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调整“热”的“冷”思考
——兼论新文科专业建设

2023-09-18高蓓蕾

关键词:调整专业发展

高蓓蕾

(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在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突出的重要地位。高校依托专业对接外部需求,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专业工作需要的人才。因此,专业设置与调整、建设与改革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数量和质量。

自1954年我国提出《高等学校专业分类设置(草案)》,到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发布,共经历了全国范围本科专业设置的六次重大调整,每一次专业重大调整前都经历数量扩张期,中间经过广泛深入讨论和冷静的思考期,最终到规范名称、培养口径、种类数量的新目录运行期。而且,每一次国家专业目录的重大调整都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改革重大历史进程密切相关,专业目录调整有效缓解了一段历史时期内人才供求矛盾,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是先导,至关重要,自此我国专业调整进入新周期。

一、新周期:专业调整“热”的政策背景

2018年 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1]“新时代高教40条”《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了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动态调整的任务:开展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建设一流专业,主动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儿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2]全面开启专业调整建设的新征程。

为积极回应国家的战略部署,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省域为单位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成为新趋势。2017 年山西召开全省高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会议,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3]出台《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增设指南(2018—2020)》,[4]开启大规模的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两年时间,山西全省共撤销停招本科专业265个,占原有专业总数的19%,撤销陈旧专业方向98个,占原备案专业方向的70%;新增设并安排招生专业143个、专业方向8个 。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5]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河南省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6]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都明确指出,到 2025 年全省现有本科专业点数量拟撤销或停招 10%~15%。新增一批特需急需、新兴交叉、未来产业等专业点,理工农医类专业布点占比达 65%左右;完成 300 个左右专业点锻强提质(约 9.3%左右)和 1 500 个左右专业点重塑升级(约 46.4%左右);建成一流本科专业点 1 000个左右。202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7]提出要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指导全省高校增设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民生急需的本专科专业点504个。河北、辽宁、江西、福建等省教育厅也相继出台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办法,进一步明确新设、停招或撤销本专科专业的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指导高校调整优化专业,布局谋划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详见表1。

表1 部分省专业优化调整方案

通过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性引导,高校动态调整专业积极活跃、专业调整热度高,调整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设置了一批前沿、新兴、交叉的学科专业,撤销了一批布点多、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低迷的专业。根据2015—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8年间,本科新设专业增加272种,同时3 539个本科专业被撤销(见图1)。其中,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新增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高校有77所,成为新增备案专业中数量最多的专业;其次是“人工智能”专业,新增59所;“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增39所。在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共计925个本科专业点被撤销。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有27所,是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23所(见图2)。梁志星等学者的研究显示,2017年以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等新兴技术专业成为增设热门专业;撤销较多的专业包括“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等。[12]

注:部分数据来自高绩(ID:gjdata)本科专业数量连续5年被撤销!盛极一时的专业“不香了”?

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13]

二、冷思考:专业调整对文科发展影响的隐忧

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的。[14]专业与学科、科技文化、职业变革、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关联决定了其动态变化的必然性,也决定了优化调整专业必然呈现常态化趋势。然而专业设置调整内在的逻辑,即社会发展需求、高深知识发展、学生发展三个逻辑高度耦合,同时这三个逻辑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存在不可控性,和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在决策过程中关注一个而忽略其他,或者是忽略了不同逻辑自身规律,都将带来问题。

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是从事知识生产,高深知识是专业设置的基本逻辑和出发点。大学从创办之日起就存在这些无任何职业考虑、为知识而求知的学科化专业,如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专业。[15]而前文提到的多个省份的专业调整设置方案将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来确定专业的去存,比如安徽提出,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在实践中也引发了争议。传统人文学科专业与人才市场之间没有强关联性,与职业无直接对应性,但这类专业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致沦落为职业训练场所的基础,从长久发展来看对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都不可或缺。如果将就业率作为专业调整的唯一指标,忽略了专业背后高深知识的发展逻辑,无疑将影响人文学科专业的长久发展。

当然,现代大学已走出象牙塔,进入世界的中心,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重要功能。公共管理、教育、法学等应用社会科学是在传统人文学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反映社会需求。[16]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推行公务员制度之时。1998年将其正式列入专业目录后,仅2000年到2004年,开办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就从57所增至300多所,年均增长率超过40%。目前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1 000多个,包括400多个行政管理和500多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40年时间,培养了大量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也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最初需要懂管理的人才,到要求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满足生产模式Ⅱ新知识需求的创新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光明日报》报道,从招聘网站的数据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17]麦可思2022年就业报告显示,政府及公共管理行业对人才吸纳量2021届比2017届上升了0.5个百分点。[14]一降一升说明,按照社会需求的逻辑,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公共管理人才,但面对时代的新要求,公共管理人才需求类型和专业素质结构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按照专业与职业对应关系来理解社会需求,简单化认为社会需求少或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撤了之,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学生个人和社会也会造成损失。

大学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调整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更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增长以及非认知技能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学生成长还包括未来适应职业环境变化的转换能力和迁移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麦可思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工作五年内有38%转换了职业。[18]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思想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ChatGpt横空出世,打破了人们对岗位需求的常规设想,有人预计,从事分析和决策以及从事知识性、程序性的劳动等都可能在短时间内面临转型或者被替代,不可替代的是人的创造性工作。所以专业调整,相较于转换门庭,更重要的是重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高阶的认知能力和通常与博雅教育相结合的技能。”[19]大学是青年人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成长还包括个性发展与个人志趣的养成,特别是个人志趣成长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之间的紧密结合。现实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多根据就业率、报考率、转专业率等数据指标调整专业,以便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留出空间。然而政策助力新兴产业布局的同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人力的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通信等报酬丰厚,是受人尊敬的职业,鼓励最聪颖的年轻人选择这些专业,激励大学将学生引导到这些领域。[20]我们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性的教育,助长了功利主义,影响了学科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新文科建设:专业调整的本义

专业动态调整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对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步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政策性引导高校设置专业仅仅是专业动态调整第一步,还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表及里,从专业内部发力,在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学生发展上下功夫,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育强国梦。特别是文科专业担负着培养新文科人才的重任,要传承和引领社会文化,要思考新技术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问题,要在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在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有所担当,这些都必须深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层面,就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

南京理工大学调整专业发展理念,以发展的理念看待专业,挖掘专业的发展潜力,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学校从2014年开始专业发展潜力评估,秉持发展、开放的理念,从专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动态评估专业发展潜力。评估中避免用结果性指标如毕业率、就业率等评估专业,而是从实现专业价值增长的全链条、各个环节——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等全面评估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增值能力,进而发现问题,适时予以调整和改革。学校并没有因为就业率而撤销专业,却通过评估发现了影响就业率的问题,新生适应性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问题。学校设立了1学分的专业导论课,由专业负责人、教授为新生开设,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系统性的了解,使学生能够较好融入专业学习,加强学习投入;在大学一年级设置班导师的基础上,增设新生学业导师,学生跟随导师开展研究性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文科专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校瞄准打造特色树立精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把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到专业中,形成具有学校风格和特色的文科专业。每一个专业看似独立存在,但事实上专业与高校之间始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南京理工大学文科专业主要设置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文科专业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公共事务学院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设置于1994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于2000年。从专业建设之日起学校就将文科专业办学定位在文理交叉融合,实现特色发展上。从“十三五”开始,学校实施精品文科建设计划,“十四五”进一步推进文科与理工医交叉融合,打造具有南理工特色和优势的精品文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余年建设始终把着力点放在“精品”上,稳定招生规模,打造科技政策特色;同时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原有特色基础上向数字治理方向拓展,增设数字治理、电子政务、数据分析方法、程序语言等系列课程,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等,优化课程体系,主动回应大数据时代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新发展方向,确保专业始终处于发展的前沿。

学校调整囿于校园的传统专业办学模式,始终扎根在基层,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我国于1993 年正式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是从西方主要是美国引进的“舶来品”。专业设置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依靠欧美等西方国家引进,[21]其专业的中国化和本土化问题一直都是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如何办好社会工作专业,摆脱学无所用的“专业性悬空”、进无可进的“职业性排斥”,[22]也一直是我们思考解决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立足基层、社区,先后与南京玄武区社区、鼓楼区检察院、江阴民政救助中心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建立20余个实践基地,将基地负责人与任课教师联系起来;将课程教学、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与实践基地联系起来;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将专业实践、科研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与帮助解决人民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使社工教育始终对接社会,学科专业本土化得以落地生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教育,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投身公共服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校坚持培养全面发展人的专业办学目标,专业实施全过程思政,加强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致力于培养社会治理人才,因此比任何专业都强调学生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职业伦理。一方面以南京理工大学的军工精神为牵引,弘扬“忠诚坚毅、精工卓越”的军工文化,大学生自发组建“读懂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团”,运用专业学习获得的社会调研方法,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实践调研中读懂中国、读懂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两个专业的党员教师主动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融合,结合党日活动和基层教研室活动,开展学思政、研思政、讲思政的系列教研活动,研讨课程思政方法,分享课程思政经验,提升课程思政水平,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课程思政、学生的社会实践,强化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通用能力;通过专业教育为毕业生在特定领域的学术追求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猜你喜欢

调整专业发展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工位大调整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