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回望和当代走向:新语境下隆回农民画的转型

2023-09-18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葛淑杰

艺术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花瑶农民画隆回县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葛淑杰

中国农民画有其特定的内涵体系。从广义上而言,中国农民画专指中国的民间绘画,本文涉及到的是特定意义上的农民画,特指在新中国初期新文化思想统领下形成的,农民参与新中国文化建设进程中具体的绘画实践。隆回农民画的发展,既有对优秀民间美术的借鉴与吸收,又有在现代化浪潮下生发的新内涵。隆回农民画已经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重要价值已经得到重视,同时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保障。隆回农民画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呈现当地独特民俗风貌为主,是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瑰宝。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农民画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审美取向、精神旨趣也有所改变。对隆回农民画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度梳理和研究,分析其在当代语境转化下承载的民俗文化和民众情感,有助于拓展隆回农民画内涵式发展路径。

一、隆回农民画原生环境探微

隆回县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隆回县县内山、岗、丘、平地各类型齐全,西北为雪封山余脉,东南为丘陵地带,自然生态资源较为丰富。一个地区的文化现象都是在其历史发展中产生的。隆回县艺术文化的形成与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隆回县设县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其地处楚文化和梅山文化发源地,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隆回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除了汉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为瑶族和回族,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包括苗族、侗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由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民俗习惯略有差异,正是多民族交融,促使隆回县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习惯,进而表现在农民画作品中。其中,瑶族作为最神秘古老的民族之一,文化丰富而独特,花瑶挑花极富盛名,成为隆回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回族有自身特有的宗教信仰,重视宗教活动,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占全县人口最多的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来往频繁,文化交互融合,也形成了较多的民俗习惯。以滩头年画为例,在新年到来之际,人们为祈求明年平安顺遂都会在自家门上张贴滩头年画,其寓意是辟邪①。这些风俗习惯都是经过当地百姓历代传承或受其他民族影响而形成的。

农民画是当地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产物,包含着很多民俗现象,透过农民画可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隆回农民画亦然,在隆回农民画中有很多别具一格的内容,能够向欣赏者传达本地特色②。通过研究隆回农民画可以发现,隆回农民画艺术特色的形成植根于该地区民间美术,尤其是受滩头年画影响较多。据研究发现,多数滩头年画的创作者也均为农民画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隆回农民画的创作与发展。

隆回农民画类型多元,较常见的包括日常生活画、花瑶特色画、可爱童子画、民谣故事画以及寓意吉祥画等。无论哪一类农民画都具有民族文化特征,且主要表现民风民俗特色。以日常生活画为例,可以细分为生活劳作画、美食制作画、传统工艺画等,其中生活劳作画占比较大,主要表现的是人们日常养殖与耕种内容③。这些作品画面往往夸张变形、稚拙古朴、色彩瑰丽、人事物杂多而协调统一于一体,生活气息浓郁。例如,肖刚善的《犁田耙田》(图1)中展现了两名男子在田间耕作的场景,呈现了隆回农民的日常耕作状态,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犁田需要消耗更多体力,所以多选用身强体壮的大牛与成年男子,而耙田则相对轻松一些,所以多由年长者牵着小牛完成,从中可以看出当地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从画上老者的配饰也可知晓当地老年人吸食烟草的习惯。画面中人与动物协同劳作,动静相宜、意趣横生,是反映当地农耕劳作场面的典型作品。

图1 肖刚善《犁田耙田》

二、隆回农民画的发展脉络

中国农民画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掀起了一场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相互交织的整体性运动。农民画运动被视为一种农村现代化的文化实践活动④,担当了重要角色。以农民阶级为创作主体,以农民相关实践为创作内容,体现了新中国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农民群体以对话身份参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一定程度上,中国农民画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的一种文化景观。

隆回农民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道教功德画,但其产生则与两方面有关,其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下,各地开始加大了艺术创作,隆回农民画也在此时逐渐发展起来。其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为促进生产,隆回县鼓励农民画家参与宣传壁画绘制,以响应当时政策,隆回农民画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上世纪90 年代隆回农民画进入鼎盛辉煌时期,该时期,政府逐渐加大了对隆回农民画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画家积极创作,并扩大了创作队伍,同时也组织隆回农民画作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绘画比赛,这些画作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荣誉⑤。进入21世纪以后,隆回农民画经历了萧条期,随着隆回县文化局领导的更换,逐渐减少了对农民画的关注,加之受改革开放的经济冲击,导致很多隆回农民画家放弃创作、另谋生路。时至今日,只有少数画家依然坚持农民画创作,再创辉煌,他们的作品出现在很多画展上,并得到很多受众的欢迎和喜爱。

三、隆回农民画的民俗特征和情感表达

隆回农民画植根于隆回地域文化,很多作品取材当地歌谣、民俗、故事、民间美术等,其中蕴涵大量民俗信息,在各类型画作中可以窥探当地的民俗特征和情感表达。

第一,民间歌谣。在隆回,人们为了哄小孩子开心,通常会创编一些歌谣或童谣,如“有哭有笑,猫翁滴尿,老鼠做煤,公鸡抬轿,抬得猫翁咪咪叫”。这是一首在隆回当地流行了很久的童谣⑥。农民画家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感受,并通过画作的形式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如图2 所示),通过观看这幅画作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乐曲声与鞭炮声正萦绕耳畔,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当地人民在举办嫁娶仪式时热闹的场景,让外界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与文化。

图2 肖刚善《戏猫图》

第二,民间故事。所有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流传于隆回的民间故事亦然,为了让故事更具立体化与直观化,很多农民画家也会在自己的画作中展现这些故事,并体现画作的叙事性。在隆回当地一直流传着吃药材的鸡下五颜六色的蛋,后被老鼠喂糖转而不再继续吃药材,失去原有光芒的故事,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不要应为一点甜头就不愿再吃苦,有时吃苦也未必是坏事。农民画家刘建蓉用画笔直观立体地描绘了这一场景(如图3 所示),并取名《老鼠盗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欣赏画作,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能让人更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图3 刘建蓉《老鼠盗蛋》

第三,老后与花瑶。每种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主要是由于有爱好艺术的传播者,而每个传播者为了艺术传承都会留下各种各样的事迹与故事,隆回农民画亦然,在隆回农民画传播的过程中,老后作为痴迷花瑶文化的摄影家起到了很大作用。老后原名刘启后,为了记录下花瑶文化,他前后四百次进入瑶山考察,几乎瑶山每个角落都遍布了他的足迹,世人也在老后的作品下对隆回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纪念老后与花瑶的传奇故事,刘建蓉用画笔记录了老后获奖后再回花瑶时与百姓热闹和谐的场景(如图4所示)。

图4 刘建蓉《最美花瑶人》

图5 刘建蓉《奶奶,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哦》

图6 刘建蓉《长大我要成为你们这样的人》

通过观察上图可以了解老后再回花瑶之后,花瑶人民对老后十分热情,这幅画不仅表现了老后对花瑶所做出的贡献,更表现了很多花瑶民俗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画作的纪念意义,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第四,孩提故事。在隆回农民画中也有很多表现孩提故事的画作,主要记录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反映隆回人多子多福的愿望⑦。此外,也能从中发现隆回当地孩子在幼年时期具体的娱乐活动,这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当地儿童生活习惯、娱乐项目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隆回县近年来逐渐加大了旅游业发展,隆回农民画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并被应用到产品包装上。随着隆回农民画在产品包装上的运用,更多人可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也能了解当地民族风貌,吸引更多游客与消费者的目光,带动更多人到隆回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增长。

四、新语境下隆回农民画的当代走向

应新时代美术创新式发展的需求,历经多位农民画家的探索,隆回农民画被赋予的现代性特征,愈加丰富多样,体现出农民画艺术家在时代语境转化下和文化适应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隆回农民画的当代语境

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时代。文化的融合交流常常以一种跨域时空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技术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密切观照到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相当部分的农民不再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生,从农耕社会走向了城市生活,大多加入到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行列中。新型数字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艺术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另外,大众文化以其丰富多样、娱乐性强、通俗普泛的姿态进入大众生活中,为社会群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被忽视甚至被摒弃。总之,新时代语境下隆回农民画的生存空间、文化空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为农民画的创作实践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和挑战。

(二)“传统”和“创新”双重书写

隆回农民画的发展,既体现了对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又面临着新时期的转型探索。面对“传统性”的问题,学界之反思一直存在。西方人的“传统”是古希腊、古罗马塑造的古典文化,中国人的传统是民族发展进程中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粹。就隆回农民画的“传统”而言,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吸收;另一方面是基于隆回地域优秀文化展开探索、阐扬和继承。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下,隆回农民画坚守中国“传统”具有重要价值。面对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当代隆回农民画创作应谨慎处理好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城镇化进程下的现代语境是农民画创作主体最为密切的生存空间,探索传统绘画语言和现代艺术语言的融合、拓展绘画材料、运用现代科技更新创作模式和创作手段至关重要。隆回农民画的发展,离不开地域民间文化的滋养。隆回县作为非遗大县,滩头木版年画、滩头抄纸、花瑶挑花等享誉国内外,影响力深远,虽然这些非遗在物质实用功能上已经大为削弱,但是其承载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历史、独特的审美趣味、鲜明的族群特色,是地域文化之重要承载体,应当被重视和传承。溯源隆回民间美术的文化表征,对隆回民间文化进行本元性认知,塑造地域文化体系,以深度认知民间美术符号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助益于溯源隆回农民画创作。总之,民俗文化是隆回农民画的重要基底营养,进一步挖掘和探索民俗文化的重要内涵,提升隆回农民画创作的思想内涵,可以更好地创新隆回农民画创作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丰富画面构成、色彩表达和审美意蕴。

(三)新语境下的“当代生活”叙事

隆回农民画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当代语境的大场域中,坚守“传统”和书写“当代”缺一不可,“画当代”是农民作为创作主体对农民群体当代生活实践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新语境下农民群体参与社会文化叙事的重要面向。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民带来了现实生活在物质、文化、生存空间的大变革,农民画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思维视野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种变化为隆回农民画创作者带来了新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是隆回农民画避免陷入狭隘“传统性”、走向创作“自为”的重要根基。不可忽视的是,谨慎应对“城市文化”的过度杂糅,应当坚守创作“自我”,书写农民群体的真实情感,避免过度的政策导向。事实上,综合材料绘画、中国油画、中国水墨画等在“当代性”创作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效,对当代性的关注是中国美术担负时代使命,在人文、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自我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关注当代社会、当代社会群体是隆回农民画自我创新式发展的关键。农民画创作始终要坚守“表现农民自己”,避免过度地迎合商业和政治需求,以农民的视角、农民的语言、农民的个性、植根于乡土文化展现农民画的当代生活叙事和精神面貌,均表现了农民群体当下具体的生活状态。画面色彩丰富、造型夸张、神似而形不似,是典型的隆回农民画风格,圆形构图巧妙地布置安排,《长大我要成为你们这样的人》主题,以“武汉加油”为主题,通过孩子视角,呈现了普通民众对医务人员的尊敬和感恩,画面充满希冀、勃发向上的时代风貌,画面以橙黄色、绿色为主色调,画面温暖和谐,造型变形夸张,极具视觉冲击力。总之,刘建蓉的作品通过参与当代生活叙事,体现了以隆回农民画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走向创作“自为”的探索,画面延续隆回农民画巧妙布局、统一而又充满变化的构图,以及稚拙、古朴、真挚的原始画风,不失为当代隆回农民画成功的创作实践。

(四)平衡创作中的艺术性和市场化诉求

就隆回农民画的发展而言,收集、研究、展示是其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其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强化其作为审美文化的社会功用,提升实用性,有助于实现赓续发展的目标。可以说,隆回农民画和市场的接轨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逐利的市场机制为隆回农民画的良性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协调好创作和市场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面对市场化的大浪潮,创作主体应坚守独立性和艺术性,当然也不能过度追求艺术性而曲高和寡,脱离市场和大众审美需求。首先应考量市场需求,从消费者视角进行需求分析,通过网络问卷、在线沟通、田野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展开消费者心理学分析。就当下的民俗文化商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农民画的发展而言,单一农民画文创产品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农民画的题材、风格较为单一,未能形成较大的竞争力。特别是面对年龄偏低的消费者群体时,提升农民画文创产品和消费者审美共鸣尤为重要。总之,隆回农民画创作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应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凸出隆回农民画风格、承载本土文化和精神、守候地域族群文化、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五、结语

隆回农民画的创作已经发生转向,立足民俗风情、民间美术和日常生活,守正创新,接轨市场,助益于其赓续发展之路。事实上,隆回农民画的内涵和外延是随时代诉求和社会需求而变化的,其蕴藏着持续性的创新和变革,它不是隆回地域文化的单一呈现,也并非娱乐性、浅泛性的大众文化,而是具有“表达农民情感、突出农民画风格、塑造隆回地域文化特色”的属性,是农民群体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在当下西方文化强势植入的背景下,萌生于民间文化土壤的农民画,天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这之于形成中国特色的当代民间美术生态,建构中国族群美术文化意义深远。

注释:

①刘子琳.隆回农民画在本土品牌包装中的运用——以朱三宝品牌为例[J].艺海,2020(9):119-120.

②刘子琳.民俗文化视角下的隆回农民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③孙婵.农民画的发展路径——以湖南隆回农民画的发展为例[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12):126-132.

④胡绍宗.历史折叠处的精微_中国农民画文化主体的自觉与成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19-120.

⑤刘子琳.隆回农民画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11):66.

⑥张冰钰,曾强.隆回农民画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保护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6(2):123-124.

⑦王婷.浅谈湖南农民画的发展之路[J].才智,2012(5):171.

猜你喜欢

花瑶农民画隆回县
雪之韵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春天
花瑶喜事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花瑶纱衣落谁家
隆回花瑶特色民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与推广
隆回县地产金银花中微量元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