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子的不动心

2023-09-17罗健凌浩然

新楚文化 2023年6期

罗健 凌浩然

【摘要】“不动心”是孟子追求的一种经长期心性修养方能达到的理性人格状态,是我们理解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是研究孟子时绕不开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动心”的养成要素以及与“养勇”“告子之学”的对比,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何为“不动心”,并更加全面地了解孟子这位大儒。

【关键词】浩然之气;知言;不动心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6-0004-04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孟子》经济词汇研究”(项目编号:202210637024)。

“不动心”是孟子追求的经长期心性修养而能达到的一种理性人格状态,是我们理解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是研究孟子时绕不开的问题。同时,“不动心”理论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强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值得当代读者揣摩、践行。所以我们要理清不动心的内涵,并且明确“不动心,有道乎?”的“道”。

一、“不动心”之比较

(一)孟子“不动心”与北、孟养勇的区别

北、孟之法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不动心”,但因为紧接着公孙丑“不动心,有道乎?”的疑问以及孟子“有”的回答,所以是关于“不动心”的方法。不过客观来说,二人并没有自己“不动心”的自觉,所以更像是孟子借阐述二人之法来为后文自己的“不动心”做铺垫。北、孟之法都是养勇,不过具体有所不同。北宫黝的养勇表现形式很多,但都集中于“不吃亏”“不害怕”,按照朱熹的说法是“刺客之流”;而孟施舍的养勇则集中体现为“无惧”,属于战场上领兵的“力战之士”。就像上文所说,“不动心”的外在表现形式正是“勇”,所以北、孟之法看上去确实是最简单直接的“不动心”之法。但此法并不能做到“不动心”,原因就在紧随其后的曾子的话中:“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北、孟的“勇”和曾子的“大勇”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有无“自反”这个过程。北、孟二人的“勇”没有理据支持,自己有理,自然“勇”;自己无理,却依旧为了“勇”而“勇”,这时的“勇”就是无根之水、无源之火了。这里的“理”其实就是“义”,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①北、孟之法是只求气而不求义、不求心,这样的“不动心”是脆弱的,也并不是真正的“不动心”。不动心章中提到了“直养”和“助长”,如果说孟子是“善养而无害”,北宫黝、孟施舍则是“助长”。焦循指出:“以直养而无害,则气由义生,为善养即为善长,而非助长助养。以守气为养勇,则气由气生,为不善养,即不善长,而为助长助养。”②北、孟二人不顾义而只顾气,在错误的情况下,气越盛,后果越严重,在这样严重的后果下,二人还能做到“不动心”吗?

(二)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的区别

告子的“不动心”与孟子的“不动心”有两个区别:一个是告子不知言:“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一个是告子不养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对于告子不得之“言”和不求之“心”,学者晁福林指出,赵岐、焦循和朱熹、毛奇龄看法有所不同③。赵岐和焦循认为这里的“言”和“心”是他人的,赵岐就说“人有不善之言加于己,不复取其心有善也,直怒之矣”④,而朱熹則认为这里的“言”和“心”是他人的,他说:“于言有所不达,则当舍置其言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力剖其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气。此所以固守其心而不动之速也。”⑤两种说法都可以自圆其说,我比较倾向于以下观点:“不得于言,勿求于心”的“言”和“心”是对方的,而且两句不是因果关系(因为你言语不对,所以不用了解你的心),而是并列关系(我就拒绝接受你的话,也拒绝了解你的内心)。因为既然“不善之言”“言有所不达”可以“不得”,那么“善之言”“言有所达”的时候,还得不得呢?如果“得”了,还能保证“不动心”吗?但是只要直接拒绝“得言”,就不会有语言来动摇自己的心。这很符合告子“强而勿求”“力制其心”的历史评价。“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心”和“气”是自己的,后世学者一般都认为告子“不养气”,而从告子不得他人之气来推断他“不养气”我是不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勿求于气”是告子自己“不养气”的写照。由此可以看出告子的“不动心”具有极强的封闭性,他拒绝受到外部的影响,固守自己的内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强制其心”和北、孟的血气之勇一样,都是凭一心之悍勇,不必求义理,只求不动。毛奇龄在《逸讲笺》中说:“告子则又但力制其心,而并不求气。是既不能反,又不能养,徒抱此冥顽方寸,谓之不动,此其所以卿相不惊,霸王不怪,有先于孟子者。”⑥可以说一针见血。

孟子在不动心章开始说:“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但是经过以上的对比可知,告子的“不动心”并非孟子所认可的“不动心”,如果“不动心”就单纯只是“不惧”,那北宫黝、孟施舍一介武夫尚能做到,像告子一样完全封闭自己也能做到,但真正的不动心不是“强制”,而是“自然”。孟子在阐述自己的“道”前,先点出北、孟之法和告子之法,借二法之利弊来引出己法。通读三法,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孟子说不动心“是不难”,而众人却又无法真正做到。

二、孟子之不动心

(一)不动心的外在表现

关于“不动心”的外在表现,从公孙丑的评价中可以窥见:“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孟贲是古代的著名勇士,《吕氏春秋·用众篇》中就说“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同书“必己篇”则记载了一则孟贲乘船渡河的故事,里面的孟贲颇像《孟子》不动心章中描写的北宫黝,是个“恶声至,必反之”的勇人。对于孟子“我四十不动心”的论断,公孙丑的反应是将孟子和著名勇士孟贲相比较,可见不动心的外在表现正是“勇”。后世很多解读者在解释“不动心”时也往往扣住“勇”来阐发,例如《孟子注疏解经》中解释章旨时说:“此章指言义以行勇,则不动心……”⑦《张状元孟子存传》说:“不动心者,勇而已矣。”朱熹在《孟子或问》中也提到“不动心”是“动皆合义,无所畏怯”⑧。但能否说“不动心”就是“勇”呢?不可。因为“不动心”属于“心”,或者说“志”;而“勇”属于“气”。“夫志,气之帅也”,是因为有了“不动心”才产生了“勇气”,表现出了“勇”;而不是因为“勇”而形成了“不动心”。

不动心还有一外在表现,则是“不惑”。孔子云“四十而不惑”,孟子云“我四十不动心”。考虑二人的传承关系以及不动心的“知言”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孟子“不动心”与孔子“不惑”相对应。不动心者,面对对方的论点,能清楚知道漏洞何在,是否合乎道义,并因此信心满满,有力回击;而对于自己,能明确自己的优劣,明白自己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不动心”

孟子培养不动心有两个要点:“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现展开论之。

1.“浩然之气”与不动心

原文中,孟子先说“知言”,后说养气。而公孙丑却先问养气,蔡模认为是他会问:“盖知言是后面合尖末稍头处,合当留在后面问。”⑨可见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前面也提到了“气”,孟施舍就“守气”,告子则“勿求于气”。这里的“浩然之气”与上文的“气”有什么区别呢?一方面,在特征上,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和一般的气全然不同;另一方面,在培养方式上,要求“直养而无害”和“配义与道”。“直养”就是“以直养”,直就是义,所以“直养”和“配义与道”实际上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至大至刚”的特点?因为它的培养是凭借人心中的道义不断累积,因此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只要没有违背道义,就不会退缩。孟子的这一思想与曾子提到的“大勇”一脉相承,“自反而缩”的“缩”就是“直”,而“直”就是义。蔡模说:“问与血气如何?曰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理而发则只为血气。”可以说解释得简单明了。

浩然之气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不动心最坚强的支撑,这种支撑不同于北、孟的“勇气”,也不同于告子的“勿求”,它是生生不息的,只要一日行于义,就一日有此浩然之气。这种支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问心无愧”,只要问心无愧于道义,那就不会动摇心志,更不会惧怕某人、某事。但是同样的,孟子在文中也两次提到“馁矣”,虽然此气面对万事万物都是至大至刚,但只要本人做了一件不合道义的事,就无法做到问心无愧,道义的制高点消失了,也就无法做到“至大至刚”了。

养浩然之气,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不可“义袭”,“有事,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义袭”是说偶尔做一下合乎道义的事,就觉得自己得到了“义”,就可以养气了。“袭”字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试图通过偶尔行义来“袭取”义的投机人形象。“正”是预期的意思,《春秋》里就有“战不胜正”。“勿正”就是不能在行道义之事时预想它的好处,就像你在外见义勇为,不是为了奖状、奖金,而是为了救人。“心勿忘”是指不能忘记行道义之事,“勿助长”就是不能直接去增长“浩然之气”,以读书为例子,你不能认为“我读书是为了里面的知识”,就直接绕开读书而去查网络、看视频。助长的典型例子就是孟施舍的养勇养气,虽然二者没有这个自觉,但行为上是。对于孟子这样有着极高道德修养和自觉的大儒而言,义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养气,自然不动心“不难”;而对于一般人而言,浩然之气需要长久而不间断的修炼。由此可见孟子作为儒家“亚圣”的过人之处。

2.知言与不动心

“知言”的具体表现是“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所以“知言”并不是止于言,而是透过语言来知“心”。孟子认为不能只是知道对方的话不对,还要能明白对方的心有何“不善之处”。既然能够明白对方心“不善”在何处,自己依旧在道义之处,自己的心就不会动摇。

《孟子或问》中阐述“知言”和“养气”的关系:“盖孟子之不动心,知言以开其前,故无所疑;养气以培其后,故无所慑。”⑩“养浩然之气”是不动心的精神后盾,也是“知言”的前提。“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浩然之气”的支柱。而“知言”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正确和错误,因此没有“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自然难以辨别他人的话语所失。“义”不但是判断对方善恶的标准,还是自己能凛然指出对方之失的支撑。“气,体之充也”,没有浩然之气的支撑,即使指出了对方的用心之恶,也没有说服力、震撼力。

“知言”论还有非常强的现实性:“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知言不是为了找别人吵架,而是为了指出弊病而纠正错误。言“生于其心”是“知言”的理论依据,而“害于其政”则是“知言”的现实必要性。所以践行“知言”本身就是在“集义”,就是在养“浩然之氣”。

关于“不动心”,朱熹提出“无所疑惑”和“无所畏怯”两个要点。“知言”解决“疑惑”之难,“养气”解决“畏怯”之难。由此可以看出知言养气和“不动心”一依而贯的关系。

“不动心”难吗?当然难,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日复一日地直养、集义。孟子也是到了四十岁才说自己“不动心”,但为何孟子说“是不难”?一方面,像告子那样“强制其心”,稍加时日,确实可以做到“心不动”,不过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真正的“不动心”;另一方面,孟子将“知言养气”过成了生活。孟子强调“勿正”“勿助长”就说明了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无功利地养浩然之气。

三、总结

同样是毛奇龄,在《逸讲笺》中写道:“心焉能不动?裁说不动,便是道家之‘嗒然若丧,佛氏之‘离心意识参,儒者无是也。孟子平日,亦以存心求放心为主,未尝言不动。存心是工夫,不动心是效验。”?没错,人活着心就会动,有情感波动心也会动。所以不动心不是心如死灰,不是古希腊的“ataraxia”冷漠地对待一切外物的一种心灵宁静的状态。孟子的“不动心”更强调的是一种问心无愧,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一种面对事物时的冷静。孟子的“我四十不动心”同时也呼应着孔子的“四十而不惑”。《孟子·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有“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面对大任时,一般人的心是肯定会动摇的,他会怀疑自己能否胜任,会担忧自己无法完成任务。但是孟子认为,只要心中道义长存,浩然之气充塞全身,就没有必要恐惧疑虑,坦然面对便是。这便是他与君王论辩而不变脸色的原因,是他批驳论敌观点时无情而尖锐的原因。不动心确乎是一个需要长期修炼且每日不放松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光是“问心无愧”就已经非常难做到了,但我们可以尽力向之靠拢。拥有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是否心怀道德与正义并时刻问心无愧,更是每个人应当自我反省的命题。

注释:

①孔子著,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简体字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12(2017.3重印),第214页。

②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全二册),中华书局,1987,第207页。

③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说探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④赵岐注:孟子十四卷,民国商务印书馆《续古逸业书》影印宋刻大字本,《孟子文献集成》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第26页。

⑤朱熹注,蔡模疏:孟子集疏十四卷,清乾隆內府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孟子文献集成》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第111页。

⑥焦循在作疏的时候引用了毛奇龄《逸讲笺》的内容。见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全二册),中华书局,1987,第195页。

⑦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解经十四卷,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孟子文献集成》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第213页。

⑧《孟子文献集成》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第131页及608页。

⑨朱熹注,蔡模疏:孟子集疏十四卷,清乾隆內府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孟子文献集成》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第112页。

⑩朱熹撰,孟子或问十四卷,明弘治十七年刻《四书或问》本,《孟子文献集成》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第614页。

?见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全二册),中华书局,1987,第194~195页对《逸讲笺》的引用。

參考文献:

[1]孟轲.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孟子文献集成编委会.孟子文献集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3]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说探论[J].文史哲,2004(02):38-43.

[5]谭宇权.孟子学术思想评论[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罗健,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

凌浩然,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