺术的方式对文化与历史进行承继。黔剧是贵州较为典型的本土剧种,是在“百花齐放,吐故纳新”文化宗旨的引导下,基于贵州民间说唱曲种的贵州扬琴,并对贵州梆子等姊妹艺术的养分加以吸纳和发展,并逐渐戏剧化的新型地方剧。
(二)黔剧院概述
贵阳市在1957年设立了业余黔剧研究社,其研究对象不只是文琴戏,还包括本土的梆子戏,在1958年设立全民制剧团。在1959年9月1日设立了贵阳市黔剧团。在1960年春,集聚贵阳、黔西、遵义及安顺等地的文琴剧人才,创建黔剧演出团。周恩来总理进行外交出访经过贵州时,和贵州群众欢庆“五一”,观看了传统的黔剧表演后为其题词:“黔剧演出团的所有同志:希望你们能在党中央领导下,沿着总路线,坚决秉持毛主席的文艺宗旨,发挥出黔剧的独有特性,对其他剧种长处加以吸纳,触类旁通,吐故纳新,为创建出新的黔剧而奋斗。”在总理题词之后,本土艺术剧团又有了进京演出的机遇,将本土剧剧目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并获得了广泛赞誉。当年8月,贵州省黔剧团正式建立。很快,《秦娘美》这一代表作就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舞台电影,在全国各地进行放映,好评如潮。经过“文革”期间的跌宕起伏,黔剧一直到2008年才被列成国家级非遗文化。黔剧团从创建开始,至今已拥有了《秦娘美》《奢香夫人》《贞女》《姊妹崖》《大学生村官》《搬窑》《中秋月》《珍珠塔》等不少出色剧目。《贞女》从2004年开始排练,在2011年正式亮相时得到了诸多专家的广泛好评,如我国的文联组织部齐致翔、艺术研究院王安葵、剧协原研究主任沈毅以及《中国戏剧》的主编王蕴明和副主编安志强等。《贞女》在戏剧艺术节上的成功演出让江南观众感受到了黔剧的独特艺术风格,还在“名段欣赏”这一央视戏剧频道黄金栏目播出,是继50年前的《秦娘美》和《奢香夫人》之后再次在全国引起轰动的黔剧剧目。
三、黔剧的孱弱发展
(一)文化底蕴
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只有经过长时间兴盛,才可以增加其丰富性与优美性。贵州扬琴若无乾隆、嘉庆后的兴盛,则不可能出现道光后、光绪末的后期兴起、盛行。贵州扬琴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被人们所接受,可从其最初传入与在贵州本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最初的传入途径主要来自上京赶考或游学的文人学士和从外地来贵州的游宦士人,然后在贵阳文人当中传播,最后围绕贵阳,逐步向外部市县进行拓展。贵阳市作为一个科考选拔地,各个市县来贵阳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或游学书生一般较喜欢此类清雅乐曲,经常三五人共聚弹唱,然后回其所在市县进行传播。弹唱贵州扬琴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基础,但因普通市民欠缺相关知识,因此贵州扬琴难以在民间流传。
(二)地理因素限制
贵州在我国的南边,位于云、川、湘、桂之间,是不沿海、不沿边的代表性内陆省,地势西高中低,从中部朝北东南三个方向倾斜,构成从西向的三层阶梯与南北两个方向的斜坡,省内超过七成的地区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基于此,贵州多数地区的道路坎坷不平、曲折起伏,交通十分落后。大山带来的阻碍让贵州的民族文化难以被外界所知,同时贵州对外界也缺少认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的地形、生态、气候等自然因素都会影响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贵州黔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
(一)表演形式要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无论哪种形式的艺术,要想实现长时间存在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推陈出新、海纳百川、顺势而为。如四大徽班在进京后,注重北京戏曲爱好者的习惯,积极参考昆曲汉调进而得到了良好发展。绍兴文戏同样是对京剧积极借鉴而后发展成越剧。黄梅调的采茶歌通过充分汲取徽剧的青阳腔而后发展成黄梅戏等等。毋庸置疑,此类成功的实例对于十分注重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当今社会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此方面,黔剧的发展更快更远。黔剧表演艺术形式的建立与对其他剧种养分的吸收息息相关。贵州扬琴在初期主要通过分角色的坐唱来进行表演。从属性而言,非遗首先属于地方文化,有着独特的地区性。黔剧需要与百家优势相融,并且也应该“一直秉持文化自信,承载于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之上,坚定原生态、本源性准则,对本土文化的深远传统加以回顾”。着力于本土,将贵州的民族传统艺术作为根本,以最能够代表其独有特性及风格的本土方言作为黔剧表演的语言,也是一个智慧的选择。
(二)演出内容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经粗略统计,贵州黔剧院自成立后,通过创作、改编与迁移演出的各类剧目有500多出。《贵州弹词汇编》进行移植后发展的有《搬窑》《二度梅》《珍珠塔》《三难新郎》等剧。对历史人物加以借鉴后创作了《汉宫劫》《潘安》《子罕辞玉》等剧。以贵州传统题材创作了《秦娘美》《姊妹崖》《刺葵花》《考么女》等剧。对其他剧种进行改编的有《下准出生的人》《千万不要忘记》《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等剧。黔剧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秉持自主创新,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及人民”的原则,创作出各种从贵州地区文化出发、主动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原创剧。此类典型剧目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均展示出推陈出新的精神以及与贵州文化有机相融的时代真谛。《神寨》是一出大型的以布依族为主题的黔剧,最初是为纪念周总理为黔剧题词30周年而作,讲的是在风景秀丽的一个布依族寨子里,布依族人为了实现自由婚恋、人格尊严,同封建落后的神权、族规、巫术及迷信进行的一场震撼人心的斗争。其以贵州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传统为出发点,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信仰、乡风民情和传说故事进行参考,并在表演内容设计中重视带动观众自觉对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有目的地承继。如《大学生村官》就同时具备了时代题材与本土特征,此剧讲述了一个青山环抱的贵州苗寨中,乡民欢聚一起,热情欢迎来上任的大学生村官。没想到新“村官”阿冬甘却是老村长阿喜的儿子,这让老村长难以理解也极其不满,从而导致了一场新老思想的剧烈冲突。在以苗族的歌舞与服饰来讲述苗族的人与事时,巧妙融进了苗族的基本规则与乡约村规,并对此类传统文化应怎样适应当代社会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要想实现艺术源自生活、艺术为群众服务的宗旨,黔剧传承者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时刻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及难点,为了协助赢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而积极组织相关的文艺创作。
(三)演出形式需要打破区域与社群限制
从“文化”视角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地方属性,而从“遗产”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普遍的公共属性。每一个非遗文化保护项目均需要下放到有关社区才可以被很好贯彻,然而若想完成非遗活态传承,就需要突破在地区和社群方面的束缚,拓宽、加固其所存在及发展的社会基础。贵州黔剧院在21世纪以后积极迈出城市剧院,担负起发扬贵州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黔剧传承者走进农村、工厂与工地,坚持不懈地为更多群众开展免费表演,年均表演100多场,走遍了贵州的田地。贵州黔剧院组织了30多人成立文艺小分队走进晴隆县城、沙子古镇和三宝彝族乡,安排了3天3场的文艺表演,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盛情接待。从2019年8月5日开始,“一路黔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贵州黔剧院文化‘三下乡’文艺巡演”深入贵州修文各个乡镇中,表演了《奢香夫人》《阳光路上》等。同时,黔剧传承者主动贯彻走出去的方针,在10多年间开展了全国巡演。另外,在黔剧发展过程中,黔剧创作者与表演者对传承人的培养方式也进行了积极调整,积极深入年轻人当中,缩短与其情感上的距离,使相互更为了解。
五、结语
贵州黔剧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及体现形式,长期和贵州群众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等有机相融,是无形的一种文化记忆。“非遗”是近年来的焦点词,贵州黔剧的非遗保护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保障。随着传统村庄不断减少,贵州黔剧非遗保护及承继也应该与时代同步,创作出富有时代价值、与现代人的审美及精神文化要求相符的作品,让贵州黔剧更自然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