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9-18全坚宇朱正斌赵旭昊魏宗友
全坚宇,朱正斌,赵旭昊,何 胥,魏宗友
(1.太仓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江苏太仓 215400;2.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江苏苏州 215009)
0 引言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在国际上名列第二,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环境污染等原因,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地方品种因受抗性弱、产量低、经济价值低等因素影响而遭淘汰[1-2]。因此,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抢救性收集地方古老及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濒危野生近缘种等资源,对保障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地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3]。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网交错,气候温和湿润,年均降水量1 175 mm,年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230 d,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太仓市地方农作物品种以及农作物近缘野生品种面临减少和消失。当下开展地方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复育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对保护本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促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利用现状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主体
太仓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为太仓市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主体。中心成立于2021年2月,为太仓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心主要职责包括研究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开展农业试验研究并促进成果转化,协调农业科技资源,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棉花育种及实施农作物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任务等。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工作是收集保存具有太仓特色的各类农作物,通过隔离种植,提纯复壮等措施,恢复品种原有特性,同时积极开展棉花新品种选育。棉花育种是太仓农业科研优势项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有4个常规棉新品种和2个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通过省级和国家审定。近年来,通过参加“实践八号”(2006)和“实践十号”(2016)航天育种工程计划项目,选育出一批纤维品质优、产量性状好的新品系(种质)。其中,中长绒棉新品系“太优棉1号”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授权,并正在国家西北内陆棉区参试。
1.2 种质资源保护及棉花育种试验基地
2020年,依托《太仓市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棉花育种试验基地)》项目,太仓投入资金220万元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及棉花育种试验基地,项目资金来源为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奖补资金。基地位于太仓市城厢镇万丰村,占地面积7.73 hm2,其中种质资源保护基地1.67 hm2。项目于2020年3月动工建设,同年6月完工使用,建成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圃1个(56个小区并配套独立灌溉系统),棉花田间人工病圃1个,育苗温室1个,泵站1座,基地门楼2个,相关道路沟渠及绿化若干。2022年基地入选第一批苏州市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1.3 种质资源库及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种质资源搜集工作范围的扩大,种质资源的存储问题突出,亟须建立相应的存储和展示空间。2021年,依托《种质资源保护和棉花选育基地仓储配套工程》项目,太仓投入资金850万元,资金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项目于2021年11月动工建设,2022年9月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2 400 m2,其中一楼为棉花选育仓储区,包含棉样加工室、考种室、农资机具仓库等;二楼为种质资源保护区,包含种质资源保存库(-10℃)、样品陈列室等;三楼为档案室及实验室等。可满足太仓棉花选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以及种质资源科普宣传等多个需求。同时,2021年成功申报苏州市以及太仓市科技计划项目,与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对接合作,构建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1套,实现种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种质出入库管理、种质资源数据管理、入库/申请单位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1.4 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类型与数量
2020~2022年,通过电话问询、调查走访等方式,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55个(见表1),其中低温保存139个,田间种植保存16个。包括太仓白蒜、嘉定白蒜、牛踏扁毛豆、毛板青蚕豆、新毛芋艿、老来青水稻、苏御糯水稻等地方农作物老品种;以及野葱、紫苏、野生姜、野枸杞等野生近缘种。其中,太仓白蒜等地方特色品种,委托徐州、上海等地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组培脱毒,恢复和提高品种种性。
表1 太仓市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清单
1.5 其他财政投入
种质资源保护属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的长远效益,在资源收集、基地建设、日常运行等方面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4]。为保障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棉花育种工作正常开展,太仓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90余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土地租赁、劳务支出、试验材料费、试验检测费、基地运行水电支出、相关设备购置等经常性费用,以及部分试验外协费,如转基因生物安排检测、品种审定参试费等非经常性费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保护力度不够
太仓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一批濒临灭绝的本地优质农业种质资源,如羊眼睛豆、金铃子等得到了有效保护,群体规模数量渐有提升,品种生物特性保持稳定。但由于起步晚,研究与保护工作较为滞后,尚有较多特色种质资源未能及时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地方特色品种逐渐被主流的商品化农作物品种所替代,一些古老农作物种质资源及野生种质资源,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保存,造成很多地方品种、野生种质资源还未来得及研究就被破坏消失。
2.2 人才队伍不稳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和解决种业之“芯”的核心。太仓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人才建设方面,一是人才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岗位调动较频繁;二是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强,缺乏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种质资源学等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三是专职人员不足,工作人员在从事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身兼多职。以上种种限制了专业性的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工作。
2.3 开发力度不高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新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材料,保护本地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最终目的是保留优良特异性进一步开发传承发展。太仓本地没有育种企业,而市内高校以职业院校为主,相关专业的基础研究缺乏,因此目前大都停留在为保护而保护。同时政府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上投入的资金及科研力量也不够,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不足。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是多个部门协调、多个主体参加,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太仓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县级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机制,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融媒体、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认识,发动群众主动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种质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3.2 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专业性强,普查征集、调查收集、鉴定评价、保存入库、共享利用等环节技术要求高,需要强大的专业技术力量作支撑[5]。太仓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能力、高素质、强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建立一支稳定的种质资源保护队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对接科研院校提升保种层次,建立科学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3.3 持续加大政策扶持
为保障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落到实处,对辖区各地要明确任务要求,将地方特色农业老品牌的保护开发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农业工作考核范围。要积极培育壮大和引进种业龙头企业,推动与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鼓励遗传资源的科研工作。可借鉴上海嘉定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经营主体(企业)进行制种(保种)、种植、营销等方面的补贴,扶持老品牌产业化发展,提升地产农产品品牌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来共同推动种质资源产业发展。
4 结语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选育突破新品种、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都有重大意义。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以来,地方种质资源愈发受到重视,发掘保护利用地方品种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关系到乡村振兴事业。如今,太仓地区“新毛芋艿”“太仓白蒜”“太仓牛踏扁”“太仓毛板青”等地方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接下来,把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太仓依托现有自然资源禀赋,加大地方特色农产品示范推广,着力发展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种开发为主的种业企业,不断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也契合“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的城市发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