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灵晕”观点浅析
2023-09-17林真如
【摘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提出“灵晕”观点的代表性作品,作品提出在“机械复制”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生产理论、“灵晕”论等。作者批判了机械复制时代中艺术作品“灵晕”消失和只剩“技术空壳”的状况、艺术品的神圣性会遭到消解的危机。本文第一部分为对作者与作品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紧接着运用一定的逻辑顺序评述作品中关于艺术特征、艺术传播价值和艺术接受模式转变等内容,进而提出在技术盛行的时代下艺术品的“灵晕”会根据时代改变其表现形式存在的观点,重点在于创作者和接收者对待艺术品时,内心满怀神圣。
【关键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灵晕”;艺术生产理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6-0041-04
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质量在攀升,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而人民大众对艺术的需求逐年提升,现如今艺术呈现出平民化和世俗化的趋势,文化多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它不再是过去西方式的精英文化。而快餐式艺术消费逐步被时代所需要,艺术被大批量生产,录像、影音、画报、广播等可以用机械复制出来的艺术以一种迅猛的姿态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这不禁让人们思考:在社会迅速商品化的同时,艺术品是否失去了某种神圣的意味,而逐渐与技术时代下的商品融合,成为“技术国土上的一朵兰花”①?
本雅明他的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提出了在“机械复制”这种时代背景下的灵晕论、艺术生产理论、电影理论以及大众文化思想,点明在此时代背景下艺术品“灵晕”的消失的特征、艺术品展示价值取代崇拜价值的价值转变以及艺术接受方式从对传统艺术的“凝神沉思”到对机械复制艺术的“消遣”的转变、更有其对电影艺术、对大众文化的技术乐观的思想等。
他一方面批判了机械复制时代中艺术作品的“灵晕”消失,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理论向我们展示了技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如今大众媒介与大众艺术的飞速发展一一印证了本雅明在大众文化发展方向上的正确预见。他的理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对大众文化发展、对艺术品“灵晕”在机械复制时代下何去何从等问题的启发。
一、理论基础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中独树一帜的成员,本雅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艺术生产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艺术生产理论”,通过艺术生产、机械复制艺术和艺术政治学的方面展现出来,而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技术之于艺术”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所在,围绕“灵晕”这一概念,作者阐述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技术驱散了作品的“灵晕”,导致了艺术创作方式、艺术品性质和功能、传播和接受方式的转变。本雅明希望能够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引下,以建立新的艺术理论的方式指导无产阶级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反抗法西斯意识形态统治②,这也成为他提出这些艺术理论的目的。
本文将从艺术品的特征、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转变的顺序出发,按照作者的思路和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评述。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生产、
传播模式的转变
(一)艺术特征的转变:“灵晕”的消逝
作者在文章开头为我们回顾了人类复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的熔铸到木刻、石版画,再到平版印刷、照相术、有声电影这些复制技术的发展,启发他对艺术品的复制和电影艺术这两种现象对传统形态的艺术的冲击的思考。他意识到目前处于机械复制的时代——目前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是由手工劳动社会向机械工业社会转变的。这个转变使先前与手工劳动对应的古典艺术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与新的机械传播方式相适应的机械复制艺术③。
关于“灵晕”的概念是文章的核心,它可以理解为艺术传统艺术作品的“本真性”和“独一无二性”。本雅明在其文章中指出,再怎么成熟和完美的机械复制技术,它们所创造的艺术复制品都缺乏一种独一无二的美感——也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特有的“灵晕”。
復制的技术用“众多”取代“独一无二”,机械的复制品独立于原作,也破除了受众欣赏的时空限制,用普遍的“平等感”和消失的“距离感”使传统艺术作品中带有的“灵晕”消失了,因为复制技术使原作的在场性消失,从而让艺术对象的本真性受到了扰乱。而这种“灵晕”带给受众的体验是一种“顿悟”式的、在审美活动体验中被审美对象完全吸收而陷入凝视和沉思状态下感受到的东西。在本雅明的理论中,艺术作品特有的“灵晕”产生的条件是“距离感”和作品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受众面对近在咫尺的原作也要从理智上保持距离,才能体会到艺术品的本真性和独一无二,而机械复制则让艺术作品走下殿堂,在不同的时空中人们都可以进行欣赏,这样拉近了艺术作品与受众的距离,同时作品中内蕴的神圣性和不可接近性则被打破了,因此“灵晕”便在不断消逝。
在作者看来,“灵晕”在机械复制时代不断消逝,那么在机械复制时代,既然传统艺术的“灵晕”遭到破坏,那么艺术要获得新的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样式。在机械复制时代乃至当代的艺术作品中,它们的“灵晕”有没有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呢?
(二)艺术传播价值:由“崇拜价值”转为“展示价值”的转变
由于艺术作品“灵晕”的消失,打破了艺术作品的神圣性,使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距离感消失了,那种对艺术作品“崇拜”的意味降低了,那种需要去虔诚地到达艺术面前进行凝神的欣赏过程,被种种艺术实践从仪式中解放出来变成艺术展览作为替代。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中,各种各样的、跨媒介的艺术复制手段使产生的作品越来越适于展览,那么艺术作品的价值从原来的“崇拜价值”转化为更多的“展示价值”。崇拜价值下降,而展示价值逐渐上升,一种是心灵上的虔诚,一种是视觉上的歆享。就像在从前,蒙娜丽莎画像只能千里迢迢去卢浮宫瞻仰,而现如今依靠科技,其电子图像形式广泛流传,人们咫尺之间便可观赏蒙娜丽莎的容颜,但却少了一份面对面时沉浸在作品中的神圣感与心灵的顿悟感。本雅明谈到传统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崇拜价值,而作品的“灵晕”就是来源于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艺术作品散发的崇拜价值。所以他认为,“当机械复制时代把艺术与它的崇拜根基分离开来,它的自律性的外貌便也永远消失了”①,也就是艺术作品神圣性的消解。这是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中艺术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然而,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一旦脱离了崇拜价值,其价值的归宿会变得迷茫,所以此时传统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就面临着本质上的转变时期。进而,随着本雅明深入思考和研究,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不再建立在大众的审美基础之上,而开始建立在例如政治的、革命的实践之中,此时的机械复制艺术作品,它们就能发挥复制艺术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
(三)艺术接受模式:艺术形式寄托于技术,改变大众感知的方式
由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拉近了受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崇拜价值”更多向“展示价值”转变,导致了在不同时空的艺术作品的展览过程中,“每个目睹的人都是专家”的情况发生。复制技术对大众与艺术关系的改变,是由感知方式的转变来表现的。本雅明用大众欣赏绘画和电影的例子来论述这一种感知方式的转变,即由之前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投入的个人的专注,向复制时代的大众往消遣的感受模式转变。在传统的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中,个人对传统艺术品的关注是他在欣赏时全身心投入作品之中,与作品产生一种共鸣和共情,而大众消遣模式则是相反——艺术品潜入大众,进而控制了大众的感官,欣赏者所收到的并非是他们在观赏作品中与作品的“灵晕”产生碰撞的触动,而是由外界的变幻带来的“震惊”效果。就像如今的3D、4D乃至nD电影或是AR,将科技与技术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各种感官的感受。他认为电影丰富了观众的感知域,“延伸我们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对发生事情的细节、涌动在动作和物品背后的情绪状态的变化展现出来”……所以,电影对于现实的展示效果是绘画所不可比拟的。
本雅明对这一技术的转变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电影、电子画报、录音录像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艺术虽为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失去了其“灵晕”属性,但同时却有能力在社会层面上发挥感染大众的巨大能量,从而可以使大众一起面对艰难和复杂的工作,具有强有力的动员效果,这也是他的理论中所阐述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带有革命力量和政治意义的体现。
三、结语和思考
綜上,本雅明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现实出发,对现代社会在科技理性指导下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观作出了深刻的批判④。本雅明认为,凡是艺术作品都可以被复制,而这种过程使传统艺术作品的“灵晕”消逝,在与受众拉近距离的过程中,作品的崇拜价值进而被展示价值所替代,艺术形式通过技术的寄托,使受众感知艺术的方式从“凝神沉思”到“消遣”,复制技术更多给他们带来的是“震惊”的效果,但他对技术之于艺术的力量带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并且认为这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大众运动的动员、反抗法西斯的意识形态统治具有积极意义。
本雅明处在20世纪工业文明发迹之时,主要是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本雅明逐渐吸收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一方面他看到了机械等技术的发展不可遏制和不可阻挡的特征,同时又指出了这种技术的介入给艺术带来传统所不能带来的新的价值、新的形式,另一方面,本雅明指出,技术的介入有可能导致日常生活审美、大众接受方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灵晕”的消散有可能会使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面临成为“技术空壳”的危险。本雅明对艺术与技术存在的关系的这种深刻见解,对现实社会、艺术生产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基于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生产理论和“灵晕”的观点,本文对现代技术应用下艺术作品的“灵晕”的存在方式作出了一定的思考。在本雅明看来,若是在传统的艺术作品身上投入机械复制技术的使用,艺术品的“灵晕”会因为受众与艺术作品的距离拉近、艺术作品的可得性与复制性的提高而消逝,因为受众心中那份对于艺术作品的“崇拜价值”下降了,艺术在越来越“市井化”的同时,也无疑慢慢揭下了她那层迷人的面纱,变得不再那么神秘莫测。但笔者认为关于一个艺术作品的“灵晕”,它在机械复制时代乃至现代的存在方式,“技术”不过是艺术作品存在依托的媒介,像一个外壳,剥开外壳之后里面的内蕴和它所依托的媒介共同作为艺术的构成部分。如同当代的摄影技术和复制技术作为艺术媒介的外壳,是为艺术注入了活力的,也为艺术在社会中的宣传做出了贡献,艺术变得更为大众所接受,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的门槛降低了,而是扩宽艺术在社会上的流通程度的做法有可能会使大众的审美水平、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这也为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方法是对艺术存在形式的“扬弃”,回应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这种媒介的转变并不完全意味着作品“灵晕”的消逝,它可以是以另外一种形态存在,这也考验着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中能否将大众化与艺术内核融为一体,使艺术品在展出时能让受众剥开技术的外壳,感受到艺术的“灵晕”,品味其协调与美感。那此时艺术品的“灵晕”,或者存在于受众的心中,或者在时代下适应了新的艺术展出形式而存在。
只要创作者心中有与艺术作品对话的“灵晕”,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懂得挖掘、揭示艺术品在复制技术外壳下内蕴的“灵晕”,艺术品就会永远流动着神圣的特质,作为技术国土上的一朵兰花持续存在。
注释:
①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②谷黎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5,第56页。
③冉彬:《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与受众关系的分析——兼及与阿多诺的论争》,《理论学刊》2005年第8期。
④段吉方:《20世纪西方文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第198页。
参考文献:
[1]张晶,祝子怡.艺术与技术的交响——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理论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92-97.
[2]李坤钰.机械复制时代的拜物景观与另类反抗——重思本雅明都市叙事中的资本批判思想[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1,24(02):271-282+731.
[3]杨玉珍.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评析[D].保定:河北大学,2006.
[4]杨明飞,薛翠微.“光韵”消失后的审美图景——论本雅明语境中机械复制时代的审美特征[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第4-5届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5]郭广.本雅明“灵韵”概念的辩证意蕴[J].理论月刊,2013(12):42-46.
[6]冉彬.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与受众关系的分析——兼及与阿多诺的论争[J].理论学刊,2005(08):122-124.
[7]睢园竹.技术时代的艺术处境——本雅明与艺术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04):95-101.
[8]赵红艳.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家地位的改变和艺术品“光韵”的消失——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再审视[J].前沿,2020(03):33-36.
[9]乐荣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0):56-57.
作者简介:
林真如(2002.5-),女,汉族,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