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母”蜕变
2023-09-18王益可
王益可近影。
从我上小学起,母亲就始终保持着“严母”的形象。每天,我必须要完成学习和练琴任务才能出去玩;好不容易可以玩了,还要时刻担心是否到了母亲规定的回家时间;偶尔犯错,就不可避免地遭受一顿“狂风暴雨”般的教训……所以,我总会在心里暗自埋怨母亲的严苛。
母亲是军人,身上总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特质。就拿辅导我练琴来说,学钢琴的确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我10年的学琴之路绝对离不开母亲的“带领”。母亲虽不会弹琴,却一节不落地旁听了我的钢琴课,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第二位钢琴老师。在家练琴是绝对不能糊弄的,无论她在洗衣还是在做饭,只要发现我打算含混了事,听到多么细微的错音,“再练一遍”的吼声,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进我的耳朵。
我的钢琴老师都不禁感慨,如果没有母亲的支持和督促,也许就不会有那个六年级就取得钢琴十级证书、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我。母亲的性格,注定了她是一个有毅力的人,而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母亲退役那一年,我刚上高一。为了陪我读书,她没有选择回北京安置,而是选择自主择业,在驻地陪伴我,从女军官变成了全职妈妈。母亲与我的矛盾中心,也就慢慢转移到了我的学习上。高三那一年,我们全家就像打了一场无比煎熬的仗。父亲作为辅导学习的主力,每天陪我学习到深夜,研究题目比我还用功;我则每天保持着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的“两点一线”;情绪上最焦虑的却是母亲,父亲陪我熬夜时,她虽然很困,却仍然想要一起陪同。她总想为我做点什么,可说出口的话,却又变成了一连串的唠叨。
记得有一天,因模考成绩严重下滑,我又遭到了母亲的训斥和数落。恰巧那天父亲出差,没人护着我。考试失利的懊恼、母亲失望的语气、家中压抑的气氛,让本就被压力包围的我再也无法忍受,把手里的碗筷一摔,将压抑在心底的情绪尽数爆发出来,言语间全是对母亲的怨怼。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话有多尖刻的时候,已经晚了。说出的话就如同泼出的水,再后悔也来不及收回了。我看到母亲的脸色骤然灰暗下来,怒气也慢慢从她的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复杂神情。我不敢看她,但我知道她一定很难过……怎么可以这样说?我真想给自己一巴掌。
2023年1月,王益可与母亲。
那天,我们母女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吵一架,但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过了很久,冷静下来的我去向母亲道歉,试图弥补那些如利刃般的话语给她带来的创伤。母亲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但她只是摇了摇头,并不言语。此刻的母亲一反常态,脆弱得像一个孩子。
良久,母亲握住我的手说:“妈妈也是第一次做母亲,也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原谅妈妈吧。”
那一刻,我理解了为何都说母亲就是这世上最伟大的人。因为母亲永远不会真正怪罪自己的孩子,她只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未来不那么难走。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很久,从她的童年讲到我的童年。原来,她曾经也是个会犯错的孩子,听外婆给她讲道理;原来,我也像曾经的她一样,需要时间去成长。
我上大学后,母亲不再那么重视我的成绩。平时,她总是关切地问我:“今天好着没?”“开心吗?”她更在意我的身体是否健康,心里有无烦恼事。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她也只是微笑着安慰我:“没关系,下次咱们接着努力。”
母亲好像真的变了,她甚至开始开导身边那些考生家长,劝他们放宽心,莫焦虑。我打趣母亲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却笑说:“当时是妈妈不好,对你太着急了。”
母亲说,我长大了,未来的路要由自己选择,只有拼出一条路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从前,她和父亲可以帮我、教我,但今后的一切,都是属于我自己的人生,谁也无法替我前行。我这才明白,原来父母曾经的严格管教,只是为了给我的将来铺下坚实的道路。而我,当年不明事理的反驳和顶撞,又显得那么幼稚。
上大学离开家后,我还曾一度担心母亲会不会因为整天待在家里而抑郁。然而,她以当兵20多年的自律和坚韧,又活出了另外一种样子。
如今,母亲热爱健身,每天晨跑已经成為习惯,健身房也是她的常驻之地,年近五十,仍然拥有让人艳羡的马甲线。不仅如此,她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运动,一起享受挥洒汗水的快乐。她爱好摄影,随时随地用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和姐妹们四处旅行,郊游野餐,洒脱又浪漫。
一天,我看到母亲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心中有绿洲,贫瘠的荒漠也能开出美丽的花。不论身在何处,创造美好,记录美好……”我竟有一种欣慰之感。我想,时光不仅赋予了我成长,也见证了母亲的蜕变。她活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样子,自信而发光。
(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学生)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