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实践机制探讨
2023-09-18刘锋
[摘 要]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和活力迸发的高校创新生态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高校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之间是相互涵育、协同共促的。推进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要以“三风”建设为出发点,以“三创”赋能为关键点,以“三力”并进为落脚点。新时代要着力健全完善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协同发展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分析研判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关键词]高校政治生态;高校创新生态;互育共促;实践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8-0074-07
[收稿日期]2023-05-11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教育管理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相互涵育的路径研究”(GL2022-A02), 主持人马立民。
[作者简介]刘锋(1988— ),男,河南南阳人,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 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高校党建研究。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和活力迸发的高校创新生态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当前,“以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滋养创新生态的‘百花齐放,以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涵养政治生态的和谐向上”[1],推动高校政治生态与高校创新生态二者互育共促,能够为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高校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的内涵及内在关联
高校政治生态与高校创新生态之间相互涵育、协同共促,二者有机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之中。大力推进高校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互育共促是新时代实现高校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育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的生动实践,对新征程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的基本内涵
高校政治生态以生态学为视角对高校的政治发展状态和环境进行考察,是由高校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高校的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这个综合体主要包括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工作作风、治校能力等,还包括师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追求、行为方式等。其中,“作风、教风、学风”(以下简称“三风”)是高校政治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良好的高校政治生态应该是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在遵守高校法规法纪、遵循政治活动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营造风清气正、遵纪守法的从政环境和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主要表现在领导集体负责、党群关系和谐、治理体系健全、教师教风严谨、学生学风优良、校园文化健康等方面。作为针对高校场域及高校党建而提出来的党建范畴,高校政治生态以压实责任、夯实制度、建强队伍、优化环境为涵育目标,蕴含着鲜明的人民性、政治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创新发展之路的政治保障。
高校创新生态是以开放协同、优势互补、价值共创为目的,是由高校的创新共同体、创新支持机构及创新支持环境之间共生共存、动态演化而形成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其中,“管理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创新”(以下简称“三创”)是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良好的高校创新生态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创新支持机构协同发力、教学科研创新行为科学、管理服务理念与模式先进、国际合作环境优越等。高校创新生态涵盖教学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政府以及金融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维持系统运转的规则等,具有互联性、共生性、协同性等特征,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技能、推动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创新的强大动力。
(二)高校政治生态是高校创新生态建设的基础条件
良好的高校政治生态指明并引领高校创新生态蓬勃发展的实践方向,为高校创新生态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首先,扎实的高校干部作风是高校创新生态建设的政治保障。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尽职尽责,党群关系和諧,能够确保高校在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等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其次,严谨的高校教师教风是高校创新生态建设的动力支撑。高校教师教风严谨,教学行为规范,学术风气、学术道德端正,能够确保教师把牢科学研究的政治方向,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助推科学研究成果的高水平产出及转化,为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提供重要动力。最后,优良的高校学生学风是高校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学风优良、校园文化健康,能够促进学生养成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引领创新学风,并营造积极向上、比拼赶超的校园学习氛围,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优越环境。
(三)高校创新生态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应有之义
活力迸发的高校创新生态涵养并彰显高校党政干部务实作风、教师严谨教风以及学生优良学风,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健全管理服务体系、推动管理服务创新,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实践需要。高校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建设智慧校园,实现高校管理服务的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是高校党政干部扛起政治责任、强化管理服务意识的生动实践,也是增强管理服务效能、高质量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的内在要求,能够涵育与塑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务实作风。其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推动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能够涵养与建设“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良好教风。最后,健全科研创新体系、推动科学研究创新,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之举。高校用科研实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支撑高质量育人事业,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并着力开展“科学精神与学术规范”教育宣传等品牌活动,这是强化科学研究创新、引领事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也是推动高校政治生态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育人事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能够涵育与建设“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综上所述,高校政治生态与高校创新生态之间是互育共促的。高校政治生态助推和制约高校创新生态的涵育与发展,没有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的滋养,活力迸发的高校創新生态就难以形成。同时,高校创新生态彰显和涵养高校政治生态的培育与塑造,不形成活力迸发的高校创新生态,高校政治生态的发展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当前,在科学把握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新时代大力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等,着力提升高校的科技硬实力,增强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不断促进高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二、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推进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要以“三风”建设为出发点,以“三创”赋能为关键点,以“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办学治校能力”(以下简称“三力”)并进为落脚点,不断推动形成清正廉洁、和谐稳定的育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三风”建设: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切入点
以“三风”建设作为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切入点,强化务实作风、树立严谨教风、培养优良学风,是推动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新时代,高校要着力强化“三风”的引领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高校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强作风、严教风、优学风为实践抓手,并“以良好作风带教风促学风”[2],厚植政治生态之根,营造清正廉洁的从政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其中,在强作风方面,要强化党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坚持深入基层调研,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推进“办实事”长效化;着力开展警示教育,树立廉政勤政意识。在严教风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要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四个维度发力,全方位贯通教育教学各过程,最终实现‘三全育人”[3];坚持强化教学规范,划定教风建设“红线”;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发挥严谨教风榜样引领作用,推动严谨教风建设长效化。在优学风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线,以特色品牌活动牵引学风建设;不断强化教师引导作用,选树学生朋辈示范,以优秀典型宣传营造勤学、求真、笃实的良好风气;深入开展“优学风”专题警示教育,形成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严促管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二)“三创”赋能: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关键点
以“三创”赋能为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关键点,着力推动管理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以及科学研究创新,是促进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高校要不断促进“三创”同向发力,培育活力迸发的高校创新生态。高校应积极融入国家与地方政府创新生态系统,以大学科技园为战略依托,引入来自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相关资源,深入推进“三创”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4]33而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有机集合。因此,要着力推动高校始终成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科研攻关主力军、创新驱动策源地以及管理服务和国际合作的有力平台,通过“三创”的整体推进、同向发力,培育活力迸发的高校创新生态,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三力”并进: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落脚点
以“三力”并进为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落脚点,着重提高科技硬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是推动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新时代,高校要着力推动“三力”协同共进,实现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办学治校能力的有效聚合与整体性的持续提升。一是高校应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强化校地校企合作,提高成果转化效率,锻造强硬的科技硬实力。二是探索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文化高地,激发师生爱校情怀,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三是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创新高校治理模式,促进管理、教学、科研齐抓共管,切实保障校园师生安全,不断提高办学治校科学化水平。
总之,在科学把握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内在关联和实践要求的基础上,要着力促进“三风”建设,强化“三创”赋能,实现“三力”并进,不断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和高校创新生态互育共促,以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厚植百花齐放的创新生态,并以高校创新生态建设的成果验证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实践成效。
三、大力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实践机制
新时代,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教育引导党政干部和师生群众为高校育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亟待强化实践机制保障。当前,要着力健全完善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协同发展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分析研判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为不断推动高校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互育共促,协同推进学校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双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强劲引擎动力。
(一)健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协同发展机制
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互育共促,既展现了高校健康的政治风貌,同时又塑造了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达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效果。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健全二者互育共促的协同发展机制。
一是增强各部门推动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主动意识,营造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良好氛围。当前,要着力推动管理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以及科学研究创新,把创新理念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要坚持以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廉洁的育人环境,并增强党政工作者、一线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担当,激发其推动学校创新治理的主动意识。
二是夯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建强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主体力量。在领导班子的选优配强方面,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务实创新的高校干部队伍。同时,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秉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入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通过培训进修、强化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教师队伍育德育人能力。此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5],引导师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术前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为高校创新生态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力量。
三是健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运行机制,推动二者协同发展长效化。在明确各级部门推动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和目標任务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现有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的优势,“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6],并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不断形成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协同发展机制,为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长效化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激励保障机制
大力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内在地要求必须不断创新激励政策、完善制度体系,健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激励保障机制,为高校的“党建引领”和“创新发展”两大战略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一是创新激励政策,激发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内生动力。要着力健全完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等相关政策体系,促使教师的物质激励、荣誉奖励与工作绩效深度挂钩。同时,以工作完成度和总体业绩为依据,健全完善教师队伍的晋升激励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其进行管理服务创新、科学研究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创新的内生动力,增强育人实效性。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夯实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制度支撑。一方面,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健全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完善高校基层党建、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规章制度,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风和“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风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以扎实的制度保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围绕设施设备、资源建设、职工培训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构建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创新的崭新格局,塑造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
(三)完善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分析研判机制
新时代完善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分析研判机制,应根据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蕴含的不同内容、核心要素,聚焦分析研判的相关重点领域,设计精细化、可量化的研判指标,并健全分析研判体系。
一是以“三风”为切入点,科学设计高校政治生态研判指标。在作风方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强化正风肃纪与责任担当,不断地形成扎实作风,切实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管理效能,以优良的机关作风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教风方面,要着力从道德修养、课堂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引导教师创新育人模式,不断地形成严谨教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学风方面,从思想教育、专业素养、校园生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修德、勤学、笃实,不断地形成优良学风。
二是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从管理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规范设计高校创新生态研判指标。第一,要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管理服务思维,从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推进管理服务智能化、健全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高校管理服务创新,增强为师生办实事的实效性。第二,应“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7];还应立足学校特色与办学定位,坚持能力导向,从强化协同育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聚力赋能新时代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第三,要着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科学研究创新引领发展的核心作用,从推动学校、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攻关,以及搭建国际化的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健全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最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育人事业。
三是成立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工作小组,强化统筹协调、齐抓共管,促进分析研判机制的常态化运行。当前,在高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可以探索成立以“三风”建设为主要研判内容的高校政治生态工作小组,科学研判高校治理模式、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纪检监督体系构建、师德与教风学风培育等方面的运行状况。同时,成立以“三创”赋能为主要研判内容的高校创新生态工作小组,科学研判高校、政府、企业等相关创新主体推动协同创新的实时状态,“探索形成集成、融合、跨界的组合式创新方式”[8],促进知识链、学术链、学科链和管理链的融合创新,实现产学研统筹部署、一体发展。
(四)优化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考核评价机制
新时代优化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助推高校落实基层党建与育人事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内在要求。当前,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风向标”和“助推器”的作用,树立开放性、多维度的考评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和方式方法,强化考核评价的结果运用,助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完善考核评价内容。具体来讲,“德”主要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能”主要指的是管理服务与统筹协调、学习与调查研究、开拓创新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绩”即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等方面产生的组织效能、工作效率、社会效益等;“廉”是指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廉洁从业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二是优化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开公正。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考核评价过程必须坚持分类、分级进行,遵循民主决策的工作原则,健全“个人自评、单位初评、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考评”为一体的考评流程体系,切实增强考核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同时,要善于借助大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加强对考核的统筹整合,切实解决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烦琐考核等问题”[9],优化考核程序,确保考核过程的规范、高效、有序。此外,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衔接,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坚持考核与考察、考核与监督一体推进,实现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状况的横向可比较、纵向可追踪。
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增强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考核评价的实效性。考核评价是开展奖惩、选聘、晋升等相关工作的关键依据,“教师考核评价承担着激活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及优化教育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使命”[10]。鉴于此,必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将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实绩实效的考核评价结果与党政干部、一线教师的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挂钩,着重把师德师风、工作业绩、考核实绩、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评标准,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最大化地激发高校党政干部、一线教师等力量主体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姜泽廷.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互育共促——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的保障和动力[J].北京教育(高教),2022(3):25-27.
[2]王握文,马德良.以良好作风带教风促学风[N].解放军报,2011-05-06(1).
[3]牛晓锋.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论析——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J].党政干部学刊,2022(12):70-77.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李勇,王军政,肖文英,等.“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12):20-26.
[6]薛卓婷,陈河.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22(11):125-128.
[7]虞蓉,王雁.守正创新做好高校党管人才工作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23(1):48-54.
[8]郝政,褚泽泰,刘艳峰,等.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提升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组态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23(2):18-26.
[9]鄧国胜.官员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的创新[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12-15.
[10]张卓.多源流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99-105.
责任编辑 魏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